理財

大改變!消費習慣調查:九成使用過行動及電子支付工具

經濟日報
更新於 2021年11月26日04:10 • 發布於 2021年11月26日03:48
經濟日報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國人零接觸的消費模式已然成型,因而推升行動支付交易金額大增。根據1111人力銀行今(26)日發布的「全民消費習慣大調查」顯示,有高達九成受訪者使用過行動及電子支付工具,使用頻率以LINE Pay(65.5%)居冠,其次則是悠遊卡(54.0%)、Apple Pay(25.6%)、街口支付(22.9%)及台灣Pay(18.0%)。

調查指出,使用行動及電子支付工具的原因,主要是不用帶現金出門(83.6%)、交易安全方便省時(66.6%)、避免接觸降低染疫風險(56.8%)、可記錄交易明細(54.6%)及享受多重優惠(43.7%)。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隨著多元行動支付工具的問世,國人接受度也日漸上升,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在行動支付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的經營機構就高達28家,使用者人數來到1,389萬人,年增53.8%;累計1~6月的交易金額405億元,年增81.0%,顯見「無實體現金交易」已成為廣大上班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早上到超商買咖啡、搭乘計程車趕上班、中午和同事聚餐大吃美食,或是下班後趕赴超市賣場採買食材,這些通通可以透過行動及電子支付完成,符合上班族重視的方便安全又省時的消費原則,加上今年五月中旬國內爆發大規模新冠疫情,更刺激國人下載標榜零接觸的行動支付APP意願。

街口支付副總經理黃峰昶表示,自2018年2月取得金管會核發的電子支付機構營業執照,實名認證用戶已超過510萬,等同五分之一台灣人口數,位居業界第一。

黃峰昶指出,街口電子支付致力於打造以支付為核心的街口生活圈,目前已拓展超過20萬合作商家,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務,包含轉帳、叫車、外帶外送、繳費、公益捐款、旅遊專區和售票功能等。今年起攜手金融業者共創新型態的金融生態圈 – JKO Fintech Hub,滿足所有人的金融需求,目前已成功推出保險專區和店家貸,並將持續朝金融科技領域發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此外,黃峰昶還特別提到,這次受到疫情的影響,行動支付使用者成長非常快速。從合作店家的比例,以及地區性來看,尤其在六都及新竹市的消費,更是以倍數成長。另外今年街口電子支付也攜手金融業者共創「JKO Fintech Hub的平台」,以及與更多企業、單位合作,針對各產業推出不同的消費優惠,有望再帶動民眾的消費意願,連帶拉抬業績。

黃峰昶強調,數位轉型是不可逆的消費型態改變,尤其目前處於後疫情時代,消費者接受新型態的消費模式,帶動商家分分投入數位轉型,市場仍有大幅成長的空間,未來也預計推出更多元的平台,以及針對不同的場域,研擬合作業者數位消費的轉型輔導。

上述「全民消費習慣大調查」,針對1111人力銀行上班族會員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時間2021年11月16日到11月25日,有效樣本數1,073份,在百分之95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值2.99個百分點。

享受更高質量的財經內容 點我加入經濟日報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