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時尚

新世代策展的必備技能!宜東文化、彡苗空間實驗、BASED DESIGN、都市藝術工作室從 4 大面向說給你聽

Shopping Design
更新於 2021年12月29日10:25 • 發布於 2021年12月29日09:45 • 洪雅筠

為什麼我們需要策展?在資訊量多到無法消化的時代,展覽總能以最適切的方式,聚焦我們最想說的話。隨疫情來襲,不論線上或實體展覽,紛紛轉型進化,如何成功創造「群眾共感」強化「互動體驗」的展覽?皆是這時代策展的關注要點。

在12月Shopping Design風格經濟學院講座中,我們邀請到宜東文化的創辦人羅健毓、彡苗空間實驗共同創辦人樂美成、BASED DESIGN創辦人林義閎 Henry Lin,以及都市藝術工作室策展人葉書維,從文化藝術、氛圍營造、互動體驗等多面向,帶你掌握好的策展的關鍵要素,以及整合學習新世代策展的必備技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01 內容溝通——宜東文化

深化內容與視覺的資源整合

成立於2013年的宜東文化,深耕博物館展示設計,擅長以「敘事研究」入題,結合當代藝術的視覺創作為展示手法,連結物件與當下的記憶;透過議題轉化創造出新的脈絡,不只活化了既有物件,也讓觀眾心中對議題產生新的生命投射,更意味著議題策展的多元面向。旗下著名的案例有文化部《基隆潮藝術》、台灣文學館《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鶯歌陶瓷博物館《穿越時空之旅》、臺灣博物館《鐵道文化常設展》等。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
投稿給「未來出版社」,投過即時掃描投影技術,成為文學現場的一份子。

宜東文化的創辦人羅健毓表示,策展應從「企劃力」出發,這並非不重視視覺或設計,而是有好的企劃核心作為基底,便有完整的脈絡讓設計與企劃團隊進行產出,進而創造更深層的內涵;同時她也提到,許多人會排斥進入「在地」,但策展相當重要的一環就是溝通與傾聽。

羅健毓舉《基隆潮藝術》為例,她坦言,別於博物館展覽乘載很多知識量,藝術季其實是用感受去感動人的。宜東文化於2019年開始為《基隆潮藝術》打造海上美術館的概念,帶藝術家走進海的懷抱,也讓民眾走進港口,更特別邀請在地經營許久的團隊或里長、居民們以個人身份加入參與討論,讓這幾年基隆潮藝術不斷深入進化。

2020基隆潮藝術_木罐子製作設計〈阿根納的船〉

延伸閱讀:最靠北藝術季「2020基隆潮藝術」開展!漁船美術館、造船廠遺址光雕,4大亮點搶先看

羅健毓說,「不該用複製貼上的方式去對待每個藝術季,正濱是個『活動中』的漁港,有新的漁貨近來、不同的風景變化,是非線性的。」因此宜東文化每年都提出新的觀點、邀請新的藝術家,打造新的展覽樣貌,向在地民眾證明,潮藝術能為正濱漁港帶來不同的風貌。這就是潮藝術一直如此不同的原因,同時呼應了羅健毓在課程中所分享的最後一段話:「策展就是理性的集結社會經驗,成為手工感性的轉化呈現。」

#02 空間活化——彡苗空間實驗

賦予空間再生的敘事技巧

身為空間創作者,彡苗的靈感來自於生活的細微感動,並企圖將這份感動下苗於各式媒材的空間體驗,讓創作為人事物、自然、環境及城市之間帶來新關係,回饋給當代文化及社會。品牌主要經營項目為地景裝置、室內空間、公共藝術與各式硬體整合,旗下著名的案例有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春池一池、勝昌陶瓷工廠改造等。

彡苗空間實驗共同創辦人樂美成分享,梳理資訊打造空間亮點的技巧運用分別有三點:因地制宜讓平面與垂直感生關係(需求)、日常生活下的心靈充電站(習慣),以及不期而遇的共同記憶(印象),而這三點的共通處就是:越直接的東西越能打動大眾,讓民眾直接透過作品產生聯想與親近感,便能成功打造空間再生敘事技巧。

延伸閱讀: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重新開放!彡苗空間實驗操刀,特殊典藏、CD聆聽等 7 大區域改造亮點

樂美成以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為例。成立於 1993 年的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累積館藏超過 19 萬件,從 2005 年裝修至今已經過了 15 年,面臨設備更新、館藏及空間使用率下滑的困境。為了讓更多人能有認識表演藝術的機會,彡苗空間實驗收納館藏的櫃體往空間的四周擺放,騰出中間的閱覽交流區,創造出視線能一眼望穿的空間;同時利用回字型的動線,讓不同需求機能的各區域有更清晰的區劃及連續感。而館藏櫃體以黑色為主色調,降低位於空間中的存在感,讓 CD 及 DVD、書籍等典藏做為空間內的主角被呈現,立面上則使用了大量透明玻璃,使原先被遮掩的建築結構及種種裝修後的原始痕跡被重現於空間中成為新的紋理。

