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半導體成熟製程威脅全球、低價出口衝擊東協...中共三中全會公報預示「兩大風險」!

財訊雙週刊
發布於 08月01日02:21 • 財訊
▲中國晶片製造商的產能每月將達1010萬片晶圓,未來成熟製程會因中國產能過剩對全球造成威脅。(示意圖/《財訊》雙週刊)

正值美國總統大選發生戲劇性變化之際,中國共產黨第20屆中央委員會第3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在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過去中共多次透過三中全會就經濟改革發展作出重大決策,慣例是在5年一度的黨代會召開後次年秋季舉行,但本次卻因中國政府推遲,距前屆已暌違6年半。全球政經環境在這段時間內發生的變化就算稱不上翻天覆地,但單看中國的經濟表現,確實已不可同日而語。

未見具體改革 外界負評多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因此,會前各方預測中共將對中國的財政及稅務改革、經濟結構轉型提出具體作法;然而在三中全會結束、公報出爐後,國際媒體一片負評。《紐約時報》直指其「未提出解決經濟問題具體方案」;美國之音的分析則認為中國「經濟改革時代將告終」;法國《世界報》更表示「公報顯示中國將關上大門」。《日本經濟新聞》的分析,則點出三中全會沒有提出明確的稅改方案、對於房地產市場風險僅確認現有政策的執行、暗示公有制經濟優先於非公有制經濟、與美國爭奪高科技主導權以及強調國家安全優先的態度,將不利於海外資金回流。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這份名為《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公報,幾大關鍵字的出現頻率耐人尋味。

總計2.2萬字的內容,其中「機制」出現了241次、「制度」187次、「體系」151次;然後才是「改革」145次、「發展」133次、「建設」101次、「體制」85次。至於「開放」,則只被提及35次。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財訊》雙週刊指出,1978年的第11屆三中全會,確立「改革開放」為中共經濟施政的核心方向;但到了第20屆,字彙運用的變化已透露出中共雖然仍舉著改革開放大旗,實際卻是拉高治理強度、加大管控力道,以因應疫後、地緣政治所造成的國內經濟困局。

不難想像,公報中直接點名8個予以支持的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以及量子科技,將成為未來中國製造業投資的主要標的。

更多財訊雙週刊文章

最大單一市場 3年內要關150家店!「平替」牌失靈 Uniqlo調整中國策略
台積電效應,台灣對外併購創10年新高!產業併購「外熱內冷」 地緣政治風險成關鍵

加入財訊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
  • 劉阿民
    大陸人,不能賣晶片? 管太多
    08月01日10:08
  • 銀翼雪浪
    再多的優勢也敵不過維尼拳
    08月01日16:1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