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獨家》原生種冬青葉馬尾藻復育成功 國海院與海生館獲2發明專利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2021年01月26日22:54 • 發布於 2021年01月26日21:53
復育在麻繩的冬青葉馬尾藻。(國海院提供)

首次上稿 00:20更新時間 05:53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國家海洋研究院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藻磚方式,針對食品重要原料的台灣原生種冬青葉馬尾藻,成功完成人工復育,並榮獲「馬尾藻採苗取樣裝置」與「馬尾藻育苗養殖裝置」2項發明專利,有助建立大型棲地復育,開發經濟價值。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2項發明的專利權人是國家海洋研究院,新型創作人為國海院助理研究員周立進、副研究員江國辰、研究員張至維,以及海生館生物馴養組副研究員兼主任張桂祥,專利權時間從去(2020)年12月1日至2030年8月21日。

國海院院長邱永芳肯定研發團隊的努力,相信發明專利能獲得學術界與產業界重視,儘速建立大型棲地復育,進而提升海膽等海洋生物的棲地利用,擴大海洋產業的經濟價值。

國海院助理研究員周立進表示,全球的馬尾藻屬有500多種,主要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沿岸水域,其群落往往形成海中林,有助其他海洋生物棲息與繁殖,其中的冬青葉馬尾藻為台灣原生種,曾出現在屏東縣南墾丁、新北市東北角海岸及澎湖縣的潮間帶。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冬青葉馬尾藻的用途很廣,除了應用於棲地復育外,也可提供人類食用、動物飼料及肥料,深具生態與經濟價值,有必要建立人工復育技術、大量生產。

由於海生館就在墾丁,所以國海院與海生館合作進行人工復育,並選擇屏東縣枋山鄉楓港村的潮間帶,作為人工復育棲地的實驗場域。

海生館生物馴養組副研究員兼主任張桂祥指出,研究團隊在恆春半島採集原生種的冬青葉馬尾藻,以空心磚與麻繩當作附苗材質,利用室內採光及天然海水,培育在地種冬青葉馬尾藻。

經過約1年的努力,已從自然環境中,精準採集到足量受精卵,同時在實驗室內,以人工刺激方式,獲得大量的胚細胞,且可在人為控制條件下繼續生長,建立連續培養冬青葉馬尾藻苗的育苗技術。

研發團隊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發明專利,榮獲「馬尾藻採苗取樣裝置」與「馬尾藻育苗養殖裝置」2項發明專利的肯定。

雖然去年初步在楓港潮間帶的實海驗證,冬青葉馬尾藻藻磚被強勁海浪打翻後掩埋,未發現後續生長。但因該海域有原生的冬青葉馬尾藻,且無外來種干擾問題,所以今年仍將繼續在該海域,尋找更適合的潮間帶復育。

國海院與海生館研究團隊,成功將冬青葉馬尾藻,人工復育在空心磚。(國海院提供)
研究團隊在楓港潮間帶,投放藻磚後拍照記錄。(國海院提供)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