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肌少症如何改善?醫推4招「椅子瑜珈」肌少症運動,坐著也能練肌力

健康遠見
更新於 2023年12月12日03:07 • 發布於 2023年12月12日03:07 • 健康遠見編輯部

編按: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肌少症盛行率為7%至10%,但可能因為症狀不明顯導致不易診斷,實際患病人口可能高於統計數據。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簡詠均醫師表示,「肌少症的症狀雖不明顯,但仍有前兆可循,包括走路速度減慢、腿部無力等…」,臨床針對肌少症的診斷可從3個面向進行評估,分別是肌肉質量、肌肉力量與體能表現。

目錄
出現哪些症狀、徵兆,要當心肌少症?
肌少症可以自我檢測?臨床如何診斷?
肌少症運動處方:椅子瑜珈坐著也能做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72歲的陳奶奶平時身體硬朗,每天早上都會走路到附近市場買菜,下午也會到公園散步,但日前卻因為肺部感染,住院治療近兩個月。出院後,陳奶奶發現自己的體力明顯變差,不僅需要助行器輔助行走,更是每走幾步就需要停下休息,遂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門診。

透過測量小腿圍、握力測試與起立坐下測試,發現陳奶奶肌肉量少且肌力不足,排除罹患癌症、糖尿病等高風險疾病後,診斷為肌少症。對此,簡詠均提供4個「椅子瑜珈」動作,以協助陳奶奶提升全身肌肉的穩定。

簡詠均醫師教導病人使用握力器測試示意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肌少症症狀有哪些?行走速度減慢、腿部無力都是徵兆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許多年長者的疾病也日益受到重視,肌少症即是一種伴隨老化所引起的肌肉量減少與肌力下降的疾病,可分為沒有特定因素影響,僅因自然老化所造成的原發性肌少症,以及因疾病、營養缺乏影響所導致的次發性肌少症。

原發性肌少症:沒有特定因素影響,僅因自然老化所造成。
次發性肌少症:因疾病、營養缺乏影響所導致。

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肌少症盛行率為7%至10%,但可能因為症狀不明顯導致不易診斷,實際患病人口可能高於統計數據。簡詠均表示:「肌少症的症狀雖不明顯,但仍有前兆可循,包括行走速度減慢、腿部無力而需要扶手或助行器協助、反覆跌倒等。這些情況容易造成長者自理能力下降,若自覺影響生活品質,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診斷。」

不只看小腿圍,肌少症檢測、診斷可從3面向進行評估

臨床針對肌少症的診斷可從3個面向進行評估,分別是肌肉質量、肌肉力量與體能表現

面向 1 》測量小腿圍:

根據2019年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的會議共識,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

面向 2 》握力測試:

男性握力小於28公斤、女性小於18公斤。

面向 3 》起立坐下測試:

或五次起立坐下測試大於12秒。

上述其中一項低於標準則可能為肌少症,建議轉介做進一步的評估。若握力和肌肉質量都低於標準,即為肌少症;而只要握力、肌肉質量和體能表現三者皆未達標,且排除癌症、糖尿病等同樣會導致體重下降的危險疾病後,即診斷為嚴重肌少症。

肌少症運動這樣做,醫師推4招椅子瑜珈訓練下肢肌肉

而目前並無肌少症特定治療藥物,主用透過和緩運動與飲食調整來改善,2023年哈佛學者統合分析結果也顯示,65歲以上長者練習瑜珈,對其行走速度、下肢肌力與平衡皆有助益。對此,簡詠均提供四個「椅子瑜珈」動作,讓長者在安全的情況下,提高身體各方面的穩定性。

貓牛式:坐在椅子前1/3處,雙手輕放在膝蓋。吸氣時,肩膀向後張,脊椎向上延伸;吐氣時,背部向後拱起,腹部內收。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椅子瑜珈 1 》貓牛式:

做法:坐在椅子前1/3處,雙手輕放在膝蓋。吸氣時,肩膀向後張,脊椎向上延伸;吐氣時,背部向後拱起,腹部內收。

作用:拉伸上背與頸椎肌群。

脊椎轉體:坐在椅子前1/3處,單手放在另一個膝蓋外側,一手扶靠椅背。吸氣時,脊椎向上延伸並扭轉上身;吐氣時,維持原位。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椅子瑜珈 2 》脊椎轉體:

做法:坐在椅子前1/3處,單手放在另一個膝蓋外側,一手扶靠椅背。吸氣時,脊椎向上延伸並扭轉上身;吐氣時,維持原位。

作用:拉伸上背與頸椎肌群。

女神式:坐在椅子1/2處,雙腿打開,腳尖朝外側踮起。吸氣時,雙手向上畫圓;吐氣時,雙手向下畫圓並對掌於胸前。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椅子瑜珈 3 》女神式:

做法:坐在椅子1/2處,雙腿打開,腳尖朝外側踮起。吸氣時,雙手向上畫圓;吐氣時,雙手向下畫圓並對掌於胸前。

作用:訓練下肢穩定,增進全身肌肉的質量與力量。

戰神式:坐在椅子1/2處,雙腳成弓箭步,眼睛正視前方。吸氣時,雙手向上伸展;吐氣時,雙手向前後打開。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椅子瑜珈 4 》戰神式:

做法:坐在椅子1/2處,雙腳成弓箭步,眼睛正視前方。吸氣時,雙手向上伸展;吐氣時,雙手向前後打開。

作用:訓練下肢穩定,增進全身肌肉的質量與力量。

在各項運動中,瑜珈雖屬於和緩運動的一種,但簡詠均提醒,過程中應保持循序漸進,初期先以每組2次的頻率練習,再視身體情況調整每組動作的次數,若脊椎情況較不穩定者應詢問專業醫師建議。

此外,飲食調整也是需要注重的一環,建議補充足夠蛋白質每日攝取量應達到每公斤1公克至1.2,以促進肌肉生長。

成為健康遠見Line好友,讓健康更貼近你的生活!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
  • K
    復健師一句:你就這麼相信部屏勳說的話啊!這裏一堆都是術後症候群來的!驚醒了我!腰椎一級滑脫被騙減壓並裝滑脫彈簧,住院第二天拔尿管下床,原只右兩腳趾麻卻成五指神經像電流亂竄般的刺痛,股盆壓迫腰也無法挺直!半年後長庚檢查說沒減到壓且因亂裝彈簧壓的更嚴重!回診又哄騙二次減壓即可,術中坐骨神經被割傷還緊急用止血劑!隔天右大腿皮膚麻木,一個月後腰椎發炎,腰臀雙腿骨頭極度酸麻僵痛到無法入眠!三個月後又開腰椎融合支架術,病情更嚴重!期間又做四次無效的神經阻斷術!醫裝無辜跳針堅稱手術成功,部屏專員陽奉陰違圓謊!就只想要求恢複到手術前的樣子就可以,硬扯是術後症侯群!搞得醫師院方才是受害者,受盡鄙視屈辱,再就被扔進復健科自生自滅。就兩根腳指走路麻痛,被哄騙現開脊椎是小手術!一刀就開到無法站坐走動,整日癱在熱敷墊上哀嚎!五年來止痛藥當飯吃,又再花了上百萬做了幾十次手術也救不回,坐骨神經惡化真快速!身心劇創,妻小遭罪!部屏開刀就被視錢如命的鬼話勳開到生不如死,活著就是個痛苦!千萬不要只是個小麻痛就被阿貓阿狗騙去練刀,開壞了連家也碎了!
    2023年12月13日14:0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