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指標
粉絲人數和互動率是品牌確認和選擇網紅的主要手段,因此有許多出售粉絲甚至評論的服務來協助用戶拉抬這些指標。
購買粉絲的作法已經在 Twitter 上存在一段時間了,雖然這些服務盡可能不引人注意,但是如果知名用戶的粉絲人數突然暴增(有時候會在幾小時內增加數千、甚至數百萬名粉絲),還是很容易被人發現這類服務的存在。
「假粉絲」在幾年後成為一個熱門的公共敏感議題,這個概念成為 2010 年代中期的網紅產業討論和爭議的根源。
網路媒體《Racked》在 2014 年發表了一篇有關假粉絲成長趨勢的文章(尤其是在部落格和 Instagram 上)。
該文先是詳細介紹了一項叫作「購買 Instagram 粉絲」(Buy Instagram Followers)的服務,該服務說用戶可以購買他們經營的真人帳號作為粉絲,或是對貼文發表評論。
《Racked》指出該服務的報價範圍從每一千名粉絲九十美元,到每一萬五千名粉絲一千三百五十美元不等。
報導中描述了產業是如何理解影響力指標的轉捩點:不再以粉絲人數作為影響力的有意義指標,也不能只看指標的表面數值。以真實性作為評估網紅價值的指標的這個概念也出現新的形式,因為潛在的爭論戰場已經落在個人品牌以外的面向—尤其是受眾。
一名部落客向《Racked》哀嘆:「你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開始意識到一切都是假的。焦點不是放在時尚,而是看他們如何變大、變多、變出名。對部落客來說,真實已經不重要。過去幾年的可悲之處在於一切都變得只注重它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品牌、行銷人員和網紅都開始制定一些策略找出「假人」—有些策略比較粗糙,有些則較為精準。其中有許多策略集中在關注受眾的互動率,並制定真實互動的規範和期望。通常這類策略仰賴的是替可信的真實指標設定出一條想像的界限。
圖片|Photo by Liza Summer on Pexels
一間洛杉磯行銷公司的主管薩賓娜在 2018 年解釋說:「如果某位用戶的互動率只有 1%,我會猶豫一下。不過老實說以這一點來看,高得不可置信的互動率也會令人懷疑。所以如果我看到非常高的互動率,我也會深入研究一下都是哪些互動?有哪些評論?是不是有很多評論看起來像是自動產生的,還是垃圾郵件,或在某種程度上不像是真的?」
珍是一家大型網紅行銷公司的總監,她詳細介紹了公司的流程,包括調查網紅及受眾的多個步驟(透過面對面的討論以及幕後的質化和量化評估進行)。
我們在調查粉絲是不是真粉絲或實際存在的人的時候,通常是基於關係做判斷。所以我們會見見這些人。我們會在洛杉磯和紐約與網紅進行一對一的訪談。我們有一個內部的資料科學團隊⋯⋯我們會把所有網紅資料輸入電腦系統中,這樣就能夠查看大多數粉絲的人口統計或這類資訊。
我們也會把他們的粉絲繪製成圖表⋯⋯如果粉絲人數突然大幅增加,我們就會覺得「嗯?這裡發生了什麼事?」接下來⋯⋯我們會派一個人去實際調查,看看這一天有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例如:他們是否在網路上接受了採訪或是類似的事情?還是他在那時候買了這些粉絲?
(同場加映:為什麼網紅容易心理健康失衡?心理師看《絕世網紅》:維持心理健康就靠這六招 !)
圖片|Photo by Anna Shvets on Pexels
其實有很多策略可以辨認某人有假粉絲。例如:如果某人有兩萬名粉絲,但是每一張照片都只有兩百個左右的按讚數,那麼這就不正常⋯⋯有一個比例是在計算如果你有一定數量的粉絲,那麼每一則貼文就應該平均獲得多少數量的讚。有一個方程式可以評估情況到底是否正常。
所以,如果你獲得的按讚數低於你的粉絲人數的正常水準,就表示有可疑之處。
其他國家則是有假帳號的黑市。所以如果你檢查一下⋯⋯就檢查網紅的前十五名粉絲,看看他們是不是真人。粉絲都是自己發文的嗎?如果是國際級網紅,假設這個網紅來自德國,那他是不是有很多德國粉絲?
因為從理論上來說,如果你是一名洛杉磯網紅,那麼你的粉絲應該也會來自洛杉磯、紐約,或許還有芝加哥、邁阿密。只要你開始檢查這些粉絲,就會有一些常識可供判斷。
網紅也逐漸發現品牌和行銷人員會用策略評估其受眾的真實性,他們的回應便是開始構想和施行新的人數提升策略,例如與受眾互動得更頻繁、或是用不同的方式(例如:用公開評論而不是直接私訊),還有集體行為(collective behavior),例如「拉幫結派」—幾十名網紅相互協議緊密合作,互相在對方的每一則貼文上按讚和評論,以提高「真實」互動的指標。
(猜你想看:專訪莫莉經紀人 Henry:「網紅世代,你得百分之百做自己」)
圖片|Photo by Blue Bird on Pexels
培養美學
除了配合指標的操作之外,網紅還會配合視覺趨勢和主題調整自己的內容,以獲得更多「真實」的正面回饋。在網紅還是以部落格作為主要園地時,培養「美學」的觀念並沒有那麼重要。
在 2010 年代初,競爭加劇,並轉向 Instagram 這類以圖片為中心的行動平台,因此讓特定的視覺趨勢變得更有吸引力,且最終在網紅產業中取得主導地位。尤其是 Instagram 以及用戶覺得在 Instagram 上表現出色的內容,決定了那些外觀有影響力,使網紅和廣告商將注意力轉向針對平台改良內容。
在 Instagram 推出後幾年內,該應用程式就出現了一種特定的「平台行話」—或說是對於如何溝通的共同理解。
Instagram 的濾鏡會讓相片有一種懷舊的感覺,每一張圖都被簡潔地裁成方形,它的版面設計以視覺為優先,為特定的美學趨勢蓬勃發展提供了理想環境。
到了 2010 年代中期,網紅產業變得越來越以 Instagram 為中心,並關注生活中的內容,因此,記錄用戶真實生活的圖片(但是經過高度編輯和精心挑選及組織)也就廣為流行。
本文摘自艾蜜莉.洪德《做自己,最好賣?網紅產業如何販售真實性》,由大家出版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