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胃鏡發現息肉該擔心嗎?醫揭9成無害,「3種」情況要小心

Heho健康
更新於 10小時前 • 發布於 8小時前 • 邱玉珍

內視鏡檢查發現胃部有息肉,會不會變成癌症?需要切除嗎?肝膽腸胃科醫師表示,絕大多數的胃息肉是良性,不用切除,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需要擔心癌變風險,或是已經造成出血、胃阻塞等問題,才需要切除息肉。

胃息肉在台灣的發生比例不高,約小於10%,且大部分都是良性息肉為主。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表示,息肉是指器官黏膜因粘膜細胞增生而產生的突起組織,除了常見的大腸息肉,膽、胃也會出現息肉。

9成胃息肉是良性,「這種」息肉易致癌

徐兆甸表示,當醫師告知受檢民眾胃裡面有息肉,通常都是指良性的息肉。臨床上胃息肉分為3種類型,分別是胃底腺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其中胃底腺性息肉最常見,約佔9成,屬於良性息肉。這種息肉若小於1公分且非生長在特定位置,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影響,因此不必太過擔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少部分息肉屬於增生性息肉與腺瘤性息肉。徐兆甸強調,增生性息肉成因是吃到刺激性的飲食導致胃發炎,或因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致,好發於慢性胃炎的病人。增生性息肉通常小於1公分,也屬於良性的息肉,比例約佔5~10%。若是因為幽門桿菌引起,通常根除幽門桿菌後,息肉也會隨之縮小。

至於腺瘤性息肉就是俗稱的「胃腺瘤」,雖然所佔比例極低,但被視為胃癌前病變,根據統計,約有30%的腺瘤性息肉內部已含有惡性胃癌細胞。徐兆甸表示,腺瘤性息肉發生的原因大都為幽門桿菌感染、萎縮性胃炎或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胃息肉=胃癌?哪種胃息肉該切除?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如果胃息肉是增生性與腺瘤性息肉,首要之務便是檢查胃內是否有幽門桿菌感染。徐兆甸說明,幽門桿菌僅存在在胃部中,多為口經口傳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險因子。因為發炎、幽門桿菌感染導致的增生性息肉,若後續沒有治療,可能演變為腺瘤性息肉(胃腺瘤),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導致胃癌。

胃息肉該不該切除呢?良性的胃底腺性息肉在內視鏡中呈現偏白色均質規則狀粘膜,一般1公分以下,屬於良性的息肉,觀察即可,但是若是超過1公分,還是建議切除。增生性息肉通常是良性,一般小於1公分,觀察即可,但是若大於1公分還是建議切除。看到腺瘤性息肉不管大小一律切除,因為越大越會癌變,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若超過2公分則惡性機率上升。

若在內視鏡中呈現紅色、粘膜不規則息肉,無法目測鑑別是良性增生性息肉或是惡性腺瘤性息肉,原則上都建議在做胃鏡時一併切除,之後再以病理報告確認是何種類型息肉。

另外,息肉若產生合併症,如表面潰瘍出血或生長位置在胃竇部導致幽門阻塞,也建議切除。

根除幽門桿菌+定期檢查 息肉乖乖不做怪

大腸息肉的生成與飲食有關,但胃息肉的發生原因其大多是基因、體質、發炎和幽門桿菌所致。另外,經常服用胃藥也可能會導致胃底腺性息肉生成。若體質容易生成息肉,切除息肉後仍有再度發生的可能性。

因此可發現,9九成胃息肉都是良性的胃底腺性息肉,建議每年定期觀察追蹤即可。徐兆甸建議民眾,30歲起就安排一次完整腸胃道篩檢,包含糞便潛血檢驗、腫瘤標記(CEA)、大腸鏡檢查、胃鏡檢查,並養成每1-2年定期篩檢的習慣。若及早發現腺瘤性息肉並切除,後續也建議檢測幽門桿菌,並進行完整的殺菌治療,之後記得要再複檢碳13幽門桿菌吹氣測試,以確保根除幽門桿菌。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

延伸閱讀: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