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3年成立迄今的臺北市立美術館,即將迎接建館41週年。本次特別由知名舞蹈家古名伸創立的古舞團,帶來結合移動式的舞蹈展演《漸見》,共計8個演出場次,其中於12月21日(六)北美館全日免票入場,邀請觀眾感受科技與表演藝術交融的獨特魅力。
《漸見》為長約90分鐘的舞蹈作品,由11位舞者共同呈現,以跨越式的蛻變與轉瞬即逝作為靈感來源——從個人的成長到科技的演進,從戰爭的隱喻到季節的更迭,企圖透過人物及動態影像共構當代舞蹈的創作語彙。演出將以北美館的多個樓層作為舞台,分散於各場域並同時進行多段內容,不同段落的表演者將隨機加入其他表演場域,形成「衛星式移動劇場」的關係互動。觀眾入場會得到一張演出地圖,在觀演時間內可依自由選擇觀賞順序,不僅打破傳統單一舞台的觀賞模式,每位觀眾也將獲得不同的理解脈絡和敘事。
此次古舞團與包括王連晟、葉廷晧、蔡奇宏及趙瞬文等科技藝術家攜手創作,一同打造肢體與新媒體展演的空間實驗。其中,甫於今年逝世的藝術家葉廷皓(1981-2024)在本次作品中負責〈前線〉與〈邊界〉兩個段落:在〈前線〉中,使用 AI 即時人形辨識與生成圖像,使表演者與影像形成虛實錯位;〈邊界〉段落則透過骨架偵測的分析技術,將肢體動作轉譯為節點、網格等幾何圖形,展現出數位圖景與實際身體之間的對話。而藝術家王連晟運用搭載攝影鏡頭的無人機,在與舞者的互動過程中,亦將投射無人機捕捉的畫面,創造出機器與受眾觀看的雙重視角辯證。
北美館循環計畫 Not Just Today, Upcycle for All
為呼應永續發展思潮,逐步推行環境友善、環保再生計畫。今年館慶將推出「TFAM↔REUSE」(北美館循環計畫),以「Not Just Today, Upcycle for All」(循環再造,永續共好)的環保理念,與臺灣在地不同設計師進行材料分析、回收再製研究及測試,將展覽廢棄材料轉化為創意衍生品,亦試圖延續展覽的感受記憶,創造藝術走入生活的多種嶄新的可能。
首波衍生品以「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回收的展覽宣傳帆布及路燈旗布為材料,打造美術館寄物專用的「循環觀眾包」(非賣品)及輕巧獨特的「循環隨行包」(限量商品)。此永續商品由專注於循環設計的 UndergroundStudio 操刀,透過臺灣老師傅的手工縫紉結合當代設計美學,悉心為館內卸除的每一吋廢棄材料注入新生命。為歡慶北美館日,也特別規劃「循環觀眾包」體驗送小禮活動!將分別於12月21日(六)上午9:30與下午13:00兩個時段開始,前25名至1樓大廳服務櫃台使用「循環觀眾包」的觀眾,即隨機贈送當期展覽「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中陳進《悠閒》或林之助《小閒》的彩色標籤貼一份,不容錯過。
藝術是凝聚和再創造的觸媒,而美術館作為跨界的實驗場,也嘗試透過協作、串連的方式,反映時代趨勢與社會脈動,以及呈顯當代藝術與科技、環境在當下相互交織的議題視野。誠摯邀請民眾在北美館日來一場生活化的美學對話,體驗與移動式舞蹈劇場不期而遇的驚喜。
延伸閱讀:
北美館展覽「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選件橫跨日治臻品至當代新作,匯集51位膠彩創作者、146件作品,深入橫跨世紀之溯源與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