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華碩施崇棠:AGI 需要身體 2025年將推人形機器人

經濟日報
更新於 2024年12月21日16:22 • 發布於 2024年12月21日09:17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透露「這部分我們也已經如火如荼,內部已經發動計畫」。未來一定會往機器人方向走。記者曾吉松/攝影

華碩(2357)2016年推出第一台家用陪伴機器人Zenbo,暌違10年,2025年將再推人形機器人。董事長施崇棠表示,2025年有望推出新款機器人,因AI若沒有身體,將無法驗證是否能發展AI世界模型(World Model),朝實現通用人工智慧(AGI)再進一步;他預測AGI還不會太快發生,多代理、分布式及混合式AI將先行,未來AI將遍地開花,這對從雲到端都有布局的華碩最有利。

華碩推出第一台機器人至今已9年,施崇棠表示,走過必有痕跡,華碩在機器人領域發展得很早,馬斯克也開始做人形機器人,華碩內部也已發動計畫如火如荼的進行,而對於華碩新一代人形機器人2025年可否問世?施崇棠點頭指出,現在AI更聰明,應該可以加快。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生成式人工智慧快速發展2年後,逐漸出現瓶頸,施崇棠熱愛前沿科技,對AI技術發展理解深入,他指出,AI面臨兩大挑戰:1.過去「以大取勝」的Scaling Law(規模法則,AI有越大算力、資料、參數就越高效)開始被質疑,現在面臨更多資料但邊際效益下降,2.全世界的資料不夠用,照現在的速度,將在3年內被AI用光。

施崇棠表示,AI上述的挑戰已陸續有解決方案,未來AI朝多代理、分布式及混合式AI發展,而AI下一個發展趨勢是通用人工智慧,「若AI沒有身體」(此處講機器人),根本沒辦法創建一個大世界模型(AI可以辨識物理世界並做推理決策跟執行),在三維世界裡去驗證AI的通用人工智慧究竟是否真的可行。

AI過去最被人詬病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其次就是無法理解物理世界,由於世界變化多端難以預測,很難對AI進行訓練,AI機器人成為驗證AI能否理解物理世界的工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施崇棠觀察TESLA表示,馬斯克認為自駕車還不算真正機器人,但其實已透過自駕車訓練收集相當多資料,而華碩也占據有利位置,不會錯失機會。

AI面臨兩挑戰 市場將分布小型AI跟大語言模型互補

施崇棠雖是硬體研發背景出身,但對AI的研究相當領先,他指出,上述兩大AI挑戰,現在專家們的對策是:

1.往強化推理的能力改善:增加所謂的 Test Time Compute(推理時運算)技術,這種方法是讓AI模型在推理階段進行多步計算和評估,就像人類一樣會多重思考後,選擇最佳解答。

GPT01就是對付推理高難度的問題,比方奧林匹克競賽的答題率,透過此方式正確率從10%以上進化到70多%,但仍然有缺點,思維鏈在20幾步推理後就會開始弱化。

2.因為AI其實是一種統計學,如果把資料重新再去訓練的話,大概重新訓練四次,所得到的效果,其實不差於去訓練新的資料。

3.大腦小腦的互補:不再無盡追求大模型,我們人腦是多模態思考,可以用蒸餾方式或慎選高品質資料的方式訓練小模型(SLM),能更運用私有資料,取得好的效果,降低對無窮大數據的需求,使未來走向混合式AI,也就是會既會用到裝置端AI,可以離線,不全面倚賴雲端大型AI。

小模型(SLM)對語言理解、推理、數學及寫程式等能力上,已經比更大參數模型如GPT-3.5 Turbo、Mistral還強大。施崇棠表示,微軟今年發布小語言模型家族,包括Phi-3-mini(3.8B)、Phi-3-small(7B)、及Phi-3-medium(14B),都很適合放在AI PC,Phi-Silica(3.3B)很適合放在Copilot+上發揮NPU效果,甚至最新的Phi-4(14B)推理能力接近GPTO1,小模型有很多發揮之處。

施崇棠舉例,蘋果已經看到此趨勢,推出PCC(Private Cloud Compute)功能,蘋果設備連結上雲端大語言模型AI,但為保障用戶隱私,用戶都要透過蘋果的AI串連。施崇棠認為,未來不同的AI Agent(AI代理)有不同強項,若把全部Agent串連在一起又將有更豐富的效果產生,讓AI更加遍地開花。

施崇棠:市場會飽和 但體驗不會飽和

在上述AI變化中,華碩要做全方位AI布局,從大腦到小腦(Super Brain 到 Tiny Brain)、從硬體到軟體,從多元應用,以設計思維出發掌握創新機會,華碩正好在有利位置,因為華碩有超級伺服器、伺服器、邊緣伺服器到現在最小的AI PC,邊緣裝置就是AI小腦,後者對使用者隱私有更多的保護。

施崇棠指出,在在單純只做軟體或只有硬體,競爭門檻太低,很多AI公司靠軟體發展,很快就被追上,比方OpenAI現在也被Claudi追得很近,中國業者也緊追在後,各顯神通。

鑑於未來世界是「分布式AI」,他認為目前大家都還沒把「腦」充分發揮,這是華碩的機會,華碩將軟硬體結合,朝多元應用發展,讓產品發揮真正價值。

施崇棠表示「市場會飽和,但體驗不會飽和」,最關鍵是客戶重複購買率,所以華碩非常重視NPS(淨推薦值)、心占率、品牌忠誠度,而上述其實都是指同一件事「設計思維」,這也是做生意的唯一正確方法,而設計思維有兩個重要觀念:參數跟Segment(區隔)。

華碩20日舉行年度尾牙,2024年華碩創下業績史上第二高成績,但施崇棠反而比疫情期間(2021年)業績創新高更開心,他解釋,原因是組織再造有成,在對「設計思維」的貫徹上升級,團隊對2025年展望亦氣勢如虹,令人暖心的是,11月退休的總裁曾鏘聲也受邀出席晚宴,他感念副董事長徐世昌接下他的工作,也感謝施崇棠的提攜,才讓他加入華碩,現場洋溢歡樂氣氛。

享受更高質量的財經內容 點我加入經濟日報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