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惠(化名)前陣子開心慶祝完30歲生日,迎接人生新階段;但愛美的她擔心歲月在臉上留下痕跡,於是在朋友推薦下開始使用眼霜。只不過最近照鏡子,美惠仔細觀察發現,眼周多了幾個白白的細小顆粒,還摸得到微微凸起,即使用針挑掉,過一陣子還是繼續冒出來。
雖然這些小顆粒不痛不癢,但一顆顆爬滿眼周還是令她煩惱,覺得實在不太好看。後來美惠聽說眼霜太過滋潤,可能導致長出這些小肉芽、脂肪粒,嚇得她不敢再用;然而,停用一陣子後,這些小顆粒依舊來報到,讓美惠實在想不透,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愛美的你是否也曾仔細觀察自己的眼周,有些小顆粒像粉刺白白的,有些則是肉色微微凸起的,有的甚至長在眼瞼上;不理會它也不會自己消失,甚至還愈長愈多,即使停用眼霜或保養品,頑固的小顆粒還是會長出來。
(圖片來源/蔡呈芳醫師、蔡宜倫醫師)
Q1/這些小顆粒到底是什麼?
如果你曾經搜尋相關文章,可能會看到一些說法稱它為「脂肪粒」,但「脂肪粒」是一般美容師的說法,醫學上沒有這樣的東西和用詞。皮膚科主要將眼周這些小顆粒分為「汗管瘤」和「粟粒腫」,雖影響外觀,但對人體沒有危害。
汗管瘤:由於小汗腺發育不完全,在皮膚增生形成小的球狀物,但裡頭沒有角質化的物質。有的說法是,病人先天就有這樣的小肉芽,因為後天皮膚愈來愈薄,下層組織增生而更明顯。
粟粒腫:皮膚本身形成小小的白色顆粒,如果與毛囊相接,會有點類似白頭粉刺,但研究顯示多數與退化的汗管相通,主要成分為角質層,但少數可能會有鈣化現象。
眼瞼炎:顆粒主要長在眼瞼緣、睫毛根部。這是因為眼瞼的皮脂腺阻塞,剛開始會呈現黃色、較軟的脂肪球,時間久了凝固後,也會變成白色的一顆突起硬物。
如果長期不理會,皮脂腺阻塞可能造成慢性結膜炎、乾眼症,加上熬夜、抵抗力差,也容易細菌感染、長麥粒腫,也就是俗稱的針眼。
(眼霜的滋潤度並不會影響眼睛周圍長出小顆粒。圖片來源:Pexels)
Q2/眼霜、保養品太過滋潤、營養,真的容易長這些小顆粒嗎?
皮膚科和眼科醫師均表示,目前沒有研究報告指出眼霜或保養品會導致眼周長出這些小顆粒。但假使使用的保養品會引起皮膚發炎過敏反應,皮膚角質代謝異常,毛孔閉鎖,就有可能長出粟粒腫。另外,若有使用類固醇,也可能引起毛囊角化,形成粟粒腫。
Q3/眼周的小顆粒,可以怎麼處理?
這些小顆粒都不容易自己消掉,必須經過破壞才能去除。
若是比較表淺、可以看到白頭的粟粒腫,類似粉刺,可以直接用針挑掉,但要做好消毒工作;若是比較深層、看不到白頭,卻摸得出硬硬的顆粒,則必須在皮膚產生傷口,例如雷射打洞或用針在皮膚表面鑽一個小洞,再把它擠出來。汗管瘤則是更深層的組織,一般必須雷射處理,可能形成輕微的疤痕。
網路上也有用面部磨砂膏去除的說法,原理類似在皮膚表淺處產生小傷口,以摩擦的方式將裡頭的物質擠出來。另外,使用維生素A酸產品或許也有幫助,同樣有去角質的效果。
至於眼瞼炎,若是初期透明偏黃、比較軟、偏液態的脂肪球,可以直接刮除或搓破。如果已經凝固、呈白色顆粒,可以試著熱敷,遇高溫就會溶解、改善阻塞情況。
建議在杯子內倒入熱水,透過蒸氣燻眼5~10分鐘,讓毛細孔打開、脂肪軟化,並稍微按壓眼尾,讓脂肪流出;接著用化妝棉沾少許眼睛專用清潔液,輕揉搓洗眼睛,也可以塗抹消炎藥膏;如果比較嚴重,則可以直接夾除。
(洗臉也要避免清潔過度,導致皮膚脫皮、發炎,也可能冒出粟粒腫。圖片來源/Pexels)
Q4/如何預防眼周長小顆粒?
除了避免使用到可能引起刺激發炎或過敏的保養品、彩妝品或卸妝產品,也要留意卸妝清潔過度,也可能導致皮膚脫皮、發炎,誘發粟粒腫,所以不一定是使用的臉部產品本身的問題。
若要預防眼瞼炎,還是要有充足的睡眠、正常作息,除了有助提升免疫力,也避免熬夜火氣大,皮脂腺分泌旺盛,一旦分泌不順暢就容易阻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