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太空新銳台廠較勁,鐳洋、創未來、張量科技,齊攻國際供應鏈

遠見雜誌
更新於 2022年09月06日07:39 • 發布於 2022年08月29日08:39 • 白育綸,陳品融

國際太空大事一樁樁,台廠亦在這股「太空熱」中嶄露頭角,除了傳統大廠,也有許多新創公司躍躍欲試,爭取打入國際太空產業鏈的機會。

太空商機爆發,台廠電子供應鏈躍躍欲試,老幹新枝爭搶商機。相對業界老將,新創公司除得開發商品,還要找資金、客戶、人才,挑戰更為艱鉅,一旦商品順利問市,其間的價值不言而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目前,包括鐳洋科技的陣列天線、創未來的陣列微型雷達及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皆完成商品開發、順利出貨,隨客戶的衛星飛上天,稱他們台灣太空界新銳,一點也不為過。令人好奇的是,在國內太空產業尚未成熟前,他們究竟嗅出什麼太空商機?

鐳洋科技:陣列天線一條龍服務

「我覺得就是天時地利人和,」談起太空熱,鐳洋科技技術長周瑞宏說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過去衛星產品僅用於航太及軍事領域,加上需通過嚴格的「太空規」驗證,少有人願意投入。但隨著低軌衛星興起,元件成本下降帶動需求,商機由此而生。

今年4月,鐳洋研發的「陣列天線」,正是乘著這股熱潮,順利隨美國客戶的衛星升上太空。這項產品除了可搭建於衛星上,也可使用在地面接收站,並應用於遠洋漁場監控、緊急通訊領域,相較傳統的獨立式天線,有著更高的技術門檻。

不僅於此,他們更啟動「次世代天線實驗室」,提供客戶整套天線量測與校正的解決方案。一條龍的服務,讓鐳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

不似技術起家的企業,2006年創立的鐳洋,最早其實是切換類電子元件的代理商。鐳洋科技總經理王奕翔直爽地表示,「我是業務出身,所以我們知道在技術方面更需要努力。」

因此,王奕翔每年勤跑國外展會,培養商業觸覺,並在2013年起,轉攻高需求的RF(射頻)領域,做起配件類組裝,2021年產品開始放量之後,客戶找上王奕翔,「RF整個設備你都幫我做了,那你乾脆幫我設計產品。」

從代理、組裝,走向產品研發、發展客製化產品,鐳洋十分明白,要推動台灣太空產業發展,光靠一家獨大無法成功,而需截長補短。因此,他們更積極串連台廠。

由於鐳洋在2021年經濟部工業局的B5G主題式研發計畫中擔任主導廠商,因而順勢結合計畫案中的合作廠商:明泰、台燿、昇達科、金像電等,組成台灣低軌衛星國家隊。

鐳洋科技總經理王奕翔(左)、技術長周瑞宏(右)。陳之俊攝

鐳洋科技總經理王奕翔(左)、技術長周瑞宏(右)。陳之俊攝

鐳洋科技
成立:2006年
總經理:王奕翔
資本額:2億元
核心事業:射頻測試方案事業、智動化事業、先進射頻研發中心

創未來:陣列微型雷達攜手太空中心

同在台灣低軌衛星國家隊裡的,還有以「陣列微型雷達」知名的創未來科技。

2018年,才剛成立150天,台灣國家太空中心便親自上門下訂產品,至今,仍是國內太空計畫的主要供應商,光是決標的案子,營收就已高達近2億台幣。

創未來所研發的「陣列微型雷達」,以系統單晶片(SoC)為元件,如此能夠大幅縮小產品體積並降低成本,因此重量只有市場上同款產品的1/4,全球競爭對手屈指可數,讓創未來在市場站穩腳步。

不過,能有如此,連創未來的執行長王毓駒都深感驚訝。原先任職於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的他,因一心想做好產品,帶上幾名學生,毅然決然辭職創業。

「(創業)一點都不會怕,反正哪天又覺得想當教授,應該也不會太難。」談起這場人生選擇,王毓駒難掩自信。為了吸引更多年輕學生投入新領域,他們也同時至台大兼課、開放學生實習,建立起僱主品牌,幾年下來,團隊已快速擴編至百人以上。

