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川普擬對汽車、半導體、藥品開徵25%關稅 半導體關稅今年內可能再調升

信傳媒
更新於 02月19日03:29 • 發布於 02月19日03:29 • 邱立玲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進口晶片關稅初步將達到25%、甚至更高,之後一年內還將大幅調升。」(圖片來源/pixabay)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2月18日)宣布,他計畫對汽車、半導體和醫藥產品徵收25%或是更高的關稅,最早將在4月2日宣布這一消息。

據《彭博》報導,一旦美國實施新的關稅,將擴大總統對外發動的貿易戰範圍。川普先前宣布,將從3月1日起對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但是周二的言論是他目前為止最詳細的言論,具體指出徵收新關稅的產業類別。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當被問及汽車關稅計劃的細節時,川普在自家豪宅海湖莊園告訴記者:「我可能在4月2日告訴你們,但是關稅會在25%左右。」

當被問及對藥品和半導體晶片徵收類似稅時,總統回答:「進口晶片關稅初步將達到25%、甚至更高,之後一年內還將大幅調升」,川普表示,他希望在宣布新的進口關稅之前給予企業「準備時間」。

半導體關稅初始關稅25%,之後可能再調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他接著說明:「企業可能獲得一段進口產品的過渡期,讓它們有時間將生產轉移到美國。只要外商進入美國,然後在這裡設立工廠,到時候,就不會被課徵關稅,所以,我們想給他們一些機會。」

這些關稅可能在川普政府所說的「對等」關稅行動的基礎上實施,讓美國利用關稅,制衡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非貿易壁壘的作法。

如果美國對汽車開徵關稅,將對汽車業產生深遠影響。2024年,美國進口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約有800萬輛,約占美國汽車銷售量的一半。德國福斯汽車公司等歐洲汽車製造商、南韓現代汽車公司等亞洲車商將受到最大衝擊,因為它們有很大一部分車輛外銷到美國。

川普沒有具體說明這些措施是否針對特定國家,還是適用所有進口到美國的汽車。目前也不清楚,如果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生效,根據該協定生產的汽車是否免徵特定類別關稅。

代表底特律汽車製造商的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AAPC)認為,舉凡符合美加墨貿易協定的條款,在北美生產的汽車應該免徵新關稅。

歐盟最高級別貿易官員將前往華盛頓

產業專家、遊說團體和企業高管警告說,對進口汽車全面開徵高額新關稅,將產生廣泛連鎖反應,包括消費者物價上漲和產業成本大幅增加。

一旦川普開徵新關稅,其他國家承諾,將迅速採取報復措施,並且表示將鎖定共和黨州的政治敏感產品,如農產品、食品等。

美國政府表示,在4月1日完成貿易政策審查後,可能採取行動。川普表示,各國能夠透過雙邊談判,要求降低關稅,並重申歐盟已同意降低汽車關稅,回應他最近的威脅,但歐盟否認這一說法。即便如此,川普表示他願意接受歐盟或其他國家降低關稅,認為這將使「各國處於同樣條件的競爭環境」。

本周,歐盟最高級別貿易官員將前往華盛頓,與其他國家貿易官員會面,為避免4月初遭受關稅打擊做出最後的努力。然而川普表明,如果他認為雙邊貿易關係失衡,那麼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擺脫關稅。

總統也揚言要徵收其他關稅,一再強調這麼做都是為了重新平衡美國的全球貿易關係。總統長期指責其他國家欺騙美國,認為進口關稅是將產業帶回美國並賺取更多稅收的重要方法。

美國約一半進口商品來自3個國家

總統表示,他將最早於4月對各國實施「對等」徵稅,但具體細節仍有待確定。他還威脅對美國一些最大貿易夥伴徵收關稅,例如已經對中國加徵10%的關稅,3月4日起將對所有加拿大和墨西哥產品徵收25%的進口關稅。

美國近一半的進口商品(超過1.3兆美元)來自加拿大、中國和墨西哥,彭博經濟分析顯示,新關稅可能導致美國整體進口減少15%。

同時,許多經濟學家警告,開徵進口關稅,將造成美國消費物價上漲,阻礙聯準會(Fed)對抗通膨的努力。實務上,關稅由進口商支付,之後經常轉嫁給消費者,但有時會透過外國廠商降價來抵消提高關稅的影響。

華盛頓的智庫「稅務基金會」預估,關稅將每年為國庫增加約1000億美元的收入,但是同樣可能為整體經濟帶來巨大成本:擾亂供應鏈、增加企業成本、減少數十萬個工作機會,最終推高消費物價。

例如,加拿大和墨西哥向美國煉油廠供應70%以上的進口原油,中西部地區的汽油價格可能因為25%關稅,每加侖飆漲50美分。美國約一半的進口汽車零件都是從其北部和南部鄰國進口,這些零件也將漲價,美國每年銷售約 1,600 萬輛汽車,每一輛汽車售價可能平均上漲3,000美元。

由於墨西哥是美國最大的新鮮農產品來源國,供應美國60%以上的進口蔬菜和近一半的進口水果和堅果,25%關稅將造成食品雜貨成本上升。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
  • 黃君華
    川普大帝很忙
    02月19日05:09
  • 林正成
    讚啦、台灣半導體根本沒有銷美國、半導體課税、關台灣屁事⋯⋯
    02月19日03:5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