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發生了一趣事,現在回想起也覺得好白癡,但又覺得自己的想法非常合理想,在著筆前,先與讀者們一起來取笑一下筆者自己,以及筆者將會談論的主角:李家超。筆者最近看新聞,看到李家超先生說了一些很好笑的言論,筆者腦袋裡第一個想法是:又來一個政府高官出來獻醜耍智障…… 咦……? 筆者腦袋運作了幾秒……:「Oh!天啊!他是我們特首欸!?」筆者快被自己笑死,但同時又真的覺得這個烏龍李家超本人也有責任,他的形象真的是完全沒有大將之風,讓筆者完全無法把「李家超是香港特首」設定在自己腦袋裡面。在筆者眼中,林鄭月娥才是最有特首之風的人才,就算把香港回歸後歷屆所有特首都數進去,真的還是林鄭最有那種感覺。
既然我們說到這位「新特首」,何不讓我們回想一下他任內的首份施政報告?李家超的施政報告重點大概有:立法規管眾籌、設行政長官表揚榜、以貨櫃建「簡約公屋」。而這次的文章筆者會著重在「房屋」的問題去跟大家一起探討。
劏房人均居住面積 比監獄還小
先與大家重溫一下香港的房屋問題:香港地少人多,山多平地少,四成土地為不可發展的郊野公園。我們政府奉行高地價政策,導致發展商成本高,造成樓價高企。而且我們政府奉行「大市場、小政府」的管治原則,造成炒賣成風的現象,又再造成樓價高企。現時香港七百多萬人的生活主要集中在全港土地面積約 24 %的已建設土地上,在市區舊樓中,樓齡逾 50 年的樓宇超過 5000 棟。統計處 2016 年 3 月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60號報告書的數據指出,全港劏房共 8.88 萬個,19.99 萬人居住,人均居住面積為 62.4 平方呎(見附錄),低於公屋的人均 75 平方呎。香港中文大學 2015 年研究顯示劏房人均居住面積僅 47.8 平方呎,低於監獄的人均 48平方呎。2013 年施政報告指要建 75000 個公屋單位,至 2016 年只有約 37000 個,大概為目標的一半;2015 年 12 月公屋輪候人數超出 29 萬,政府公屋 3 年上樓目標不能達致,至 2020 年更要五年以上。
以上就是筆者為大家整理的香港房屋問題現況。而我們的特首針對房屋問題,有了以下的對策—推出全新「簡約公屋」:未來五年興建約 3 萬個單位;結合傳統公屋和「簡約公屋」,將輪候公屋時間即時「封頂」,目標是將現時約六年的輪候時間「封頂」,在四年內(即 2026-27 年度)降至約四年半。「簡約公屋」會配備傳統公屋的基本設施,租金較同區傳統公屋低。未來 5 年準備好可興建不少於 7.2 萬個私營房屋單位的土地,再通過賣地及鐵路物業發展推出市場,再加上市區重建局及其他私人發展項目,預計整體供應將多於估算需求。推出全新「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先導計劃」,在下個財政年度起分批推出三幅土地,讓發展商投標興建資助出售單位,以指定市價折扣率售予合資格人士。看到這裡,你們會問:到底什麼是「簡約公屋」?筆者提醒一下各位先要忍住氣,接下來的答案絕對會讓大家又驚又喜:「簡約公屋」,是以貨櫃建立的單位……
應加緊回收公屋富戶單位 妥善分配資源
其實,我們的特首啊,你又不必那麼急於展現自己的創意,還是有非常多方法可以有助舒緩香港房屋問題的。不如讓筆者我這位無才無德無能的大學生為您提供一些建議?比如說,香港有非常多「公屋富戶」,就是富有人家但在住公共房屋(或者只占據但不住在裡面),交低租金,佔用政府資源的一群人。其實這群人並不是香港政府需要討好的人,所以筆者認為政府完全可以與他們翻臉,加緊回收公屋富戶的公屋單位。根據 2021 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已向約1,000個違反富戶政策的公屋住戶發出遷出通知書,包括約520戶違規在港擁有住宅物業,但最終只有330住戶交還單位,顯示我們政府在這方面執行力極度低。筆者是建議政府需要加緊回收公屋富戶的公屋單位,例如規定入息達額度後必須於兩年內交還單位,以提供基層市民更多住屋供應。在成效方面,收回公屋單位可以解決目前部分公屋被濫用的情況,讓公屋資源更妥善分配,為基層市民的生活提供安全網,讓沒有能力自行置業的市民,也有上樓(置業)的可能性,足以舒緩房屋問題。
但如果香港房屋委員會真的很懶不想搞這麼多事的話,也可以聽一下這個建議:規定人均居住面積下限。我們偉大的祖國的首都—北京,在 2013 年也制定出租房標準,規定人均居住面積不可少於 5 平方米(約 54 平方呎);英國也有法律規定,根據人數去規定最低房間面積;紐約的法例規定則是不可少於 80 平方呎。或許我們不應參考外國勢力的政策,但既然我們要向祖國的發展看齊,我們也應該要參考一下北京的做法。
其實還有很多可行的方案:舊區重建、改建工廈、大型發展計劃(如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大嶼山發展計劃、橫洲公屋發展計劃)、填海、發展岩洞(把污水處理廠、倉庫等遷入岩洞,騰空本來的用地作建屋之用)、開發郊野公園(修改法例撥小量郊野公園範圍作發展)等等等等,相信歷屆政府和今屆政府都聽過,而且聽到耳朵流油,但我們知道他們都只是聽聽而已,香港房屋問題依舊嚴重。不過好在我們的習皇帝有在這兩三年有幫我們舒緩一下房屋需求的壓力。一直以來都有非常多中國人來香港買房、炒樓價、申請公共房屋並短時間內獲得資格(對的,比香港本土人快十幾倍去拿到居住公共房屋的資格),令香港人叫苦連天;而習皇帝現在堅持清零政策,令中國人被困在家鄉,困在隔離營,死在去隔離營的路途中,或者潤去其他國家,自然減少了來香港搶房子的人才。筆者十分感激習皇帝的堅持,也非常尊重習皇帝的高見。
在反送中時期有過這種說法:「林鄭才是最大手足」。現在,筆者認為,習近平才是最大的手足。
附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60號報告書- 香港分間樓宇單位的住屋狀況
作者》迷走於34E之間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