創未來執行長王毓駒。蘇義傑攝

創未來執行長王毓駒。蘇義傑攝

創未來科技
成立:2018年
執行長:王毓駒
資本額:1億7786萬元
核心事業:陣列微型雷達、衛星通訊系統、無人機偵測雷達T.Radar Pro

張量科技:全球唯一商用的球型馬達

與鐳洋、創未來不同,張量科技則研發出全球唯一商用的「球型馬達」,在今年1月隨著波蘭客戶的衛星,搭上SpaceX飛上空。

相較過去一顆衛星需借助三顆馬達分別朝X、Y、Z軸旋轉,方能控制衛星運行的角度,如今,張量科技的衛星姿態控制系統,僅使用一顆球型馬達就能做到,因此省下2/3的空間和體積,以及近300萬元的發射成本。

事實上,球型馬達早已運用在電動車、機械手臂等領域,但由於傳統地面馬達的應用非常成熟、飽和,因此,衛星領域成了張量得以插足的市場。

這一切的起點,是張量科技創辦人顏伯勳與另外三名夥伴在中學時期所做的嘗試,彼時,四人一同參與教育部「青少年科學人才培育計畫」,進入成大電機系實驗室進行研究。

為了全力投入研發,2019年,保送至台大電機系的顏伯勳甚至為此休學。四位創辦人隨性取了「張量」這個名字、找了間公寓三樓落腳,便展開新事業。

成立第二年,他們便獲得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永鑫能源董事長湯孟翰投資。又在今年初的Pre-A輪階段,獲得線圈供應商大亞集團投資,累計募資新台幣7200萬元。

如今的張量科技,從最初的四人到六人,之後也將在土城建置起更大的辦公室,繼續打造他們的太空夢。

回想起來,顏伯勳雖然自嘲:「那時候沒想這麼多,想多一點可能就不會出來創業了。」但也正是因為這股衝動,帶他們走上如今這條太空路。

張量科技創辦人顏伯勳。黃菁慧攝

張量科技創辦人顏伯勳。黃菁慧攝

張量科技
成立:2019年
執行長:顏伯勳
資本額:7312萬元
核心事業:球型馬達、衛星姿態控制系統、太陽感測器等

跑展會、打空戰,靈活找生意

值得注意的是,要在太空產業立足,除了拿到訂單,後續如何維持口碑,讓客戶願意持續下單,更是重中之重。

「我們有一句話是『Space bussiness is all about trust.』(太空生意,是信任感為核心的生意),」顏伯勳說。由於太空產品不能出差錯,客戶又多來自海外,如何在短時間內跨越語言、時差隔閡,爭取信任,成為關鍵。

業務出身的鐳洋,在拓展市場一貫採取傳統「陸戰」。去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團隊仍堅持出國參展,成為唯一現身的亞洲廠商。

業務早已橫跨全球各大洲的創未來,為爭取客戶信任,也由王毓駒御駕親征擴張市場。他強調,「產品會自己說話」,唯有直面客戶,才能理解對方需求,並找出修改方向。

與之相比,技術出身、團隊又小的張量,則採取「空戰」策略,將主力放在經營LinkedIn、社群媒體、或是電商平台。這般策略,也確實牽起奇妙的緣分。

由於SpaceX會將艙位賣給不同「包租公」,包租公再分租給衛星公司,張量科技剛成立時找上的電商平台,其共同創辦人剛好就認識波蘭衛星商SatRevolution,因而成了他們隨SpaceX升空的契機。

回看台灣,在這股「太空熱」中,台廠究竟該如何才能屹立不搖?顏伯勳規劃,首先一定要鎖定「關鍵零組件」,第二則是不只做元件,更要往「系統」層級走。

團隊在創業初期便發現,單賣球型馬達難以獲利,於是延伸出在太空中參考太陽、地球位置而做出姿態判定的感測器、陀螺儀元件,以及整合了演算法而成的一套「姿態控制系統」。

顏伯勳坦言,目前仍以賣元件為主,但也希望未來能透過賣系統產品提升獲利。

王毓駒也表示,製作零組件雖容易進入市場,但成長及長期利潤都十分有限,因此創未來自成立之初,便下定決心朝「系統」發展,如發展出「衛星通訊系統」、「全面雷達通訊系統」等,直接鎖定終端使用者。

善用台廠DNA,在世界舞台發光

台灣擁有ICT產業的背景,但若想真正扶植國內太空產業,得需擺脫傳統的代工思惟,這也影響了鐳洋長期的方向,「OEM不是我們的強項,我們的強項是ODM,甚至是JDM(共同設計開發製造),」周瑞宏說。

太空商機爆發指日可待,但誠如王毓駒所言:「廠商獲利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長期來看,台灣廠商要能在國際太空產業有個好位置。」上述三家新創公司,善用台廠特有的DNA,已為台廠在太空事業發光發熱做了最好示範。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