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吃飯,不只為了健康和營養,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記憶中留下「家」的味道。在新書中,主婦以「不學起來對不起天地良心」的備戰手則,透過清楚的料理邏輯與配菜公式,讓你只要無腦照著做,就能變出美味、營養兼具的四菜一湯!陪伴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爸爸媽媽,讓和孩子一起在家好好吃頓晚餐,不再是件困難的事!
文:《林姓主婦的晚餐餐桌提案》林姓主婦 著/三采文化
講到決定煮什麼的方法,很明顯分為兩派。
一是直覺派,要煮之前才打開冰箱看有什麼食材,或是跑一趟超市隨機應變。二是規劃派,會預先想好那幾天要煮什麼,把菜色都配好,再去把菜一次買齊。而我,林姓主婦,很顯然就是規劃派(不然我寫這篇幹嘛啦)。
其實我不是天生如此愛規劃,這完全是在當媽之後才被逼出來的習慣,因為帶小小孩去採買的過程無比艱辛!有個隨時上演「小雞逛超市」的稚兒跟著,在超市亂拿東西、推推車輾壓生母以及路人的腳踝或衝撞沙拉油山,讓我一刻都無法鬆懈,必須隨時緊盯,才可以避免孩子闖禍。
在這樣的壓力下,我自然是不可能悠悠哉哉在超市尋找靈感,就算逛逛確實有靈感好了,也可能瞬間被我小孩嚇到煙消雲散。我寧可把採購清單列好,殺進超市用最快速度掃貨,才能縮短孩子為非作歹的時間。
慢慢的,我開始以週為單位,在手機記事本裡列好菜單跟要買的菜。我通常是星期一列,星期二市場開市時採買,週一晚餐就順勢做清冰箱料理。
很多人聽到我這樣做,會說一次想好幾天的菜單,很累耶!但其實我自己這樣執行幾年下來,覺得整體而言好處太多了,說起來有以下七點。
好處1:一氣呵成想好,之後按表操課就好
想好一週的菜單當然需要花時間,以我來說,大概會需要十到二十分鐘,就看靈感多不多,卡住了就去翻食譜書或上網找。但一週只要做一次,就可以確保往後幾天能無腦地如法炮製,對我而言反而更輕鬆。
反之,如果不一次想好,而是每天每天想的話,會有種被這件事糾纏,永遠無法擺脫的感覺!媽媽的待辦事項隨時都像捲筒衛生紙那麼長,我能槓掉一個算一個,寧可先苦後甘,才可以徹底把這件事拋諸腦後,直到下週。
好處2:精準採買,避免食材浪費
我非常討厭冰箱有剩菜或是無法如期用完的食材(冷凍庫裡常備肉品不算),所以我一定是根據菜單,很明確採買需要的量。
如果很隨興憑感覺湊菜單,可能會臨時買不到需要的食材,想煮的煮不出來,或是一時手快買了卻無法如期煮掉,不知不覺造成浪費。
很多人會問,葉菜類不耐久放,如果一次買一週的量,該如何挑選分配蔬菜呢?
我的原則是,綠色葉菜類我只會買兩天份,往後的天數,就會靠比較耐擺放的蔬菜出菜,像是高麗菜、大白菜、花椰菜、娃娃菜、甜豆、四季豆,瓜類與菇類也相對耐放,用這個方式去採購就不用擔心。
好處3:菜色間彼此支援,讓食材更充分地被利用
有時買到的食材可能份量偏大,一餐煮不完,如果沒辦法想出可以繼續變化的菜色,最終就是擺到爛了也沒煮掉。
一次列好一週菜單,就可以預先想好後續利用的方式,像是一顆南瓜取¾
煮濃湯、隔天再拿剩下的燉肉,徹底運用食材的同時,也不用擔心吃膩。
好處4:用更全面的視角檢視營養與口味的搭配
除非料理經驗豐富,不然臨時想出來的菜色,很容易因為當下靈感、食材有限,而出現顧此失彼的狀況,像是營養搭配不夠均衡,或是口味都太重鹹、太清淡,甚至菜跟菜的口味根本不搭。
事先搭配好菜單,用更綜觀的角度看菜單內容,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還可以以一週為單位去變化食材,像是一天吃豬、一天吃雞、一天吃牛,讓家人吃到更多元的營養。越是廚房新手,越該練習預先開菜單,會減少很多臨場驚慌失措的不安感。
