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LINE上架「芫荽體」 客語漢字不再無法顯示

客家電視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 劉宜頻 徐榮駿 臺北

通訊軟體LINE,幾乎是每個臺灣人手機裡,一定會有的應用程式,不過碰到不少本土語言用字,像是「亻厓」、「火旁」等就無法顯示,但近期LINE推出,全新字體"芫荽體",只要簡單幾步驟,不僅客語漢字,就連河洛語漢字,及原住民族語羅馬字等,都能在LINE上顯現出來。

記者 劉宜頻:「根據資料顯示,通訊軟體LINE的使用率,在臺灣超過9成,不過您可能也曾遇過,傳出去的字變成像是這樣子。」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常用的客語字,像是「亻厓」或是「亻恩」過去無法正常顯示出來的客語字,現在終於有解方了,客委會透過補助計畫,跟LINE公司攜手,推出「芫荽」字體,現在LINE也可以顯示客語漢字。

客委會語發處處長 孫于卿:「用LINE來做溝通,是就是說,大部分人每天可能會用到的一個功能,所以我們就要讓這個客語字,可以推廣給大家,到日常生活中都用得到,所以就跟LINE的公司來合作。」

只要進入LINE主頁,在設定中更改字型並套用,再搭配客委會日前推出的,客語輸入法App,就可以用拼音打出客語字,對教學現場來說,也更有效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臺師大客語與客家文化教學研究中心講師 廖芳瀅:「其實我們也有很多,是客語課的群組,每一次想要放很多的訊息,就要用華語,因為如果用客語的話,有很多的字都用得不正確,不然的話就是要用借字,或者是用拼組字的方式,其實學生也會看不懂,就覺得很奇怪,如果說現在有客家話,可以呈現出來的話,我就會鼓勵學生來去下載。」

而不只客語漢字,「芫荽」字型,也同步支援,河洛語漢字、原住民族語羅馬字等,不過記者實測也發現,若不是雙方都有下載字體,仍無法順利呈現出來,而且也要精通相關拼音才好上手,流通成效如何還待觀察。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