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近4成沒給「孝親費」 專家:不想壞家庭和諧應這樣做

TVBS
更新於 2019年12月23日15:28 • 發布於 2019年12月23日15:10 • 羅鼎傑 何佳陽,周育鋒
圖/TVBS

你會拿孝親費給父母嗎?有人力銀行做過調查,台灣有約40%25歲以上上班族,不會拿孝親費給父母,其中甚至有10%,父母還會給零用錢。公民老師黃益中認為,如果真的無法負擔孝親費,又擔心壞了家庭和諧,最好的方法,就是坦白把財務狀況跟父母溝通。

圖/TVBS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樂齡課程老師:「拍起來那個顆粒越小是越好的。」

台北市大同區樂齡活動,近20位50多歲的樂齡族,拿著海綿,沾上夢幻劑拍打塗到玻璃罐上,愜意體驗聖誕節燈飾製作。

這一堂燈飾DIY,成品還能帶回家當節日裝飾,樂齡族群退休後的生活,政府推出各樣活動讓樂齡族學習育樂,只是退休之後沒工作,是靠自己的退休金生活,還是養兒防老,孩子按月支付孝親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樂齡族吳小姐:「看那小孩子有沒有能力呀,如果他是工作好的話,比較有錢當然是給父母一點孝敬,如果他自己都過不去,父母可能就要幫他啦。」

樂齡族沈小姐:「過年或者是生日或是母親節那一類的給。」

樂齡族廉小姐:「我們沒有明言說他拿多少回來給我,那可是家裡該用的錢,他都會負擔。」

圖/TVBS

記者羅鼎傑:「有人力銀行曾經針對近900位25歲以上的上班族做過調查,他們想了解的是一般的民眾,孝親費的支出狀況,在這調查裡面發現有13%的民眾,每個月給3000到6000元,給他們的父母親,另外還有10%的民眾是每個月給3000元以下,但是同一份調查裡也發現有29%的上班族,是不會給孝親費的,另外還有10%是不只沒有給孝親費,父母親還會給他零用錢。」

有近4成上班族儘管出社會賺錢了,還是沒給孝親費,最主要原因恐怕是入不敷出導致,因為主計總處調查,台灣平均實質薪資倒退16年,追不上物價,所以上班族恐怕不是不想給孝親費,而是真的給不起。

公民老師黃益中:「都會區的那種年輕朋友外出打拚的,他每個月光是這些食宿的開銷住宿交通這些,然後加上薪水也不高,那他都已經用光了以後,你還要他拿出孝親費,他怎麼可能。」

以公民老師黃益中為例,雖然沒有按月支付孝親費,只要父母開口或是要出遊旅行,有需要,黃益中就會給孝親費,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前秘書長陳敏宏,曾針對CFP理財規劃顧問進行孝親費問卷調查,57%的理財顧問認為,現代子女低薪,養父母前應該先養活自己,扣除必要支出,有結餘再給孝親費,也有27%認為低薪族可以努力兼差,賺孝親費給父母,只是孝親費給不給,也可能導致家庭關係出現問題。

圖/TVBS

公民老師黃益中:「把事情攤開來講,我賺多少錢我一個月支出多少,讓我的爸媽知道,所以我如果真的拿不出孝親費,讓你的爸媽知道你不是不孝順他們,是真的能力不足。」

律師陳君瑋:「其實孝親費這個概念就等同是民法上的扶養費,如果父母好手好腳他可以工作,也許他只有40、50歲,這時候要不要付扶養費,其實是可以不用的。」

以法律的角度,一般家庭狀況之下,只要父母活不下去,孩子就應該負起扶養孝親責任,否則恐怕構成刑法遺棄罪,但是這也得考量到小孩的經濟狀況而定,只是給不給孝親費實在難和孩子孝不孝順畫上等號,時間上的陪伴,恐怕才是父母眼裡最好的孝親方式。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3
  • Tom Uen
    時代不同了 年輕人不啃老就不錯 不要期盼
    2019年12月23日16:38
  • Marco He
    事實上是,年青人的薪資太低! 有哪個「正常人」,有能力的話會不孝親!!!???
    2019年12月23日16:25
  • 許朝欽
    如果跟父母住在一起沒給孝親費還拿零用錢的話就很無恥了
    2019年12月24日02:48
  • (⌐■-■)□∩⊙◎
    時代不一樣哦!養兒不一定防老,反而反過來討債
    2019年12月23日16:56
  • Chin
    如果年輕人有錢買名牌,卻沒錢孝親,我不認同這種作法。
    2019年12月24日03:5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