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老年化、高齡化社會似乎已是全球化的趨勢,目前臺灣正面臨高齡化的危機,各類長照議題相當熱門。根據統計, 我國自2018 年起已進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達14.56%(343.4萬人);2026年又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將達20.8%(488.1萬人),也就是每五位臺灣人就有一位老人。照這樣的發展,2061年老年人口比率將持續升高至41.9%(715.2萬人),預計我國老化程度將成為全世界第二名,並超越韓國、日本及香港等地。在可預見的未來,老年疾病與各種慢性退化疾病,不但將折磨老人,也會造成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與日常照顧上的困擾。作為一位歷史工作者,不能不對社會現狀有所反思,並尋求古人智慧,一方面增進我們對「老人」的理解,一方面也思考可能的應對方法。
古代中醫與文人已有重視老人健康的相關書寫,但是總不成體系,原因是古代的老人並不算多,就清代的統計來看,在沒有戰爭、饑荒的影響下,扣除早夭的嬰幼兒,人口平均壽命大約是62歲左右,7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只占總人口約2%,人口結構不能算「太老」, 未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歷史中探求蛛絲馬跡,汲取古人智慧。中國第一本老人養生專著,是北宋陳直所撰寫的《奉親養老書》(1085年)。根據陳秀芬的研究,在晚明文人所撰的養生書中,以壽親、養老為名的書籍最引人矚目。這些作品的始祖就是陳直的《奉親養老書》,經元代大德年間鄒鉉的續增,改名為《壽親養老新書》(1307年)。《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明代高濂的養生書《遵生八牋》中的〈四時調攝牋〉內容,即多本於《奉親養老書》,足見該書對明清時期的壽親、養生書籍影響甚鉅。
本章要和大家介紹的,則是古代老人養生學的集大成著作,時代稍微晚些,是由清代曹庭棟(1700-1785年) 在75歲時所撰寫的《老老恆言》。該書引用書籍遍及經史子集307種,必有其可觀之處。曹氏最終活到86歲,應可視為一位「長壽老人」。該書出版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乃用一位老人的觀點,娓娓道出日常生活中,老人需要注意的養生事項。
(一)高齡舉人的失眠解方
曹庭棟是清乾隆年間的舉人,生性恬淡,曾被舉官而堅辭不就,於經史、詩文、詞章、考據等學問皆有所鑽研。他的家境優渥,所以生計方面可說不虞匱乏,故能潛心學問;日常生活就是寫作、彈琴、畫蘭竹、寫書法,相當愜意,這已經點出了一個重要的養生重點,亦即人生要能恬淡自適,做自己喜歡的事,方為長壽之根基。他認為,上述日常的休閒其實都是和情志、養心神,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幫助。曹庭棟不是一位中醫,他在《老老恆言》中的觀點,其實是一種生活經驗的匯集與感言,而且多以居家生活為主,可見老年人多是以「居家」形態生活,以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為重點。全書沒有「人子」的視角,更無呼籲讀者要孝順,這與中國近世以來很多養老的論述不同,其實反映的是另一種思維:老年人不要奢望子女幫忙,養生要靠自己,自己要去追求健康,故書內不特別強調「孝道」。筆者覺得頗為實際,這樣的想法就是在避免「久病床前無孝子」的情況,自己的身體健康,終究還是只能靠自己來看顧。
曹庭棟關注的面向非常廣泛,首先是關於睡眠障礙,這恐怕是現代人的普遍問題。一般老人睡得少,容易醒,那該怎麼辦呢?曹庭棟認為睡覺前「以清心為切要」,要把一切思慮、計謀、擔憂全部放下,方能有好的睡眠。此外,睡覺最好能向右側睡,這在佛家叫做「吉祥睡」,這其實是有科學根據的,因為左側臥睡會壓迫到心臟,容易不舒服,所以右側睡是較好的選擇。而最差的睡姿則為仰睡,他說古人已有言教:「寢不屍」,屍體都是平躺仰臥的,所以是犯了大忌。而睡覺時不要開燈,因為「目不外眩,則神守其舍」,能安心睡覺。亮光會阻礙睡眠與體內激素之分泌,所以曹氏所論,相當符合科學根據。此外,曹氏說「多言傷氣」,提醒人們睡覺前不要過度聊天,以免神志不安,阻礙熟睡。
老人睡覺時還必須注意保暖,特重腹部,所謂「腹為五臟之總,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虛弱,更宜加意暖之」。古人的肚兜和腰彩(繫在腰間的彩巾)等衣飾配件,皆有保暖之意。至於很多人都有吃宵夜的習慣,曹庭棟認為,《內經》記載:「胃不和則臥不安。」吃點東西暖暖胃是可以的,例如熱湯或薄粥,都是好的選擇,至於酒、辣椒、薑湯,則會讓氣血動散,使老人無法快速入睡,所以睡前要避免食用。曹氏認為老人不一定要戒酒,反而認為古人常在中午後喝酒,「藉以宣導血脈」,故適量飲酒有益健康,在古人的思想中就是因為可以活血。而古人多喝茶,有所謂「只愁睡少夢君稀」,正是指茶對睡眠有負面影響。曹氏認為喝茶除了能解油膩外,好處並不多,甚至語帶批評,認為除了讓人臉部發黃外,還有:「茶能解渴,亦能致渴,蕩滌精液故耳。」所以多喝茶並沒有益處,以現代科學來說就是「利尿」,古人則認為會將身體的津液過度排出,傷及身體、導致虛損,甚至還愈喝愈渴,是一項蠻有趣的觀察。
