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她們不抽菸卻得肺癌!權威醫揭「6大危險因子」就在身邊 常見問題一次看

健康2.0
更新於 02月13日09:20 • 發布於 02月12日16:00

肺癌蟬連國人死亡率之首達44年,每年超過萬人死於肺癌。吸菸向來被視為肺癌的頭號禍首,但國內肺癌患者約半數、女性患者更高達9成沒有吸菸史,為什麼肺癌會找上她們?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胸腔外科名醫陳晉興揭露生活中的危險因素。

陳晉興教授指出,傳統上認為肺癌與抽菸關係密切,但實際上國內肺癌患者卻有超過半數、女性更高達9成從未抽菸,為什麼他們會得到肺癌?醫學界也試圖解開這個謎團!他揭露國人生活中有許多危險因子,可能就在你我身邊,卻長期被忽略。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看更多:陳建仁罹癌10年恢復良好祕訣!做對1關鍵才能翻轉癌症

肺癌危險因子1:二手菸危害不亞於直接吸菸

陳晉興主任表示,抽菸與二手菸仍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包括從空氣中吸入的二手菸(因他人吸菸而呼出含有菸害的空氣),或三手菸(透過皮膚接觸或衣服上殘留的尼古丁等化學成分),都可能透過空氣或家人間的生活接觸而受到影響。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肺癌危險因子2:建材、塗料恐形成室內空汙

此外,空汙與室內空汙問題也日益受到重視。現代人待在室內的時間往往比戶外長,因此室內空汙更需謹慎注意。陳晉興主任指出,室內家具、建材、塗料中常含有甲醛、甲苯等致癌物,一些防火、隔熱的建材更可能含有石綿成分,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的一級致癌物,應盡量避免接觸。

肺癌危險因子3:石綿致癌!曾存在化妝品、建材

除了建材,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過去的化妝品、保養品,尤其是粉狀的爽身粉、粉底等,可能使用到含石綿的滑石粉成分。雖然國際上已公告禁止滑石粉中添石綿達20多年,台灣也自2018年起禁用石綿當做建材,但仍有不少老舊建築的天花板含石綿成分,須特別留意。

看更多:發現肺癌仍繼續上班!員林市長抗癌2年還是走了!醫:「這種肺癌」只剩兩年

肺癌危險因子4:燃燒、炒菜油煙形成室內空汙

陳晉興教授進一步指出,室內燃燒如瓦斯爐、電爐等會產生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汙染物;廚房油煙也被證實是肺癌的危險因子,尤其以高溫熱炒產生大量油煙的烹調方式,對身體傷害更是不容小覬。

此外,拜拜焚香、燒金紙,是不少年長者奉行的習俗,但其中原料經燃燒後不但增加PM2.5,還可能產生多環芳香烴、重金屬等致癌物。

其他如植物花粉、動物過敏原、微生物等,雖未證實與肺癌相關,但仍可能引起肺部感染或過敏而危害健康。

肺癌危險因子5:食品添加物、防腐劑升致癌風險

空氣中的汙染物質是肺癌公認成因,然而,吃錯食物竟然也會升高肺癌風險!陳晉興主任表示,在台大醫院與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陳玉如教授合作的研究中發現,人們若過度攝取含防腐劑、食品添加物的食品,也會升高肺癌風險,因此須謹慎使用。

看更多:吸塵器用錯恐埋肺癌禍根!台大名醫教防室內空汙 這樣煮飯打掃才安全

肺癌危險因子6:EGFR基因是國人肺腺癌元凶

基因、家族史也是肺癌的重要因素。最新研究顯示,肺腺癌與表皮細胞生長受體基因(EGFR)關係密切,因此建議有肺癌家族史者,務必定期接受肺癌篩檢。目前國民健康署已擴大補助40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男性,若二等親有肺癌家族史,即可接受免費國家肺癌篩檢。

肺癌常見問題 權威醫解惑

陳晉興教授也針對民眾對肺癌常見迷思和疑惑解答。

Q:肺癌有什麼前兆?

陳晉興教授指出,肺部沒有痛覺神經,初期肺癌幾乎沒有症狀,等到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血等症狀時,通常已是第四期(晚期),唯有在沒有症狀前,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及早發現病灶、及早治療,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看更多:台灣最新十大癌症排名曝光!女性最怕「這癌症」 及早治療是關鍵

Q:怎樣能及早發現肺癌?

根據歐美先進國家的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定期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可及早揪出早期肺癌,降低高危險群(尤其是有抽菸及家族病史者)發展為晚期肺癌的機率,延長存活率。

至於正子攝影、全身核磁共振等高階檢查,儘管也能提早發現肺癌,但這些檢查工具輻射線較高,且費用昂貴,並不建議作為一般民眾的肺癌篩檢工具。

Q:X光可以篩檢肺癌嗎?

陳晉興教授指出,X光無法作為肺癌篩檢工具,有效降低存活率。儘管許多基礎健康檢查會照X光,但受限於儀器的精密度,X光檢查只能偵測到2公分以上腫瘤,此時肺癌往往已轉移,治療成效有限。陳晉興教授強調,唯有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被證實能減少晚期肺癌發生,提高存活率。

Q:抽血能檢查肺癌嗎?

許多人在健檢時會檢查cyfra21-1、CEA、CA-125等癌指數,但陳晉興教授表示,這些指標的準確度不足,例如癌症末期或身體感染也可能有癌指數偏高的表現,因此仍建議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才能精確檢查早期肺癌。

Q:我該做肺癌篩檢嗎?

陳晉興教授指出,儘管目前政府補助高風險族群(抽菸及有家族病史者)定期接受免費低劑量斷層檢查,但臨床上仍有許多肺癌患者並不是高危險群,仍不幸罹病。他建議凡45歲以上民眾,不論是否有公費身分,能力所及最好都能做低劑量電腦斷層。若檢查正常,往後可2至3年做一次;若有異常,應盡速諮詢胸腔科或胸腔外科醫師,由專家進一步評估。

看更多:6旬婦愛運動、無症狀卻罹肺癌二期!全靠1檢查救她一命 醫生大推

◎ 攝影/陳炫璋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陳晉興醫師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