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元宵節為什麼要賞花燈、猜燈謎?3個鮮為人知的元宵節習俗由來,過節一定要知道!

風傳媒
更新於 2023年02月05日02:27 • 發布於 2023年02月05日00:04 • 黃子瑄
春節剛結束,緊接著便是元宵佳節,各縣市政府都會舉辦燈會共襄盛舉,不過你知道元宵節各種習俗的由來嗎?(資料照/林進嘉提供)

春節連假結束,年味還未散去,緊接著要迎接元宵節的到來。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又稱作「上元節」、「春燈節」,因為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一元復始,在這大地回春的夜晚,台灣不只有吃湯圓、賞花燈等傳統活動,各地還有「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中火旁龍」等特色習俗。

元宵節為什麼要賞花燈、猜燈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元宵節掛燈籠、賞花燈的由來眾說紛紜,其一,相傳古代充斥傷害百姓的凶禽猛獸,有次天上的神鳥闖入人間,誤被不知情的獵人殺害,消息傳回天庭讓玉皇大帝非常憤怒,他便在正月十五日這天,將凡間變成火海,無數百姓、牲畜都被燒死,不過,有一位老人家想出一個辦法,只要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於家中門口掛上紅燈籠、點燃爆竹、燃放煙火和焰火,讓玉皇大帝以為已發生火災,便能順利躲過災難。

其二,則是因為過去到處燈火闌珊,人們害怕黑暗於是想利用燈光來驅逐恐懼,之後燈籠也衍生為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音接近,所以燈籠也能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至於猜燈謎的由來,據傳最早是有人將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彩斑斕的彩燈上供人猜解,因為謎語能增長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民間陸續有人響應,也讓猜燈謎演變成元宵節不可缺少的活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元宵節吃湯圓?元宵、湯圓兩個大不同

元宵節當天吃湯圓習慣,主要是為了表達闔家團圓、團團圓圓的意思。吃湯圓的習俗源自宋朝,當時被稱作「圓子」或「浮圓子」,口味眾多而流行於民間。

外型皆圓滾滾的元宵與湯圓,最容易被民眾搞混,其實兩者製作過程、口感大不相同,「元宵」是將餡料切成小塊,放在灑滿乾糯米粉竹篩上滾來滾去,反覆噴水和撒糯米粉讓餡料裹在外表製成;「湯圓」則是將濕糯米粉揉成團,再把餡料夾入其中,用手搓成。在口感上,「元宵」咀嚼起來鬆軟但有咬勁,「湯圓」則比較扎實。

台灣元宵節其他特色活動

除了賞花燈、吃元宵等傳統活動之外,台灣在地也有許多元宵節的特殊活動和習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台灣元宵節習俗活動就是,「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中火旁龍」慶典,每逢佳節吸引了大批民眾朝聖。

北天燈:新北市每年在元宵節舉行「平溪天燈節」活動,天燈又稱作「祈福燈」、「孔明燈」、「平安燈」,過去是村民們拿來互報平安的方式,時至今日,民眾會在天燈上寫下心願,將它施放升空,祈求好運。

南蜂炮:台南的鹽水蜂炮非常壯觀!蜂炮是由許多沖天炮組成的大型發炮台,每年元宵節鹽水武廟廣場前,會在晚上連放6小時蜂炮,吸引大批民眾圍觀。

東寒單:台東炮炸寒單爺已有50年歷史,在元宵節不僅會出巡遶境2天,還會有真人扮演「肉身寒單」站在轎上穿梭炮竹之間。傳言鞭炮炸得越旺,當年的財運也會越旺。

西乞龜:乞龜是澎湖在元宵節相當熱鬧古老傳統,當天大小廟宇將提供各式乞龜,讓民眾乞求平安。

中火旁龍:較鮮為人知的火旁龍,其實是苗栗縣元宵節的主要活動,「火旁龍」在客語有「炸龍」的意思,藉由大量鞭炮、蜂炮去炸舞龍,驅邪除舊、歡喜迎春。(推薦閱讀:2022台灣燈會「虎尾燈」爆紅、網拍售價翻3倍!高雄市政府回應了

責任編輯/邱劭霽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