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清明掃墓當心恙蟲病 尤其是這三縣市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2017年03月21日08:33 • 發布於 2017年03月21日08:00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疾病管制署今(21)天表示,今年累計66例恙蟲病確定病例,為近5年同期最高,以「花蓮縣」及「台東縣」感染病例最多,「屏東縣」感染病例也較近2年同期增加,且與花蓮縣均出現群聚疫情。疾管署提醒,今年恙蟲病流行季節似有提早趨勢,呼籲民眾至山區活動或掃墓,應穿著長袖衣褲及塗抹驅蟲劑,避免恙蟲叮咬;若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暴露史,以利早期診斷及治療。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說,今年2月恙蟲病通報數高於近5年同期,似有提早流行跡象。(圖/記者楊晴雯攝)

台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歷年通報數自4至5月開始呈現上升,6至7月達高峰,9至10月出現第二波流行,於花東及離島地區感染者為多;而今年2月恙蟲病通報數即高於近5年同期,似有提早流行趨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依據疾管署統計資料,今年截至3月19日止,共計66例恙蟲病確定病例,個案感染地以花蓮縣的27例為最多,其次為臺東縣10例,另外,屏東縣6例感染病例也較近2年同期增加;此外,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也提到,近期新增2起恙蟲病群聚案件,均為旅行團,曾於1月中下旬分別至屏東縣及花蓮縣山區活動,2起群聚案件確診6例及5例病例。

羅一鈞表示,恙蟲病是經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幼蟲叮咬而感染;恙蟎幼蟲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動物或人身上,因此出入草叢而未做好保護措施,可能遭恙蟎叮咬感染的機會較高。他強調,恙蟲病的潛伏期通常為9至12天,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與感冒類似的症狀,約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恙蟎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無痛性焦痂,如未經妥適治療,死亡率可高達百分之六十,經治療死亡率小於百分之五。

疾管署提醒,連續假期將至,民眾前往郊外活動或掃墓時,請穿著長袖衣褲和塗抹驅蟲劑,避免蟲子叮咬,若出現上述恙蟲病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特別是出入草叢等暴露史,以提供醫師臨床診治參考。

▲台灣恙蟲病主要病媒,地理纖恙蟎(台灣夏季)。(圖/疾管署提供)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4
  • Sean Yeh
    別來無恙
    2017年03月21日14:46
  • 詩🌻 🦄 🐰🐭🐣
    所以古人常說別來無"恙"就是這意思^_^
    2017年03月21日15:24
  • 🌟.明love💝臻.✴
    我跟我老婆去年去青山瀑布,回來快十天,才發現我老婆被恙蟲咬了,還好有看到有經驗的醫生,才即時治好,他症狀跟發燒一樣,不容小看他,他會讓你生不如死,請大家務必小心謹慎戶外的活動。
    2017年03月21日15:51
  • 詩🌻 🦄 🐰🐭🐣
    真的有恙蟲病,本人去年去花蓮六十石山被咬,潛伏期竟快兩個禮拜發作,發燒畏冷一禮拜,還好傷口有明顯焦伽,對症下藥後隔天就好了
    2017年03月21日15:22
  • kou俊宏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24850870863768&id=100000166119581 看這影片就知道
    2017年03月22日00:5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