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退休後女兒過世,如何整理心情?紀玉雲:我常常看著女兒的照片,告訴她媽媽會勇敢

50+好好
更新於 2024年12月09日01:54 • 發布於 2024年12月09日03:00 • 林芳如

文/林芳如 攝影/影巷26號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69歲的紀玉雲曾任公職護理人員,退休後活躍於擔任志工,但愜意的退休生活過了8年後,她卻陸續面臨哥哥、媽媽、女兒過世的考驗,自己也罹患乳癌。其中最慟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每當想起過世的女兒,紀玉雲就忍不住眼眶泛淚,但在女兒面前,她是不會掉眼淚的,因為她告訴女兒:「媽媽會好好照顧自己。」女兒走後,紀玉雲如何重拾好心情?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今(2024)年69歲的紀玉雲,拿到敬老卡將近4年,但她自護理工作退休已16年。她說:「我的退休生活,可以分成前8年跟後8年。」

退休後的前8年,熱心公益的紀玉雲,曾經擔任兒童、失智單位志工,還曾跟隨台灣路竹醫療和平會遠赴菲律賓、海地服務。後來的8年,輕鬆的退休生活開始變調,先是哥哥和媽媽相繼離世,紀玉雲亦罹患乳癌。想不到,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頭。

2021年6月,紀玉雲39歲的女兒過世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紀玉雲說:「6月7日晚上住院,到6月8日早上跟晚上,我都還有跟女兒講電話,6月9日下午6點多轉加護病房,6月10日中午就宣布了……。」紀玉雲拿到的死亡證明書上,只寫了4個字:急性肝炎。

本來以為只是小感冒,也確定並非染疫,紀玉雲沒想到,陪著女兒走進醫院,再趕到醫院的時候,女兒已經躺在加護病房的病床上。

紀玉雲回憶,2021年6月10日接到醫院詢問是否急救的電話,她同意了,連忙搭計程車趕往醫院。一到醫院,加護病房護理師說:「急救15分鐘,心跳沒有回來。妳也是護理人員,妳應該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看著過世女兒的照片鼓勵自己 真的會變勇敢

曾任公職護理人員,經歷過SARS,紀玉雲知道,疫情時期醫院極度忙碌,很多醫院變成專責醫院,各醫院也分流管制,鎮日為防疫辛勤付出,或許難以周全地照顧患者,家人難以接受。但紀玉雲說:「算了,讓女兒好好的走吧,一條命都沒了,再怎麼樣也無濟於事。」

有時候,紀玉雲會想,也許這就是命吧。她說:「人家講的時也、運也、命也,真的是這樣。不然怎麼什麼時候不生病,偏偏在疫情三級警戒的時候生病?」

以前女兒還在時,每到黃昏,紀玉雲就會想:「再過一、兩個小時,女兒下班回家,就有伴可以一起吃飯。」

女兒走後,煮好晚餐,紀玉雲會一個人吃飯。陪伴她的,只有電視上的新聞報導。晚上走到房間睡覺,紀玉雲也會忍不住想起跟女兒互動的情景。

看到臉書跳出來的動態回顧,昔日和女兒出遊的一幕幕回憶湧上心頭,紀玉雲想到那句臺灣諺語:「先走先贏。」意思是先走的人比較好命,不必承擔思念的苦。

女兒過世3年多,一想到白髮人送黑髮人,紀玉雲還是很不捨,但在女兒的照片面前,她是不會掉眼淚的,因為她要讓女兒知道,她會好好照顧自己。

紀玉雲有一兒一女,女兒排行老么,她習慣喚女兒妹妹。紀玉雲說:「我常常看著妹妹的照片,對她說:『媽媽會很勇敢。』」這句話,是她對女兒說,也是對自己說。

一個人的時候,想到了,紀玉雲就哭一哭。哭完了,就想:「這是我的功課,我要好好修完它。感謝女兒讓我更了解生命的意義。」(相關閱讀:女兒過世那天,我忍住沒哭!楊松齡:器官捐贈後,我竟內心流淚、改變了我的人生

紀玉雲隨身攜帶女兒的照片。無論她去哪裡,女兒都長伴左右。

敬老卡交通優惠 讓長者更願意走出家門

有時候,紀玉雲也會想,女兒先走一步,大概是知道照顧自己這件事,她比女兒更擅長。

以前,女兒還在時,紀玉雲即使到醫院化療,也很少麻煩孩子。加上女兒工作忙碌,下班回家很晚了,紀玉雲也都自己煮食,懂得用營養的餐食照顧自己。

現在的紀玉雲,頭髮豐盈,氣色紅潤,看不出曾經罹癌。灰白髮色下,還生出黑色的髮絲。她說:「我的頭髮都是重生的!」

頭髮可以重生,好心情也能找回來嗎?

喪女後,在好友蘇醫師鼓勵下,紀玉雲開始跟著《一路向北:浪人醫師的徒步台灣東海道》作者吳佳璇醫師徒步臺灣,因而愛上走路。紀玉雲說:「走路真的是一件很愉悅的事情。我常常邊走邊看風景,還可以每天走不一樣的路,降低失智的風險。」

有時出門,紀玉雲會刻意走不一樣的路,看看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好風景。

在雙北,敬老卡每月每人有480點,即480元,點數內可免費搭公車、捷運。紀玉雲想:「我為什麼不善用它呢?」所以,她會搭公車到陽明山、象山、中和烘爐地。不用車馬費,就能去外面散心。到和平醫院、婦幼醫院看醫生後,她也常常走路回家。

每隔半年,紀玉雲會拿著敬老卡到超商展期。

11年前,紀玉雲住家對面開了一家健身俱樂部,紀玉雲加入會員,規律運動,減重12公斤,也邀女兒一起運動。女兒過世後,擔心觸景傷情,加上時間無法配合,紀玉雲選擇解除會員。不過,經過一段時間沉澱心情後,紀玉雲計畫明年重啟會員,重新享受運動的快樂。

前陣子眼睛動白內障手術,紀玉雲找出女兒的墨鏡來戴。紀玉雲說:「有3支耶!還有一支是名牌,GUCCI的。那天我去女兒房間,跟她說:『妳留下的這些墨鏡,媽媽現在都可以用了。』」

相關閱讀:吳佳璇著,《一路向北:浪人醫師的徒步台灣東海道》,時報出版

加入50+好好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