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工研院成立新創「慧保科技」,推AI理賠試算平台!攜逾20家壽險業攻兆元商機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24年12月25日09:28 • 發布於 2024年12月25日09:26

台灣人愛買保險,每人平均有3.5張保單,每年保費更高達3兆元。根據保發中心統計,台灣保險滲透率位居全球第3、保險密度排在亞洲第4,不過實際出險保障比率卻不高。

也就是說,儘管人人有保單,但如何讓保單在需要時發揮功用,並最大化理賠金額,仍是多數民眾面臨的難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工研院12月25日宣布成立保險科技新創「慧保科技」,推出國內首創整合型AI理賠試算平台,在醫院就能一鍵估算理賠金額。未來病患在面對新式手術、藥品與醫材選擇時,能即時與醫師討論要選用健保或自費方案,也能促進醫療決策共享(SDM),降低醫病糾紛。

慧保科技目前已整合國泰金控、大誠保經與錠嵂保經與等21家國內壽險公司,共5萬張醫療保單的理賠金試算模型。當民眾匯入保險存摺時,就能直接分析所有保單產品,結合深度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LP),生成提供理賠建議報告。

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蘇孟宗表示,工研院自2018年開始致力研發保險理賠試算與保單銷售科技產品,如今正式成立衍生新創公司,不只確保民眾更有效利用手上的保單,也期待運用AI技術為保險業者創造新商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醫院端:「醫起付」平台促醫療決策共享

慧保科技旗下第一項產品,是提供醫院端使用的「醫起付」平台,按醫學中心、區域醫院與地區醫院等分級提供訂閱制,目前已有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與屏東基督教醫院等醫療院所導入使用。

病患在醫院櫃台,只要輸入就醫治療項目、預計住院天數及預計使用的自費藥物等欄位,並匯入保險存摺,GenAI就能直接生成一份報告,內容包括最佳理賠保單與內容條款等明細,並附上需要提供的診斷證明檔案類型,增加與保險公司的溝通效率。

慧保科技指出,病患到醫院評估並試算理賠金額後,更能與醫師共同討論手術治療方案。

以腰部椎間盤突出為例,有傳統手術、顯微手術與脊椎內視鏡等三種手術治療方式,從自費金額、傷口大小、住院天數與麻醉都會有所不同。過去民眾不確定保險能理賠的金額多寡,往往難以判斷哪項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透過數學試算,就能知道自己有多少預算,來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慧保科技執行長楊承益指出,AI不僅讓民眾知道如何爭取最高理賠金額,醫師也能透過這份報告,提供最好的醫療評估建議,促進醫病溝通,降低未來衍生醫療糾紛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去台大、北榮看病,保險理賠「一站式申請就OK」!平均理賠天數也只要3天

保險端:「慧保U」助攻保險業精準銷售保單

慧保科技第二項產品,則是提供保險業者使用的「慧保U」平台,除了各大壽險公司可以透過通訊處訂閱服務之外,也有保險業務員個人訂閱使用。

在匯入保戶的保險存摺後,透過模擬13個科別、500種醫療費用情境,就能產出報告分析保戶的醫療缺口,提供保險業務為客戶規劃保單組合的參考,也能精準銷售合適的保單。

慧保科技模擬超過500種醫療費用情境,分析保單在各種理賠項目的風險涵蓋率,將能作為保單規劃參考。

若家族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從模擬情境中就能特別留意,在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血管支架等項目的理賠保障是否充足,及早洞察保單理賠項目夠不夠用,才不會在保單用時方恨少。

楊承益表示,健保預算有限,許多新式醫療項目還是得自費,就必須回歸到市場機制,透過商業保險來補足,期待透過AI科技的協助,創造醫療、保險與患者的三贏。

延伸閱讀:金管會輕量沙盒第一案!玉山「AI財務評估模型」解密:免財力證明,放款逾3千萬!

責任編輯:林美欣

延伸閱讀

搶票預備!台鐵、高鐵12/26起開賣「春節預售票」:時刻表、班次調整⋯懶人包一次看
美國零售業掀倒閉潮!一年熄燈近6,200家:Party City、Big Lots⋯老店為何都撐不住?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