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嬰兒染腸病毒命危 伊科病毒11型引發腦膜炎併血栓重症

NOW健康
更新於 2024年12月31日07:30 • 發布於 2024年12月31日07:28 • 陳郁茹 報導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國內新增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疾病管制署今(31)日說明,個案中有名未滿1個月的新生兒,12月中旬出現新生兒黃疸、發燒等情形,經檢查發現疑似腸病毒併發腦膜炎症狀,收治新生兒中重度病房並通報。由於個案在住院時發生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病變,轉入兒童加護病房,檢驗後確認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

腸病毒D68型不典型 南部10多歲童感染併重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國內新增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北部未滿1個月新生兒及南部10多歲男童,目前皆已出院。疾管署表示,這名未滿1個月新生兒於12月18日出現新生兒黃疸、發燒、發紺及血氧下降情形,經檢驗發現白血球及血小板偏低,肝指數升高,疑似腸病毒併發腦膜炎,隨即收治新生兒中重度病房並通報。後來在住院期間又發生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病變,轉收治兒童加護病房,檢驗後確認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

關於南部10多歲男童之病況,疾管署指出,男童於今年12月5日出現發燒、咳嗽及流鼻水等症狀就醫,12月11日出現肢體無力症狀,12月14日再度就醫並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確認為感染腸病毒D68型併發重症。

腸病毒D68型症狀以發燒、流鼻水、咳嗽為主,與典型腸病毒常見的疱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病等症狀較為不同,疾管署透露,少數病患可能會發生肺炎、腦炎、肢體麻痺等併發症,目前尚無疫苗或藥物可供預防及治療,因此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減少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落實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降低腸病毒傳播風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門急診就診數漸趨緩 腸病毒威脅仍別小覷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52週(12月22日至12月28日)門急診就診計14434人次,較前一週(16,137人次)下降10.6%,疫情呈下降趨勢,惟仍處流行期;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腸病毒D68型,社區仍持續具其他腸病毒型別活動。

疾管署強調,雖然國內腸病毒疫情下降,惟仍處流行期,民眾不可掉以輕心,家中嬰幼兒如經醫師診斷為感染腸病毒時,應在家休息,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並應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

疾管署指出,今年累計10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克沙奇B4型、伊科病毒11型及腸病毒D68型各1例,其中年齡未滿1歲幼童計7例。

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疾管署提醒,孩子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情況,應儘速送醫治療。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白內障人工水晶體問世75周年 國際眼科盛事再展台灣醫學「強」實力
▸怕老了大腦退化? 研究:多吃1食物認知障礙風險較低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