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梳妝台常堆滿保養品、乳液,還有隨心情搭配的不同香水、指甲油……,美妝品一定都有保質期,過了就得扔掉嗎?難道不能再利用?
化妝品、保養品已是現代女性的必要開銷。看到可愛顏色的指甲油,就是忍不住手滑;週年慶滿千送百,乘機搶幾罐乳液、精華液、卸妝乳囤在家裡;但你是否常常糾結:不適合自己的香水、超過保存期限但還剩很多的保養品,到底能不能再「廢物利用」?
可能有人會認為,過期的乳液別擦臉,拿來擦手腳就好。但皮膚科醫師建議,過了保存期限的保養品、化妝品,用在身體任何部位都要特別小心,出了問題可沒人能負責。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許仲瑤提到,所謂的保存期限是經過一系列的實驗而確定的,在期限內的保養品一般都是安全的。
甚至部分歐美品牌的美妝產品還會標示出「開封後使用期限(Period After Opening,PAO)」。依照歐盟規定,產品的保質期超過30個月,便需標示PAO,讓消費者知道開瓶後可以存放多久。
許仲瑤特別提醒,不管是否超過期限,一旦美妝產品質地改變,如液體油水分離、變色、有異味;或像口紅表面出現水珠;粉餅、眼影、腮紅等出現裂痕,都是產品變質的徵兆,不僅護膚效果打折,還可能造成皮膚過敏,或是因細菌、微生物滋生,導致冒痘、發炎等皮膚感染問題。
你的美妝品開封後可用多久?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先等等,這些美妝品不用急著丟
過期保養品用在臉上不好,但它們還可以有別的用途。生活魔法家陳映如說,這些產品可能是家事清潔的小幫手,不妨好好回收利用。
【化妝水】
●鏡子、檯面恢復光亮
含酒精的化妝水可以用來擦拭桌面、電話機、鏡子、磁磚、抽油煙機等,尤其是鏡子,效果顯著。
●去除原子筆漬
衣服、家具被劃上原子筆、奇異筆、彩色筆等,含酒精的化妝水、漱口水,含丙酮的去光水,都可拿來利用。倒在棉花棒上將墨水溶開,之後再用肥皂搓揉去除餘漬,並用清水沖乾淨即可。
(圖片來源:Pixabay)
【乳液、乳霜】
●對付油性污垢、保護皮革
乳液中的乳化劑成分很適合對付油性污垢。同時還有保護皮革的功效,包括皮製家具、鞋子、皮包等。
●去除蠟筆痕
家中有小孩的父母肯定有這種經驗:小孩拿著蠟筆揮灑,哪管你是圖畫紙還是沙發、牆壁,這時用布沾點乳霜輕拭,蠟筆痕輕輕鬆鬆就消失。
(圖片來源:Pixabay)
【洗髮精、潤絲精】
●洗毛衣
洗髮精裡通常含柔順配方,用來洗毛衣比洗衣精更溫和。還可以清洗梳子、衣領、帽子、枕頭套等與頭髮密切接觸的衣物;而潤絲精可以代替柔軟精使用。
(圖片來源:Pixabay)
【指甲油】
●避免金屬鈕扣氧化變黑
透明指甲油可以塗在金屬鈕扣、皮帶扣的表面,看起來亮澤,也有保護效果,可避免金屬氧化變黑。
●讓扣子縫線強韌,不易脫落
縫好扣子,或新衣服剛買回來時,不妨在棉線線頭塗點指甲油,使棉線變硬、變強韌,就不容易脫線。
(圖片來源:Pixabay)
【睫毛膏】
●補染髮根
頭頂冒出了幾根白髮,看了礙眼?一般染髮刷尺寸稍嫌大,不妨用睫毛刷代替,剛好可以只染髮根,而不會沾到其他頭髮或頭皮。
●替刮傷的家具補色
家具用久了有些小裂痕、刮傷,白白的總是不大好看,如果有跟家具相近顏色的睫毛膏,也可用來補色。防水型睫毛膏,效果還更持久。
▲小提醒:美國知名美妝作家寶拉.培岡(Paula Begoun)提到,若睫毛膏乾掉就丟掉了,千萬不要再加水,對美妝品反而是傷害。
●讓細髮乖乖聽話
細髮搔得你臉頰癢,或是不服貼而破壞造形,試著把造型品噴在睫毛刷上,刷幾下,就能撫平毛躁,比梳子還好用。
●清潔小物
可以用睫毛刷勾出排水孔裡的毛髮,刷洗磁磚間的溝縫。
【香水】
●衣櫃香氛劑
將香水噴在化妝棉、竹炭包、布料上,然後放進衣櫥或收納箱裡,可當香氛劑。
●去除膠帶痕跡
香水含有酒精,也可用作清潔劑;滴在棉布上擦拭家具,可以淡化油印子,還可去除膠帶留下的痕跡。
(圖片來源:Pixabay)
想延長美妝品壽命?這些事一定要知道
Do's
●產品保存處的濕度與溫度容易影響產品品質,最好能放置在陰涼處如抽屜或是櫃子裡。
●使用產品前最好先洗手,或使用挖棒。
●使用產品後務必關緊蓋子。
●睫毛刷放回去時可用旋轉方式輕輕收,讓少一點空氣進入瓶中。
●眼睛有發炎狀況,請把用過的眼部產品丟棄。
●使用防曬、抗痘產品,或處方藥物如A酸,務必遵守使用期限。
Don'ts
●不要使用廣口瓶產品。廣口瓶內容物遭到細菌污染的風險較高,因為手指或挖杓接觸產品時會把細菌帶入產品。
●不要將保養品放在冰箱裡,長時間處於高溫或低溫的環境,或因為進出冰箱而產生的溫度變化,都會影響產品的品質。
●不要將產品放在陽光直射處(例如窗邊)。
●不要與他人共用保養品。
●不要在產品中添加水分或液體來稀釋或濕潤保養品。
●使用睫毛膏時不要太大力地來回抽動。
●接觸到桌面或地上的蓋子或滴管,別忘了清潔乾淨,等待完全乾燥後才能放回去。
延伸閱讀:
食物過期到底還能不能吃? 有機超市創辦人和家人連續吃了一年,結果…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