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38 歲辭掉工作出國留學,值得嗎?

換日線
更新於 8小時前 • 發布於 9小時前 • 廖曉佩/芬蘭不神奇
38 歲辭掉工作出國留學,值得嗎?

自從在《換日線》寫「38 歲圓留學夢」系列後,我的臉書專頁「走跳芬蘭」不時會收到網友私訊詢問:「中年留學值得嗎?」詢問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陷在即將奔四的中年危機裡,感到無比焦慮,迫切地想要創造巨大的改變,並且想借鏡我的經驗,找到一個肯定的答案。

他們不知所措,明知道中年出國留學的機會成本龐大,未來又不可知,仍希望我「掛保證」中年拋下一切遠走留學「絕對值得」。我也希望一切能這麼簡單明瞭,讓自己可以義無反顧地去鼓勵惶惶不安的人們,勇於跨出中年留學的那一步。但人生從來就不簡單,每一個重大決定都是困難無比的選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沉默與機會成本是如此龐大,得拋下在台灣建立的職涯、人脈、家人與朋友,所有讓自己感到熟悉或舒適的一切,遠走他鄉一切從頭開始;且每個人的人生背景與境遇都不同,任何人的心路歷程或人生際遇,根本無法複製到他人身上。

換言之,無論別人出國後過得如何,都不會減低你得承受的機會成本,也不會讓「中年重啟人生」這件事變得更容易、更成功。正是因為這個決定如此複雜,沒有人能保證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每個人的「值得」也都有不同的定義。

很遺憾,人生不是數學等式,不能量化,也難以計算。例如,即便台灣與世界都需要「綠領人才」,我在出國念了永續創意碩士以後,至今仍沒有找到相關的工作;但是,這個碩士學位的訓練是永遠拿不走的,總有在職場上派上用場的一天。因此,就算我的碩士學位沒有立即地讓我的職涯升級,但我有其他技能讓我可以在芬蘭找到全職工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那麼,大家所需要思考的是:假設冒險去國外留學、花很多錢念新的學位,但最終無法在國外留下來,或是回台灣找到更好的工作,那你覺得這個冒險還「值得」嗎?你會不會後悔?

建議可衡量以下這些問題

  • 如果中年重返校園,自己能夠「享受」當學生的樂趣嗎?
  • 多數同學的年齡都比自己年輕許多,能適應這樣的狀態嗎?
  • 國外留學得適應的不只是學習本身,而是整個生活型態的大轉變,自己的調適能力如何呢?
  • 在無法確定出國留學能否讓未來過得更好之下,自己依然能盡情享受留學的過程嗎?還是會被焦慮擊垮?
  • 在異鄉會常常感到孤獨,但受限時差,遇到挫敗與低潮時,想找台灣的家人朋友哭訴也無法總是即時,自己能排解孤獨嗎?
  • 國外留學的開銷龐大,現實層面上有明確規劃嗎?須考量生活費、學費、獎學金,有沒有打工機會等等。
  • 文化差異是無時無刻體現在生活中的,自己能夠學習擁抱文化差異、入境隨俗嗎?
  • 在職涯規劃上,留學能夠提升你的專業能力,並且實現職涯目標嗎?
  • 在人生規劃上,留學對你而言是否具備無可取代的價值?
  • 若希望畢業後留在當地工作,進修的專長在當地是否受到重視?有長期發展的可能性嗎?
  • 在國外念書,沒有人管你催你,你的自律能力如何?能夠有效管理時間,以面對各種學業與生活壓力嗎?

以上我列出的是值得考量的部分,但並不代表每個人都得準備充足才能去留學,畢竟有些能耐與潛力是在留學期間激發出來的。最重要的還是,想清楚「為什麼」想要中年留學?這是一個冒險,必須捫心自問到底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如果你因此感到緊張,我也想說:其實你不孤單。許多人都會經歷 30 歲後半的年齡焦慮,不滿意當時的生活,卻又恐懼如果再不改變,一輩子是不是就此侷限在一成不變的狀態中?

以我個人為例,回想當時的我,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感受到倦怠與停滯,已經投注 12 年的劇場領域,漸漸地令我失去熱情。假設一個人從出社會到退休,大約需要工作 40 多年,那我已經貢獻其中三分之一給表演藝術,剩下不到三分之二,我想跨入新的領域,嘗試其他的可能性。

出國後所面臨的難關(的冰山一角)

我在芬蘭留學期間,經歷了各種難題。

第一個冬天,無法適應寒冬日照每天只剩幾個小時,讓我陷入數個月的低潮,承受很重的孤獨感,但每天的課業壓力還是相當大,因此即使再怎麼疲憊不堪,也只能咬牙撐過去。

第二年,我遇到從沒發生過的全身皮膚嚴重過敏,看診時被醫生建議立即住院治療,剛好遇到連假,朋友不是回鄉就是出遊了,只能自己一個人在醫院度過。幸好,一個不相識的台灣前輩非常熱心地來探望我,讓我感受到被支持的力量。

此外,我也面臨學費、生活費和交通費的挑戰,這些開銷皆很昂貴。每年光是芬蘭當地的交通費,支出就高達近 5 萬台幣,為了節省交通費,我夏天時會騎兩個小時車往返宿舍與校園;秋冬無法騎車,跨區的交通費是兩倍以上,雖然搭上跨區行駛的公車後,沒有人在查票,但我依然秉持著誠實的精神,在公車跨區前下車。無論是積雪至小腿,還是大風雪迎面撲來,我每天仍徒步來回超過一個小時;若遇到風雪增強或特別濕滑,簡直是步履維艱,行走速度又更慢了。

不過,當時的我沒有覺得很苦,只覺得這是一個在支出上得非常保守的時刻,必須做出理性的決定。也因為如此,換來意想不到的結果,讓我在 4 個不同的季節裡,穿越跨海大橋、看盡季節變化的美景,有次還遇到一隻小松鼠在身旁的樹林跳躍,隨我一同前進。

而上述這些,還只是留學期間得付出的部分代價,實際上有著更多的難關得跨越。

請先靜下心來,回歸此時此刻的自己

我一直認為,人生有捨有得,未來充滿難以預料的各種可能性。而留學是一個歷程,沒有人知道最終的結果比起以前會更好還是更壞,我不是結果論的信徒,我相信享受歷程,活在當下。

多年前讀到《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本書,也看了電影,當中奧運選手每日都處在非奪獎牌不可的焦慮中,直到他遇到一位富有哲思的陌生人。書中這段反思,我認為相當值得猶豫著是否要中年留學的我們參考:

Where are you? Here.(你在哪?這裡。)

What time is it? Now.(現在幾點?此刻。)

What are you? This moment.(你是什麼?此時。)

無論未來往哪走,在不斷往外尋找解答、參考其他人的人生路徑前,請先靜下心來,思索此時此刻的自己,能否在當下的環境裡,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可能性。以我個人為例,我當初會選擇離開台灣,根本原因是不適應台灣的文化,深知那不是一個適合我繼續成長與發揮潛力的地方。

然而,離鄉背井往往伴隨著許多難關,請不要一味羨慕他人在國外看似亮麗的生活,應思考的是自己能不能承擔那背後的努力與高壓。如果已做好「豁出去」前的審慎評估,我祝福你在中年留學的冒險旅程裡,時時刻刻都能享受新的驚奇與考驗,為自己的勇敢喝采,也為人生開啟截然不同的篇章。

【延伸閱讀】

●38 歲圓留學夢:原以為會花光積蓄,最後卻「半工半讀」賺到百萬台幣!
●「30 過後出國留學,你才不是從「零」開始──別讓年齡限制你的人生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