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史上最暢銷的電腦 Commodore 64 也推出迷你版,它是什麼?

科技新報
更新於 2018年12月26日15:58 • 發布於 2018年12月30日00:00

近年來,電視遊樂器復古當道,任天堂、SNK、Sony、世嘉(SEGA)等電視遊樂器廠商紛紛推出 1980 年代紅極一時機種的復古迷你版產品,今年經典電腦產品 Commodore 64(C64 )也加入這場迷你機戰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知名 3C 產品收藏家兼 YouTuber The 8-Bit Guy 的開箱影片。

Commodore 64?這是什麼東西,我怎麼沒聽過?相信你可能有疑問,就算 1980 年代還是小朋友的你,恐怕也不太知道吧,但提到「康懋達」電腦,可能就隱隱約約有點印象了吧。康懋達就是 Commodore 公司的中文翻譯,當年推出的康懋達 64 可是叱吒風雲。康懋達 64 是 1982 年發表的 8 位元家用電腦,以有 64KB 記憶體而命名,保有金氏世界紀錄「所有時間最暢銷的單一電腦型號」,總銷售數量估計在 1,000 萬至 1,700 萬台,1983~1986 年間,康懋達 64 在美國市占率是 30%~40%,遠超過 IBM PC 相容電腦、蘋果電腦(含蘋果二號系列、麥金塔系列、麗莎系列)、雅達利(Atari)8 位元電腦,每年銷售量為 200 萬台。

早期個人電腦發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竟然有這種東西而我不知道?筆者認為應該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不要說台灣,可能整個東亞對康懋達真的都不熟悉,但它的確是個人電腦發展史不能忽略的存在。要了解康懋達 64 的歷史地位,就要說到推出產品 8 年前的 1974 年。早期個人電腦如 Altair-8800 等是沒有螢幕、沒有滑鼠甚至沒有鍵盤的,你可能很驚奇要如何操作呢?當時是用一排 01 開關來輸入機器語言,所謂的「顯示器」是一排顯示 01 的 LED 燈,且多半是套件模式銷售,買回家必須自行電焊。

過了 8 年,這個「產業」終於開始被稱為產業了──組裝好的產品搭配類打字機鍵盤,可接電視當螢幕、接錄音機或者卡匣載入程式、使用高階語言,產品也不再是買套件回家自行電焊組裝(然後焊壞,哈哈)的「蠻荒」時代。不過當時的個人電腦對整個電腦世界還只是效能不足、功能有限的東西,主流還是 8 位元電腦(同時期的迷你電腦、大型電腦都已經是 16 位元、 32 位元了),賣個人電腦給一般人的賣點是什麼呢?於是當時的主力訴求是可以學習 BASIC 語言,「讓你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跟現在還真像呢),不然就是可以玩大型電玩場移植來的「刺激炫目」遊戲。

當時「電視遊樂器」和個人電腦還沒有明顯分別,叫「個人電腦」的還是會廣告可以玩很多遊戲;叫「電視遊樂器」的,擔心家長覺得小孩會玩到喪心病狂、功課退步而不想購買,一定要強調可以學程式語言設計(不過當時的 BASIC 語言根本只是玩具,寫不出什麼大作品)。個人電腦賣家想討好兩方,又要降低成本讓一般家庭也能買,結果玩遊戲所需的多媒體機能其實很貧弱,比方說聲音只有蜂鳴器,極其單調(一次只能發出一個音),更不用說還沒有圖像精靈(sprite)概念,遊戲畫面角色是單色方塊跑來跑去;身為當年的小朋友,你可能已經覺得痛哭流涕了。當然對當年跑大型電玩場的「不良青少年」來說(現在也是五年級大叔了呢),相對大型電玩革新速度之快,這些個人電腦/電視遊樂器的影音根本爛到爆,只是騙小孩的玩意兒。

康懋達 64 的革命

康懋達 64 當年開了許多風氣之先,它是第一台強調卓越聲音和圖形規格的大眾化個人電腦,甚至比蘋果電腦的麥金塔(macintosh )還要早。聲音部分它是第一台內建 FM 音源的機種;影像部分,它也是第一台有多色精靈(16 色)的機種,根本就是劃時代產品,第一次可以聽到真正的「音樂」、看到多彩角色,一舉從單色、單調聲音的時代跳到「美侖美奐的時代」,當年可謂左踢 Atari 2600(1977 年發行)等電視遊樂器,右打個人電腦界蘋果的 Apple II(只有 6 色、低解析度,買額外的音效卡才有「震撼」的 FM 音源)、IBM PC 與相容電腦,更不用說一些更沒名的電腦了。

