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哺乳類命名有陰謀 科教館特展揭性別議題

中央通訊社
發布於 2019年03月08日11:40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8日電)哺乳類之所以被命名為「哺乳」類,竟存在要婦女待在家的陰謀。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今起推出「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特展,讓民眾反思性別偏見,改變觀看世界的角度。

科教館選在婦女節舉辦特展開幕典禮,將展至11月24日,目標是讓觀眾瞭解女性在科學、科技發展的歷史脈絡,並鼓勵女性投入工程、科技領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展覽中讓民眾反思生活中的性別,其中一個展區特別提問「哺乳類為何被稱之為哺乳類?」明明哺乳類中,只有一半的性別有哺乳能力,命名為「毛髮類」、「空耳類」、「吸吮類」可能更為貼切。

科教館特展引述科學家倫達.史賓格(Londa Schiebinger)的推測,18世紀創立生物命名法的林奈(Carl von Linne)在命名「哺乳類」時,西方社會正要廢除古老的奶媽習俗,鼓勵貴族和中產階級女性將孩子留在家裡自行照顧,而非付錢送往鄉村地區請農婦養育。

林奈命名「哺乳類」,強化了社會對自然法則的認知,將哺乳視為母親的天性,也產生性別刻板印象。一直延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女性被認為應負責哺乳、帶小孩,因此不像男性被賦予公民權益。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科教館長陳雪玉表示,問一般人心中的科學家、工程師樣貌,多半會描繪出男性的形象。科教館一直希望鼓勵女性投入科學研究,讓這些領域有不同的性別角色思考,希望透過特展,將「性別化創新」的思維介紹給國內民眾,一同打破性別偏見與迷思。

策展人林怡萱指出,這次特展以「故事」的角度切入,透過許多有趣的人物故事,例如亞里斯多德認為女性只被賦予有限的理性,與生俱來的智能少於男性,所以沒必要和女性討論學問。文藝復興時代許多女性接受教育,但從事科學工作往往隱身在父執輩或丈夫的光環之後。

林怡萱表示,為了啟發女性投入工程與科技相關領域,展覽有一大區塊的動手做區域,設計4個挑戰任務,包括化身醫學工程專家為醫生研發手術工具,設計坡道讓人們從高處平緩下山等。她建議民眾看展時不要匆匆走過,最好預留2.5小時的時間,慢慢體驗各種遊戲。(編輯:張雅淨)1080308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