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離苦得樂 莊嚴慈悲 林亮吟在定心沈靜中創作 膠彩基底的水墨筆觸 佛像畫現代風 怡然自在

大媒體
更新於 10月29日19:44 • 發布於 10月30日02:40 • 大媒體新聞網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在膠彩畫的創作領域,藝術家林亮吟是具有其一定地位的,在南臺灣尤其是臺南,更具在地代表性藝術家典範。她的直率、真誠與專注表達,讓她的作品獨樹一格,展現出深邃心境的呈現,與觀者的對話油然興生在萬物之間參透生命的明朗澄心,如此般的人格特質表現出藝術的體悟,大我自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創作時的愉悅與專注,反應在作品中所呈現亮麗多彩,也帶給觀者視覺上的質樸與美感。(記者 辛澎祥/攝)

從膠彩畫到近期以佛像創作我主軸的作品,畫中意境讓人著迷,她用靜澈的心去覺察世間萬物,使得筆觸所至,有著隨境而安與祥和溫馨的表達,呈現出女性特有的細膩與唯美,每幅作品真誠至性的藴散,傳遞出繪畫本心與獨特風格,讓人讚嘆。每幅作品,不僅投射出林亮吟的深摯心境,也能看到她為畫中構圖所做的意境提昇與延伸,她端坐其中,自然感應到四周而來的迴響,她寫下畫作的感觸,彰顯出藝術所傳遞的心向,開心自在,快意興至。

▲林亮吟將法海寺的水月觀音,依「佛曰造像量度經」之儀軌準做繪圖,並強調佛畫是承載信仰,是形而上的東方美學,這幅作品於2015年獲台南美展台南奬,作品受台南文化中心典藏。(圖/林亮吟 提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林亮吟在膠彩畫創作出色的表現,在歷經沈濳期的體悟,終而在誠摯的佛性內化與心境的提昇下,佛像畫的創作油然興至。林亮吟以佛學蘊涵為基礎,將實相與虛相對應呈現相觀相的意境,佛像畫作品以老莊、佛家為創作主軸,佛道思想的融合,將生活在佛境中娓娓呈現,心伴隨著佛旨教化下讓心性提昇,在筆下的真誠與沈靜中,使佛像畫的精髓轉化下,進入觀者的生命世界。

▲林亮吟佛畫作品「初發心」,圖中小女孩將她心愛的玩具以虔誠之心敬獻給她心中慈悲善護佑的觀音菩薩,令人十分感動。(圖/林亮吟 提供)

林亮吟的畫作以水墨畫與膠彩畫為主,根基深厚的書法結合水墨與膠彩,具有濃郁的中國風,她的佛像畫融合佛法與現代元素更貼近社會的思維,運用嫻熟的膠彩筆觸,每一幅作品都闡述著自己創作心境,尤其長達10年的沈潛創作,可謂是佛像畫創作的養成期,長時間的淬勵、體悟、觀察與感應,讓林亮吟的佛像創作充滿慈悲與莊嚴,深入佛性,打動人心。

▲若能在繁瑣中理出寧靜,即能在靜中感知生命的流動,林亮吟在疊次伸展的枝葉中體悟心無罣礙的真義。(圖/林亮吟 提供)

進化內心層面與思維,放空乃至深刻體會,林亮吟的空靈之筆在畫布上細膩描繪,筆鋒帶著感念與純真,接觸佛像,和自己對話,創作過程的孤寂,卻看到了靈魂的真,也發現了心靈的靜,更落實了生命的美。在追求「離苦得樂」境界的同時,也更印證本心的安定與平靜所呈現的藝術創作更貼近心之所嚮,無伎無求。

▲林亮吟的膠彩創作筆觸,在花鳥對應之間的深摯延伸,聚焦了對大自然開朗心境的探究雅趣。(圖/林亮吟 提供)

在生命的無常中,林亮吟求其面對自己,她念經讓心平靜,她創作讓心飛越,當黑色與彩色都是生命的過程之際,看淡與無求,但求本份,無愧於心。在每幅完成的作品寫下她當下的心境,她投進畫作裡也用觀者體悟,對應出參透生命後的獲得,讓學習成為定律,找到人生智慧的起點,圓融面對,快意自在。南臺灣的藝術蓬勃發展,邀請展畫紛至沓來,林亮吟嚴謹面對,擇定而為,她匠心獨具的藝術創作在口碑中建構正面評價,讓心的自由隨著藝術創作的揮灑而漫步延伸,生命的體悟猶然於心,林亮吟的每一步都謹慎邁出,在無界中怡然超越,服膺佛理,面對自己。

相關連結:肯定自己 義無反顧 林亮吟簡單純淨 在溫潤筆觸中延伸圓融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