好處5:可確保菜色有一定的變化性
人的思考都是充滿慣性的,最直覺的想法,往往就是你最常想到的方案,這點在煮飯時更是明顯。所以很多人煮飯就是那幾招,沒空多想的時候更是不可能變化,久了會發現都是同樣的幾道菜在輪,沒什麼新鮮感。事先想好菜單,就可以盡可能在口味上做變化,像是不時穿插日式、西式、韓式的料理,有需要的話就提前做功課找食譜。這樣下來,餐桌的變化一定會很精彩,也會讓我們持續擴充口袋食譜。
好處6:依照每日生活步調,挑選菜色超前部署
看這本書你會慢慢體會到,選擇什麼樣的菜來煮,是有策略的。像我在排菜單時,就會先根據當週行程做對應的安排。
老公要出差的日子,就準備炒飯、煎餃這種可以簡單跟兩小吃的料理。哥哥上課後社團會比較晚回家,就準備丼飯、雞肉飯這種一碗飽料理,他才有空去寫功課跟休息。又或者,老公會比較晚到家,那就準備不怕冷掉的燉肉料理。放鬆的週五就準備有點異國情調的美食,全家一起慢慢享用。
這些順應生活步調所做的細微調整,不但會讓掌廚者感覺順風順水,更會讓家人在餐桌上感受到被體貼與照顧,這是在家吃飯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另一個可以因應生活步調而調整的方向,就是料理難易與費時程度。忙的時候就挑簡單的菜做,閒暇時就挑平常沒什麼機會做的功夫菜。這些道理講起來都很理所當然,但臨陣上場時,不見得有辦法考量到那麼多面向。
像是明明知道很忙,也覺得要做的菜應該不難,卻沒注意到其實每道都要靠爐火炒,結果一道道輪流炒完也超過半小時。事先想好的話,就可以分散加熱方式,一道炒、一道蒸、一道烤、一道冷菜,備餐步調會更從容。
好處7:可前一天看菜單,為隔日做好準備
我習慣每晚睡前會看一下隔天規劃的晚餐菜單,預先把要煮的肉拿到冷藏解凍,也會確認需要的食材是否都已準備好,若缺什麼,隔天還來得及補買。
此外,看菜單的時候,我會感受一下整桌菜的難易度,做好心理準備,稍微在腦海裡模擬料理順序。若有些步驟可以提前完成,我就會趁小朋友午睡時處理,藉此減輕我傍晚煮飯的費力程度。
「你必須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如果我在廚房能看起來少一些狼狽,
那是因為我都盡可能預先設想、準備好了。
人生在不同階段,自然會有不同的做事方式。直覺派很自由,當天感應到想吃什麼就煮什麼,臨時不想煮就不要煮,充滿彈性很棒,當小孩大了,我一定會慢慢變成直覺派。
但以我此刻的生活來說,小孩平日就是天天要在家吃飯,我很需要精準規劃,讓家裡日常節奏感能維持平穩流暢。多一份計畫就是多一份篤定,我很需要這種安定感。
這本書有非常多套菜單建議,也分享很多我的配菜邏輯,可以邊看邊練習把這些思維與習慣內化。特別推薦廚房新手、忙碌的媽媽與職業婦女,養成預先列好菜單的習慣,熟練後一定可以享受到事半功倍的成果!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林姓主婦的晚餐餐桌提案》/作者 林姓主婦
懾懾服務🆔88ze 介紹女友給你
02月05日08:18
k 右腳兩腳趾走路會麻痛,去部屏神經外科戲子勳看診!術前天花亂墜,術後失智嘲笑一臉不屑,一刀竟成了部屏冤鬼!自費上百萬被開了五次龍骨手術,近二十次先進止痛手術,還挖掉椎間盤,裝了脊椎止滑夾及三根支架!術後腰背臀腿腳骨頭時刻都極度酸麻痛無力冰冷畏寒鼻水流不止,腰椎以下神經快速壞死!超強止痛藥安眠藥吃到腎臟都壞了還是得繼續吞,身心被病痛折磨的不成人樣!一生勞碌,沒想到人生才六十就要跟妻女永別!過年過節妻小也只能在家守著癱瘓的我,母親祭日也五六年沒法去了,真心不想拖累她們想早點走但又捨不得,只怪我太容易相信人害了全家!
02月05日02:5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