而開發生產部分,康懋達也掀起數位生產革命──不同於當時其他公司的產品使用現成通用晶片,為了降低成本得割捨影音性能;康懋達是自己有晶片設計能力,客製影、音整合晶片後大量生產,可在低成本條件下達成當年家用電腦沒有的聲音、圖像品質,使產品價格讓中產階級家庭接受,可說是數位時代的福特 T 型車生產革命,早於一、兩年後任天堂發表的 Famicom 和蘋果電腦的麥金塔 (Macintosh)。銷售方面,康懋達也是開風氣之先,從電子產品專賣店和宅氣沖天的電腦愛好者專門店拓展到一般商店通路,讓小朋友也能輕易接觸,就可名順言正地向父母遊說:「培養數理觀念」、「高科技程式語言學習」,買回家以後,就可以快樂打電動了。

以今日事後諸葛亮觀點來說,康懋達 64 的定位應該算是「長著鍵盤」的遊樂器(任天堂 Famicom 命名也有類似之處),對歐美的個人電腦迷、電視遊樂器狂熱份子而言,康懋達 64 幾乎可說是最懷念的「遊樂器」。電腦遊戲發展史上,康懋達 64 有不能忽視的地位,不過由於康懋達沒有進軍東亞(只在英美市場發行),以台灣個人電腦市場為例,蘋果二號風潮結束後就直接轉到 IBM 相容 PC (也是台灣電腦品牌、代工崛起的時代),我們渾然不知 SSI、Origin、LucasArts、EA 等早期著名歐美遊戲公司,很長一段時間為康懋達 64 著力製作遊戲,例如創世紀(Ultima )從一代一直到 1990 年發行的六代都有康懋達 64 版。此外它也是那時代一般人電子音樂創作的啟蒙機種。

▲ THEC64 mini 的內建遊戲全部玩一輪。

那康懋達後來怎麼了?很可惜,它在 1994 年倒閉了,主要是因為花太多時間專注於康懋達 64 等低價 8 位元電腦市場,對後繼的 16 位元 Amiga 電腦發展策略與定位錯誤,導致最後倒閉,相當可惜。Amiga 在 1985~1990 年之間,曾經是最夢幻的多媒體電腦,還是當時蘋果電腦的強勁對手,康懋達的倒閉可說不勝唏噓。然而一直到 2011 年,退出市場 17 年後,研究顯示,該品牌認知度仍有 87%(筆者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喔,只是數字剛剛好)。

為大家講古完康懋達 64 ,讓我們來看看 THE C64 mini 吧。THE C64 mini 是 Retrogames 公司的產品,就像其他復古遊樂器迷你版產品,是原尺寸經典機型的縮小版,技術上也是 Linux 系統,運作康懋達 64 模擬器。不同於迷你遊樂器系,C64 mini 除了 HDMI、USB 電源以外還有兩個標準 USB 埠,可連接復古「棒狀」搖桿,以及 USB 鍵盤(THEC64 mini 鍵盤只是裝飾無法操作),甚至是隨身碟!沒有錯,THEC64 mini 特別的地方就是除內建的 64 款遊戲外,系統允許使用隨身碟載入更多軟體,此外還有 C64 BASIC 讓你重溫「古代」程式設計的美好時光。

不過要特別留意的是,THEC64 mini 分成先發行的英國版與 11 月發行的北美版(預載遊戲不同),北美版的淡色才是真正原來康懋達 64 的顏色;此外,美版機種有更新韌體,英版的預裝韌體有很大的輸入延遲、聲音延遲而為人詬病;除了美版做了一些改善,官網一直有頻繁發布更新檔,相信這狀況應會改善。順便說,截稿前一天,官方發布的更新還帶有「聖誕禮物」,因為多了一個新遊戲──特別版 GALENCIA,是 1981 年名作 Galaga(小蜜蜂)的 2017 年致敬作,這讓人感覺 Retrogames 滿有誠意的,不斷在改善。

筆者認為比起其他迷你復刻遊樂器,這 THEC64 mini 對個人電腦多媒體或電腦遊戲發展史的補完更有意義,讓身處東亞、當年沒接觸到經典的我們可在這台「電腦」體驗到。除康懋達 64 外,Amiga mini、Apple II mini、Macintosh mini 甚至小神通 mini、小教授 mini 是不是也有可能呢?期待各電腦廠商趕上這懷舊浪潮,不要讓遊樂器廠商專美於前。

(首圖來源:Retrogames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