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空間雖未進行大規模變動,但特別保留原始裝修痕跡,並打開過去空間中許多被包藏的部分,讓先前曾來到這裡的民眾能保有記憶的連結,同時感受空間的活化,也讓新來到這裡的人們能有更友善的空間體驗。

#03 線上體驗——BASED DESIGN

以人為本的網站設計思考

BASED DESIGN 致力於打造有效溝通數位內容以及深化情感理解的網站,在乎每個故事與服務本身的核心價值。品牌服務項目包含使用者體驗規劃、使用者介面設計、網站企劃、網站設計、網站開發,以及提供網站製作顧問諮詢服務。旗下著名的案例有2021白晝之夜線上網站、ALife、橘子關懷基金會、璞園建築、臺北社宅藝術計劃線上展覽、台東設計中心等。

受到疫情影響,人們開始思考生活的更多可能性,線上策展就是一種新模式。其透過網站帶領民眾到現場,讓現場的人感受到主辦方想傳遞的價值,從真實到虛擬,從現場到線上。BASED DESIGN創辦人林義閎 Henry Lin分享,要發展好的網站體驗設計必須從策略出發,一步步到達設計(包含介面、視覺設計等)、再到開發(前端程式開發、內容管理系統建置等),以及最後的維護(流量追蹤、功能優化等)。

延伸閱讀:2021 白晝之夜攻略!線上、線下怎麼逛?蛋堡、9m88、詹偉雄、盧彥勳等跨界名人陣容公開

Henry Lin舉2021年的白晝之夜線上網站為例,團隊使用了「人事時地物」5個最簡單組成體驗的架構,一件件帶回到線上。團隊於網站設計上拉出 4 個逛遊軸線:包含虛擬城市地圖:進入官網就能看到虛擬城市地圖,以紅點標示作品,點擊即可查看相關資訊、推播中心、也在網站規劃了「線上聊天室」功能,與朋友一起看作品跟表演,如同真實的朋友圈。最後於網站下方設計 4 大藝術企劃以及藝術宅在家選單,打造完整的線上藝術體驗。

藝術百草圖將定時解鎖,看見60組藝術家的創意。

許多人認為好的網站體驗是在當下,但Henry Lin表示,他更在乎的是,使用者離開之後,還記得些什麼、感受到什麼、得到什麼,「就像在做一場現實生活中的策展,讓人們有知識上的學習也創造回憶,成為生活經驗的一部分。」

#04 文化行銷——都市藝術工作室

召喚群眾參與的氛圍營造

「讓我們生活的都市更美好」一直是都市藝術工作室的願景與目標,其主要著重於藝術策展、展覽設計與環境視覺設計,旗下著名案例有漁光島藝術節、臺灣國際光影節、新竹光臨藝術節、月津港燈節、城市躲貓貓等,擅長召喚群眾參與的氛圍營造、透過藝術策展帶動地域發展也讓民眾產生共鳴。

月津港燈節。

地方性的藝術策展其實能看見更多可能性,不僅活化閒置空間、重新理解環境的可能性,也能夠透過藝術節的完成階段性任務。都市藝術工作室策展人葉書維表示,到不同的空間、城市策展有一套心法,包含策劃邏輯(團隊合作、公共藝術、美學教育),到議題(反應時事、思考),以及地域發展(活化空間、理解環境、政策改變),相互之間是互相串連的。

新竹光臨藝術節

延伸閱讀:2021 漁光島藝術節 13 件作品曝光!以「安棲之嶼」為題,大枕頭、竹編魚筌等共組療癒之旅

葉書維以漁光島藝術節為例,「漁光島這座小島,隨著時間越被遺忘、沒落,但伴隨著城市發展,有一些建設及海港俱樂部的出現,可是自然環境若沒有持續的被關注,很容易再度被遺忘。」因此都市藝術工作室透過作品與環境的結合,讓這些空間體驗使大家對於環境印象更加的深刻、藉由新型態不具破壞性的「草木森花之市」藝文市集,吸引更多人來到這裡,更透過漁光小旅行導覽,讓外地遊客與居民對當地有更多了解。

藝術不只有在室內空間才能展出,都市藝術工作室讓美術館作品走出戶外到公共空間,也讓人們從節慶中感受到美學與不一樣的藝文體驗。葉書維說,「我們不怕被複製,唯有複製好的模式,才能讓美好在不同的場域持續發生。」

Shopping Design 風格經濟學院
自2016年創辦,累積邀請超過 100 位設計師、策展人、創意人、品牌主,透過全天課程企劃,提供與時俱進、系統化的知識觀點、設計思維和經營策略,以「視覺設計」、「品牌經營」、「創意企劃」為三大核心主題,深入探索新一代消費情境、品牌價值,與風格商業機會。

延伸閱讀

品牌塑造的關鍵設計力!兩個八月、林唯哲、吳透、范承宗不藏私分享:建構品牌思維的 4 大面向
文化品牌經營心法一次掌握!Five Metal Shop、神農生活、或者 OR/鴻梅文創,從 3 面向剖析創意案例
當募資平台成為一種日常:嘖嘖、眠豆腐、源源鋼藝、ZINIZ 分享,透過募資深化品牌力的進程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