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國泰大膽推搭App才能用的信用卡!「自選回饋」的新玩法能打動消費者嗎?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21年08月05日11:47 • 發布於 2021年08月05日09:16

如果你是精打細算的消費者,打開皮夾信用卡絕對超過三張,在不同的消費場景選擇拿出能夠賺回最多好處的卡。但要管理這麼多張卡其實很麻煩,此外,銀行調整卡片權益的頻率高,消費者長期處在辦卡、剪卡的循環,難以經營好顧客關係。

因此「可以隨時切換優惠」的信用卡成為2021年的最新趨勢。純網銀LINE Bank就首先推出,簽帳金融卡有「吃飯」、「網購」兩種優惠,消費者可依照需要在APP中選方案,如同樂高積木般自行組合,多了彈性與個人化空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而國泰世華是第二家投入此戰局的業者,本周新上市的CUBE卡,一次端出「購物」、「旅遊」、「數位服務」三大權益方案,讓用戶透過網銀APP自行切換。

國泰世華本周新上市的CUBE卡,一次端出「購物」、「旅遊」、「數位服務」三大權益方案,讓用戶透過網銀APP自行切換。

「實體卡可以只有一張,權益可以有好多個。」國泰世華資深副總鄭有欽表示,這次不單只是推出一張新卡片,而是在「卡片+App」的基礎上變出很多新玩法,以及新的經營模式,例如未來規劃推出訂閱制。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擁有將近70年歷史的信用卡,是否正有新變化在發生?從國泰的例子或許可以找到一些線索。

擺脫剪卡循環,國泰要解決什麼痛點?

「消費者喜好變化太快了,好不容易設計出一款信用卡,過不了幾個月,市場風向整個又改變。」所以乾脆讓消費者自己選喜歡的,鄭有欽表示,這是國泰開發CUBE信用卡很大的原因。

目前CUBE卡共設計了「購物」、「旅遊」、「數位服務」三大權益方案,各自有不同合作的通路。鄭有欽說,未來會依照市場需求,動態調整優惠的內容,甚至再多增加新的權益類別,讓顧客選擇更多。

不過,權益切換並非想換就換,根據官方資料,在今年年底前,CUBE卡友每天都可以有一次切換的機會,預計明年開始改為一個月切換一次,切換日期可以自己選,目的是想先讓消費者習慣此新模式,國泰表示,未來會視市場反應,彈性調整切換次數規則。

然而從之前LINE Bank經驗來看,有許多的客訴都是關於客戶忘記切換優惠,導致沒有如預期拿到優惠,這也是「自選優惠」卡片目前一個很大的痛點。國泰表示,如果之後客戶真的有忘記改優惠,但確實有該類別消費紀錄的情況,還是可以透過客服人工調整,未來也規劃設立防呆機制,例如:透過LINE官方帳號、網銀APP的推播,提醒用戶當下消費所對應的優惠方案。

信用卡從敲門磚變成關係經營利器,背後關鍵是什麼?

鄭有欽認為,信用卡將會成為銀行經營客戶的工具,APP則是溝通橋樑,這會是產業很重要的變化。為此,國泰在今年六月做了一個重大決定,把旗下信用卡紅利點數重新定為成「小樹點」,1點等同於新台幣1元,可以直接折抵消費,解決了過去銀行紅利點數價值不明、使用範圍受限的問題。

國泰世華資深副總鄭有欽認為,信用卡將會成為銀行經營客戶的工具,APP則是是溝通的橋樑,這將會是產業很重要的變化。

這次國泰的新卡CUBE,無論選擇哪一種權益方案都會獲得小樹點回饋,讓用戶可以折抵帳單或是兌換商品。

用一套價值清楚的點數機制,經營所有信用卡客戶,是這幾年台灣金融圈一個明顯趨勢,讓銀行透過點數,重新聚焦跟客人的關係。

像是LINE Bank就是主打回饋LINE POINTS,消費者可以在LINE生態圈使用這些點數;玉山銀行在2019年堆出的ONLY卡,回饋的點數,可以直接折抵帳單,或是兌換航空哩程等等。點數機制就好比基礎建設,規則訂清楚後,就能發展出更多玩法。

卡+APP,訂閱制能怎麼玩?

許多民眾通常只在銀行辦卡卻沒有開戶,每個月只有繳費的時候會登入銀行APP,如此就無法知道更多顧客的反饋或是行為。

而國泰CUBE卡的運作模式是必須搭配APP,這就讓國泰可以從卡友每一次的登入、優惠的選擇,掌握更多客戶喜好的線索。

國泰CUBE卡的運作模式,是必須搭配APP才能運作。

CUBE卡權益涵蓋領域廣泛,相較於市面上有許多主打「無腦刷」的信用卡,老實說,用起來是需要費心力規劃的,而且切換權益方案的次數也有限制。

乍看之下有點不方便,國泰其實瞄準的,是日後「客製化」的服務。

鄭有欽說,目前內部規劃可以用「小樹點」,兌換額外的切換權益次數,「後續消費可以賺到的優惠,超過兌換點數的價值,這樣就會有吸引力。」國泰甚至也考慮推出訂閱制,如:每月付出固定的點數,換取無限次的權益切換等。

這次CUBE卡主打「卡+APP」模式,鄭有欽分析,APP會記錄每次卡友選擇的優惠、消費的習慣,這些數據,未來經過電腦分析後,甚至能做到在APP上直接告訴消費者,在既有的消費模式上,如何切換權益刷卡,能得到最多優惠,這類的個人化服務。

追求利益是人性,當銀行改變方向,想要聚焦客戶忠誠度,而不再單純強調回饋是否是業界最高,消費者究竟要多久才能習慣這樣的模式,或者是否會買單,目前仍是問號。

責任編輯:錢玉紘

最新8月號雜誌《區塊鏈上的金融新世界》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