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財訊雙週刊/黃冠豪
11月28日,博瑞達應材以43元登錄興櫃,盤中最高來到60元,但不過兩個禮拜,12月13日股價收44.85元,跌至近掛牌價,幾乎是打回原形。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這已經是宏碁集團在台灣第11家掛牌的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後,短短不到5年之間,宏碁集團就有9家子公司掛牌。
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多次對外表示,「當景氣不好時,這些小老虎會跳出來擋在前面」,這些內部新創事業將成為新的企業成長引擎,宏碁將從一家公司發展成一個集團,以全新艦隊面貌,搶攻全球市場。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更提出,在2026年,新事業營收比重將過半,超越本業PC的收入,讓宏碁徹底轉型為多元品牌。
衝! 5年間9家公司掛牌
2022年到2024年前3季,宏碁非電腦事業比重,從21.7%上升到28%,營運分散風險的策略,確實讓宏碁在這兩年通過市場的嚴峻考驗。去年全球PC出貨量衰減19%,宏碁的營收雖年減12%,但EPS(每股稅後純益)僅年減1.8%,2024年前3季的EPS也維持年成長。
分拆子公司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考量業務有衝突關係,為了不得罪客戶而做切割,像是過去的宏碁和華碩,因品牌和代工衝突,分別拆分緯創與和碩;也有的是因為業務差異性,財務特性不同;或是為子公司引進策略性投資人,母子公司原本1加1等於2,若拆開後價值變成1加1大於2,能在股票市場享受高本益比,就是對股東有利。但盤點宏碁集團所有的子公司,《財訊》雙週刊也發現,明顯看到兩個問題,即可發現母公司的分拆遊戲,對股東未必真的有利。
第1,獲利能力不佳。宏碁今年前3季的毛利率為10.6%,然而,攤開宏碁集團11家掛牌的子公司,只有安碁資訊、宏碁智醫的毛利率明顯突出,剩下都和宏碁母公司差不多,即使分拆的子公司業務不同,低毛利率也很難在資本市場享有高本益比。
第2,子公司掛牌後交投清淡。以11月為基準,計算平均單日成交量,竟有9家的日均量不到100張,甚至有6家不到20張。推動子公司掛牌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其嶄露頭角,以利籌資、繼續擴大營運規模,然而,現在宏碁大多的子公司,已經是乏人問津的程度。
更多財訊雙週刊文章
羅森LAWSON獲重量級電信業者KDDI入股 先進科技將成賣點
中華隊首席教練「眼神裡有光」 高志綱:期待台灣棒球更接近世界頂端
c 他是銀行家不是實業家,利用資本市場虛漲資產價格,最後就是找不出拳頭產品給市場抛棄。
12月19日07:45
銀翼雪浪 風險倒給市場
12月19日10:0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