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 R 在和我提分手隔天,又求我復合的場景。她的臉書被我封鎖了,透過粉專傳了〈雲煙成雨〉這首歌給我:
若一切 都已雲煙成雨/我能否 變成淤泥/再一次 沾染你
那時的我,泣不成聲。
然而復合之後,R 又時常鬧失蹤、半夜練團不回訊息,再次從交往前與分手時的高焦慮型態,變成交往時的高逃避型態。
到底,為什麼有一些人,在交往前總是異常焦慮,不斷找尋著交往的對象,交往之後又害怕與對方親近,總是不願意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蹤跡呢?
高焦慮、高逃避的矛盾依附者
這樣的一群人,在依附理論上,其實是極為少數的一群人,大約只佔總人口數的 5%~10%。他們同時有著高焦慮與高逃避傾向,最早在瑪麗.D.愛因斯沃斯(Mary Dinsmore Ainsworth)的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測驗中無法被歸類,一直到她的學生瑪麗.梅因(Mary Main)才將其歸類為「無組織、無定向型(disorganized/disoriented)」。
根據現有的依附理論資料顯示,這一類型的人,源自於他們的安全避風港(secure base)本身,就是造成他們威脅的來源,他們不是遭遇家暴,就是遭遇家內性侵。
在我的書中曾寫到,孩子在遇到關係內或關係外的威脅時,都會尋求安全避風港的協助,將自己的心駛入主要照顧者的港裡,以躲避外在的暴風雨。
但若那座港本身,就是暴風雨的來源呢?孩子將變得手足無措!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將會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反應,而變得時而焦慮地靠近依附對象,時而躲避依附對象。
然而,根據我的個人經驗,矛盾型依附的形成,並不一定來自於主要照顧者,有可能來自於家庭中其他同居的親戚施暴或性侵所造成,亦有可能來自於親密關係中的暴力或性侵;發生年齡也不一定是陌生情境測驗實測的 12~18 個月大,也有可能在國小、國中,甚至更大之後,才轉變成矛盾型依附。
(延伸閱讀:心理學影評《逃》:過度控制的家庭,該如何維持界線?)
成為矛盾型依附,不是你的錯
對於矛盾型依附來說,責怪自己,是他們普遍會有的傾向:沒辦法保護好自己、覺得自己很髒或很糟糕。無論有沒有「性」成分的介入,他們都長期承受了親密他人的言語或肢體暴力,導致他們對自我有著極差的意向,對於親密的人也有著極為害怕與厭惡的傾向。
然而,如果你正是屬於矛盾型依附,我必須告訴你,即便你不相信,但這真的不是你的錯!錯的是他們,他們傷害了你!你不斷隱藏、不斷遮掩你過去的傷疤,不想讓別人知道,覺得讓別人知道了會討厭你。我可以理解,因為你長期被那樣對待,肯定非常地不好受,也覺得自己非常地骯髒、非常地糟糕。
不過,那些都是過去的你了。你還有現在、你還有未來,依附風格是可以改變的。有不穩定、會虐待、會對你施暴的人,但也有穩定、會照顧你、會保護你的人,只要你慢慢地學會分辨,找到可以相信的人,同時找到專業的人士,教會你怎麼療傷、怎麼分辨能陪伴你的人,那麼,你的生命經驗將能夠,一點、一點、一點地被改寫。
圖片|Photo by Edu Grande on Unsplash
(同場加映:向另一半報備行程讓你反感?檢視原生家庭模式:童年陰影,造就你的情感凍結)
作為矛盾依附者,你可以這麼做
當然,要改寫生命經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好像我經歷了 11 任女友,數不清的感情,仍然在經驗與改變我的生命型態一樣。但我知道的是,每一天的我,都是在嘗試的過程,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成功與失敗,只有所謂的經驗與意義。
如果是矛盾依附者的話,我會給出我三個嘗試過的方向,也許你也可以試試看:
1. 找尋晤談資源:
以前我會說,請去找諮商師。但現在的我發現,諮商師這個資源實在是太局限了。一來,有時候對某些人來說,臨床心理師會比諮商心理師來得有幫助,二來,張老師並不屬於諮商師,但我在張老師獲得了極有幫助的晤談協助,且張老師是免費的資源,同時除了電話晤談之外,亦可安排長時間的每週晤談,只要致電尋求協助即可。
除此之外,若你還是學生的話,學校的心理衛生中心也有心理師可以得到免費的幫助,雖說是免費,但其實都含在「學雜費」的「雜費」裡面了,所以千萬不要白繳雜費,好好地運用吧!
2. 找尋快樂門診:
通常不安全依附者,都比較容易有焦慮症和憂鬱症,但許多人卻很排斥精神科。
不過事實上,許多精神科已經不叫做精神科了。有些精神科改名為身心科,有的改叫做快樂門診(如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像是我目前在高雄看的診所,就叫做快樂心靈診所。若是家人反對,直接告訴他們「我看的是快樂門診,才不是精神科!」重點是你越相信看病是一件正當的事情,家人反對的影響力對你來說就會越小。
(你會喜歡:「為什麼我特別依賴人?」關係最重要的課題,是覺察家庭對你的影響)
3. 找尋友伴陪伴:
前面提到,在感情裡面,會激發身為矛盾依附的你幼時的反應方式,時而焦慮、時而逃避,但在朋友圈裡面,你的反應模式比較不會這麼激烈,因為友伴比較不會牽涉到你那麼核心的部分。
因此,先多交高安全感的朋友吧!多了一些朋友陪伴,重心不那麼放在感情之上,慢慢來,再加上前面兩者的協助,感情自然就會比較順利一些。
最後,我想要邀請你:來,請把手給我,就從這一篇文章開始,讓我們一起走。讓我們提著過去,走入人群,尋找著一個位置,重新安放自己[1]。比經歷過什麼更為重要的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經歷過的經歷。
[1]「我們提著過去 走入人群/尋找著一個位置 安放自己」為「房東的貓」〈雲煙成雨〉歌詞。
Tanya Yang 謝謝。
2024年01月03日05:5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