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由孫子兵法看企業領導力

哈佛商業評論
更新於 2020年10月27日09:36 • 發布於 2020年10月27日02:00 • 文/張彥文

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以孫子兵法中為將之道的五項特質為理論,精選《哈佛商業評論》五篇以領導為主題的相關文章。

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曾擔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國票金控董事長及台灣高鐵董事長等重要職務,是一位橫跨產官學界的知名管理學者,長期有閱讀《哈佛商業評論》的習慣。

劉維琪指出,《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多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因此企業界人士在研讀《哈佛商業評論》時,可以從問題面或應用面切入,尋找企業經營的解方。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至於他自己在讀《哈佛商業評論》時,會同時搭配自己熟悉的理論架構和企業界的實務經驗,讀起來更能掌握重點及方向,也更容易得到學習與印證的效果。

以《哈佛商業評論》當中「領導類」的文章為例,劉維琪就以孫子兵法中為將之道的五項特質「智、信、仁、勇、嚴」為理論基礎,尋找具備這五項特質的文章。以下就是劉維琪精選的五篇領導類相關文章:

為將之道 1|智●必讀〈執行長開啟執行力的九把鑰匙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篇是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的著作,強調一個高效能的領導人應該遵循的九項法則。

劉維琪表示,文章中強調領導人要找到對企業最有利的機會,其次是找到實現機會的方法;而所謂的機會,通常是指還沒有發生的情況,這就會有不同的解讀,有人可能覺得是危機,有人卻能看出其中的轉機,都要靠領導人的智慧。

2015年,劉維琪擔任高鐵董事長期間,公司正面臨破產危機,與交通部的仲裁案也尚未有定論,若以對公司最有利的角度,應該要在仲裁進行時同步推動財務改革。事後證明,這個決定讓他當時順利完成了財改的歷史性任務。

為將之道 2|信●必讀〈領導人真正該做的事

許多人常分不清領導和管理的差別,簡單地說,管理透過控制和解決問題,以確保計畫完成;但對領導而言,更需要的是激勵和啟發,帶領大家邁向正確方向。

文章中的三項領導重點:第一是設定方向,也就是找出企業可發展的機會;第二是要校準(align)人員,調整組織成員朝向一致的方向,要完成這件事,當然必須讓成員對組織有信心;第三則是激勵,肯定員工的成功表現,並提供獎勵。

劉維琪認為,這就是強調領導人要如何讓組織的成員提高信心、增加向心力。就像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就是讓追隨者產生信任,進而願意支持。

為將之道 3|仁●必讀〈成為全方位領導人

這篇文章強調EQ(情緒智慧)的重要,若是沒有絕佳的EQ,很難成為偉大的領導人。

劉維琪則指出,所謂的EQ也就是一種同理心,當領導人能夠推己及人,為人設身處地著想的時候,問題就容易解決。就像《論語》上談到仁就是「忠恕」二字,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則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理都是相通的。

設身處地這件事,同樣也在劉維琪擔任高鐵董事長期間有過相關經驗。2016年春節前夕,由於過往的加班津貼無法達成共識,高鐵出現了罷工危機。於是,劉維琪有一天晚上單獨到工會協商,讓工會感受到善意和同理心,後來工會接受了先付一半加班費的折衷方案,也安然度過了那次危機。

為將之道 4|勇●必讀〈領導力大考驗

領導力真正可靠的指標和預測變數之一,是一個人在負面事件中尋找意義、從最嚴峻試煉中學習的能力;亦即傑出的領導人都擁有克服逆境、愈挫愈勇,以及受挫後比從前更努力的特質。

劉維琪補充,這種不怕挫折、不屈不撓的精神,就是「勇」,勇往直前且膽識過人。

但這種勇不是匹夫之勇,而是先盱衡情勢,衡量利弊得失之後做出的決斷。

就像2015年接任高鐵董事長時,很多人都以「跳火坑」形容他的處境,但劉維琪認為,過去擔任五年高鐵獨立董事的經驗,讓他在腦海裡已經產出了一個改革藍圖,確信自己有把握和能力解決問題,所以可以帶頭往前衝。

為將之道 5|嚴●必讀〈第五級領導力

第五級領導力,是讓企業從「優秀」躍升為「卓越」的關鍵因素。第五級的領導人有兩個特質:第一是謙遜的個性,有時甚至讓人覺得羞怯;第二是有專業的堅持,尤其是鋼鐵般的意志力。這類的領導人或許不是魅力非凡、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卻真正能為企業帶來長期績效。

劉維琪指出,這類的領導人個性嚴謹,講究自律律人、嚴以律己,因而能產生強大的意志力。就像蘋果公司(Apple)現任執行長庫克(Tim Cook),創造了一個允許大家共同創新的環境,但也不是不受控的發散,仍然強調聚焦產品到公司發展的方向;在鼓勵創新的同時,卻仍保有專業的堅持,這也是第五級領導力當中「嚴」的精神。

〈領導人真正該做的事〉一文中指出,做戰時的軍隊,需要的是強大的領導而非有效的管理,劉維琪以孫子兵法的五項為將之道,結合《哈佛商業評論》的領導文章,顯示許多大原則果然是古今中外可以互相融會貫通的。

加入哈佛商業評論LINE好友,隨時接收管理新知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