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外籍生演講比賽 愛是共同語言

大愛新聞
發布於 17小時前

來自英、美、日、泰國、澳洲、莫三比克、辛巴威、賴索托等17個國家,共54位學生,今天參加國父紀念館」主辦的「外籍學生華語文演講比賽」,參賽者用流利清晰的中文,唱作俱佳地分享在台灣的所見所聞,和社會參與的心得。特別的是,慈濟大學的外籍學生,在台上感恩上人帶動善行,而且年紀輕輕就參與志工,回饋台灣社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鈴聲響起,演講同學,得加快速度,每一位參賽者,咬字、內容、神態都用心打磨過,還有人穿著傳統服裝上台,分享對台灣的觀察,用愛,包容多元文化。

國父紀念館館長 王蘭生:「 作為孫中山先生一個,博愛理念的實踐,讓大家共同來參與,能夠相互增進彼此的交流。」

文化碰撞,有趣,而且栩栩如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慈濟大學莫三比克學生 馮達:「我晚上走在街上,心情好就吹起了口哨,突然一個阿姨說 年輕人,小心 魔神仔會來找你,我毫不知情地把筷子直插飯上,他們(台灣人)的反應像是,我是跟一群好兄弟來吃飯。」

題目是台灣的禁忌,馮達唱作俱佳;把握時間,人生幾歲,才是最好的年紀呢?

慈濟大學辛巴威學生 沈善涵:「我遠離家鄉千里之外,來接受新的挑戰,我猛然發現,原來現在的我,正在人生最好的年紀。」

守住當下,就是最好的年紀。

慈濟大學賴索托學生 天意:「我讀慈濟靜思語,看到上人的告誡,過去是雜念 未來是妄想,守住現在 當下即是。」

慈濟大學泰國學生 艾桐恩:「一旦你做了決定 不要後悔,人生會更美。」

17個不同國家,包括歐、美、亞、非洲地區等54位學生,年輕生命,實踐善行。

慈濟大學莫三比克學生 馮達:「 去環保站做肥料,所以我有去跟師父們一起工作。」

慈濟大學辛巴威學生 沈善涵:「去小朋友學校,跟他們語言交換,教他們英文。」

幫助受災、孤苦民眾,不分國籍,都是一家人。

慈濟大學賴索托學生 天意:「(台灣)地震後 有去他們(民眾)家,去幫他們收拾東西 幫他們打掃。」

慈濟大學泰國學生 艾桐恩:「我也是讀(清邁)慈濟高中,學校會帶我們去當志工。」

學習課業,同時參與社會,善與愛,是全球共通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