(二)少洗澡,住暗房
在個人清潔衛生方面,曹氏的觀點相當特別。他認為不要常常洗澡,因為洗澡會使全身毛孔張開,「令人耗真氣」;老年人也不要常洗頭,而是應該要常梳頭,避免罹患頭風,洗臉則要用熱水行血氣, 用冷水洗臉只會讓皮膚暗沉無光澤。這些呼籲不完全是現代話語下的「衛生」,或白話說的「乾淨」,而比較像是傳統意義上的「養生」。
至於在日常起居上,他提到早晨最好能把窗戶打開,掃除一遍,為什麼呢?因為他認為房子內不通風、缺乏清理,日久則會產生「故氣」,這種氣「同鬱蒸之氣,入於口鼻,有損脾肺」。大概是指房屋久未居住,一進去都會有種奇怪的味道,我想很多人都有此種經驗,那大概就是指「故氣」吧。所以房間要常常保持通風與定期清掃,才會對健康有益。至於居宅的選擇,則須牢記古訓:「卑濕之地不可居」,居宅最好能墊高或鋪上木板、地毯,隔絕濕氣。日常的濕氣會傷害皮膚和脾胃,導致泄瀉之疾,而且筋骨痠痛之症,更需遠避濕氣重的居住環境。若整個住宅幾乎都照不到太陽,也不適合居住,因為陰氣逼窒,更對老人健康有害。那麼,有了好宅後,老人的房間要安排在哪裡呢?古人也有講究。曹庭棟認為,老人的房間最好設置在東邊,因為蘊含「生生之氣」(筆者按:孕育與生發生命的氣),對健康有益;而住宅的西邊一般認為陰氣較重,北方則是濕氣重,兩個方位對老人的養生都有害處。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引古代陰陽家之說,所謂臥房暗則能「斂神聚氣」,亦即平日房間偏暗比較好,不能太過明亮,又引《易經》卦辭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表示君子應天時晚上便要入臥房休息,皆論及晚上或陰暗之時間、空間條件,與良好睡眠之關係。
(三)做日光浴,午後少食
在飲食方面呢?古語常云:「吃飯皇帝大」,又有「藥補不如食補」之說,可見食養、食療在日常養生中的重要性。身為老人的曹庭棟,頗有獨到之看法,首先,老人的早餐不宜過於豐富,最好是早上喝熱粥一碗,「能推陳致新,生津快胃」。吃完後,如值日晴無風,可以在南邊的窗前,背向日光而坐。《列子》所謂:「負日之暄」,讓脊樑得有微暖,能使遍體和暢,對老人之氣血有所助益,其實這就是古人所言,要重視背後最重要的「督脈」(筆者按:在人體生理學的位置就是脊椎);只要讓整個背部進行類似自然日光之「熱敷」,則氣血通暢,身體自然健康。平常飲食切忌油膩,還有「瓜果生冷諸物」更應減少食用。因為古人認為脾胃喜歡溫暖,生冷之物必傷脾胃,必須慎重。
午後必須少食,但不是像現代人「怕胖」,而是因為「日西而陽氣虛」,陰氣漸重,所以「午後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虛」,亦即晚上要以少量進食為原則,很符合現代飲食健康之準則,但理論則完全不同。在進食原則上,老人更要把握「勿極饑而食,食不過飽;勿極渴而飲,飲不過多」的原則,短時間的大吃、大喝最為傷身。曹氏還舉《道德經》謂:「五味令人口爽。」即進食的時候不能混雜太多味覺的刺激,進食總以單純、少量為原則。曹氏認為,老年人很多疾病,特別是腸胃方面的問題,只要能注意「少食」,血脈就會流暢,疾病即可慢慢康復。
另外就是老年人的心情,要特別加以照護,老人自己也要有所體認,自己年事已高,喜、怒、哀、樂等情志都不要太過,以免傷身。曹氏認為,老人還是要動動腦,思考才不會枯竭,但是也不要攬太多事在身上,以免傷神勞心。與朋友聊天,「偶聞世事,不必論是非,不必較長短」,才不會傷了和氣,談論時大呼大笑,皆耗人元氣,必須加以節制。而老人脾氣較為急躁,常被子孫視為「老頑固」,其實這是生理問題所導致,所謂「老年肝血漸衰,未免性生急躁」,需於心中常抱「耐」字處之,則血氣既不妄動,神色亦覺和平,就可達到養生兼養性。這些感觸與曹庭棟個性喜安靜、不喜吵鬧,交友不算太廣泛,喜歡「自得其樂」的生活體驗有關。
以上所舉,僅為《老老恆言》全書大要,事實上中醫養生學的內容,還有相當多元的風貌,值得繼續探索。僅就此書所言,幾乎沒有涉及藥物治療與調養的部分,那是因為曹庭棟不喜歡服藥,他不相信醫者所開之藥方,可以完全治好疾病,他認為養生要靠自己。所以,他的觀察與建議,未及藥補與藥療之範疇,中醫還有許多藥物、食物的養生內容值得挖掘,若能將其融入現代老年醫學當中,未來應該有更好的發展契機。古人常言:「家有一老,猶有一寶。」並非只是字面上的意義,而是希望世人都能警醒,注意家中老人的健康與心情,當社會上有了這樣一份溫暖與關懷,自然能減緩人們對高齡化社會的隱憂。我想,這是一種人文學者對現實的關懷,大部分的人都樂於迎接新生命,卻對漸漸老去和受病痛所苦的長輩冷漠以對,常視之為麻煩與累贅。而終有一天,你我都將變老,我們該如何孤身自處?希望本篇能給您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