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台灣人洗腎率位居全球冠軍 專業醫點名「關鍵基因」影響

CTWANT
更新於 01月15日04:05 • 發布於 01月15日04:05 • 廖梓翔
(示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台灣是全球洗腎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但卻也讓人開始思考,為何有些人的腎臟能保持健康運轉,而有些人卻得依賴透析機維持生命。最近一項涵蓋超過20萬人的大型研究指出,基因與環境共同影響腎臟健康,其中與尿酸代謝相關的「ABCG2」基因 成為研究的焦點。這個基因的變異會降低尿酸的排泄效率,導致尿酸累積,對腎臟產生長期壓力,進而逐步損害其功能,直至無法恢復。

基因醫師張家銘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該項研究中表明,除了ABCG2基因變異外,環境與生活習慣也進一步加劇這種先天的脆弱性。台灣人飲食中高鹽、高油的湯品,海鮮內臟等高嘌呤食物,加上熬夜、久坐、工時過長、缺乏運動,甚至濫用止痛藥與成分不明的中草藥,這些不良習慣宛如讓腎臟不斷承受過度負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張家銘醫師舉例,一名中年男子,若帶有ABCG2基因變異,平日宵夜愛喝啤酒、吃鹹酥雞,時常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幾年後或許就會面對腎功能惡化、甚至需要透析的困境。

但張家銘醫師也提到,基因並非不可改變的命運,而更像是指南針。民眾可以藉由基因檢測了解自己的健康風險,進而採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張家銘醫師舉例,像是對於ABCG2基因變異的人來說,嚴格控制尿酸值是關鍵,應避免高嘌呤食物、多喝水,並透過規律運動來改善代謝。這些看似細微的改變,都能顯著減輕腎臟負擔。此外,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追蹤尿素氮、肌酸酐及尿酸濃度,能夠在疾病徵兆出現之前及早介入,避免悲劇發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張家銘醫師提醒,腎臟不僅是身體的過濾器,更是調節血壓與代謝的重要器官,甚至影響民眾的能量水平和情緒。選擇善待腎臟,其實就是選擇更健康的未來。張家銘醫師也建議,改變生活習慣:選擇清淡的飲食代替高鹽濃湯,多喝水而非含糖飲料,適度運動而非久坐不動,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選擇,都將為腎臟健康建立一道堅實的屏障,也為未來鋪下更健康的道路。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6
  • 許志賓
    台灣不是很驕傲的說遍地美食又便利嗎?洗腎大國耶!然後再利用便宜的血汗健保想辦醫治,好了再吃!壞了再醫。台灣NO.1
    01月16日00:04
  • 王秀婷
    🔥食安不安……..🔥 危禁品食物含量過高 空氣微粒子污染嚴重 水質淨化程度不標準 擾亂基因🧬引發病變
    01月15日20:24
  • 李亞
    因為大量使用類固醇後造成糖尿病,糖尿病嚴重後就導致洗腎
    01月15日16:06
  • 小吳
    台灣人講不聽的啦! 夜市小吃不吃,比死還難過 含糖飲料不喝,絕對不可能 鍋貼鐵板麵,傷腎飲食每樣都來 洗腎率當然每年都嘛世界第一名
    01月15日12:42
  • 沛忠
    台灣不注重食品安全,添加物法規不嚴謹,違法判刑太輕,萊豬萊牛明明進口很多,結果消費者不知所蹤
    01月15日12:3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