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整理
美國總統川普於 2/10 簽署行政命令,宣布針對所有國家進口鋼鐵與鋁材徵收 25% 關稅,預計將於 3/12 正式生效。
川普在 2018 年就曾對進口鋼鐵徵收 25% 關稅、鋁材徵收 10% 關稅,而拜登政府則在上任後陸續提供阿根廷、澳洲、巴西、加拿大、歐盟、日本、墨西哥、南韓、英國、烏克蘭等國關稅優惠與免稅配額。
本次川普再度引述美國「 1962 年 貿易擴張法」之 232 條款,授權總統以國家安全為由,採取貿易限制、全面取消前述關稅豁免。
除此之外,川普 1.0 期間的關稅主要針對原料鋼、初級鋁製品,最新關稅則將涵蓋加工後的鋼鐵衍生品,例如熱軋 / 冷軋鋼、裝配式結構鋼、預應力混凝土鋼等下游產品都將受到影響,除非在北美進行熔鑄才可豁免,目標消弭貿易關稅漏洞、提振國內鋼鋁產量。
MM 研究員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統計資料,2020 至 2023 年期間,美國每年平均進口鋼材約 2,570 萬噸,主要進口來源國包括加拿大(23%)、墨西哥(16%)、巴西(13%)、南韓(9%),進口佔總消費約 28%,但是考量加工出口以及庫存消耗後,淨進口依賴程度僅約為 14% 。美國自中國直接進口的比例雖然僅約 1.6%,但可能主要是透過東南亞與「一帶一路」國家進行加工或轉口貿易,例如:美國 2024 年從菲律賓、越南兩國的鋼鐵進口量年增分別高達 418% 、 259% 。
鋁方面,2020 至 2023 年期間,美國每年平均進口量約為 492 萬噸的原材料 / 半成品(crude and semimanufactures)以及約 65 萬噸的廢鋁回收(scrap)。其中同樣是以加拿大作為最主要進口國(56%),其次為阿聯酋(8%)、巴林(4%)、中國(3%)。儘管鋁金屬淨進口依賴程度約為四到五成,不過美國鋁金屬供應(初級直接生產 + 次級回收生產 + 進口)往往超過需求(消費 + 出口)高達四成。
整體而言,鋼鋁市場要出現供給短缺的機率較低,但是全面課徵 25% 關稅仍可能對汽車、機械、營建業帶來成本上漲壓力。建議留意關稅正式生效前,川普政府是否與主要鋼鋁進口地 - 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啟動貿易談判、提高美國鋼鋁產業投資。除此之外,中國透過越南、韓國、巴西等地進行鋼材轉口貿易也可能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