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落成的總統府為華麗氣派的辰野式風格代表。城市裡遍布的新舊建築有如歷史參照座標,讓人尋見台北建城140年來的發展軌跡。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李清志分享自身的城市建築觀察,引領讀者走進時代更迭下台北百年摩登建築,一窺台北建城以來的城市發展史。
見證台北起點的建築座標
若要以建築回望台北城的發展,李清志將起點定於台北府城的城門建築「北門」。這座城門過去是人們往來大稻埕與台北城的必經之地,清代官員搭船上岸後也會由此進入城內,因此北門自清代起便是重要地標。
在現今留存的清代城門中,僅有北門維持城門原貌,城樓上層封閉如碉堡,並設有兩方一圓窗洞,下方則有一道圓拱門,李清志便形容北門外觀有如長了眼、鼻、口的「台北的臉」,而這張歷史面容也見證1895年日軍入城,台灣自此進入日本時代。
建於日本時代的國立台灣博物館,是台北現代化的重要地標。(攝影/小南)
邁入現代化的城市建設
日本時代初期,日本人即推動都市改造計畫,及至1911年台北發生嚴重水災,台灣總督府除了順勢拆除老舊街屋,更大舉築造帶有西洋古典風格的華美建築,有意將台北打造成如東方巴黎般的城市。
當時來台的日籍建築師將日本明治維新後習得的西方建築知識、技術運用於台灣。李清志指出,有別於歐洲古典建築以石造為主,台灣及日本因地制宜改以紅磚取代石材,「這類建築又稱『辰野式建築』,即在紅磚建築立面加上白色橫條裝飾,建造華麗的古典建築樣式。」同樣落成於1910年代、風格相似的「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與日本東京車站正可作為對照,「專賣局」(今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幸町教會」(今濟南教會)及「台北州廳廳舍」(今監察院)也同屬此類。
此外李清志認為,「台灣總督府博物館」(今國立台灣博物館)也是重要地標之一,不但象徵城市文明的再進化,也顯示日本人的都市規畫構想。當時博物館與台北火車站形成筆直軸線遙相對望,而博物館所在的「新公園」(今228和平公園)則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都市公園。博物館、新公園及火車站等地標的串聯,幾乎可媲美歐洲現代城市的建設規畫。
承載時代變換的建築空間
除了官廳建築,日本人也在台建造不少神社,李清志認為以1928年落成的「建功神社」最為特別。神社建築外觀混融和、洋、漢風格,加上如拜占庭建築般的圓頂設計,與傳統神社大相逕庭,顯見當時日本西化已臻成熟,建築師想進一步突破傳統的企圖心。戰後國民政府在此興建「南海學園」,在神社外觀增添黃瓦、紅柱及官帽般的攢尖式屋頂,即今日的「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李清志說,神社外觀雖改變,但內部空間構造仍維持原樣,而穹頂上的青天白日圖案,正反映不同意識形態的轉變。
1936年落成的「台北公會堂」(今台北市中山堂),則是台灣現代化過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公民空間。李清志分享,日本人學習羅馬政府在各城市建造公會堂,作為市民集會的場所,而台北公會堂的規模居全台之冠,建築前方更仿效歐洲城市規畫廣場。戰後此處改稱「中山堂」,至1987年國家音樂廳成立前,一直是台北最重要的音樂表演場館。此外,台北公會堂在台灣史上也有重要意義,1945年日本戰敗,此處即作為舉行受降儀式的地點,見證不同時代政治權力的變換。
戰後的中式仿古與現代思考
戰後由國民政府主導的公共建築,以「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為主要樣式,反映1950年代以降「復興中華文化」的時代背景,有著歇山頂、金瓦朱柱及雕梁畫棟的「圓山大飯店」即為代表。
李清志提及,在一片仿古風格中,建築師修澤蘭與王大閎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像是修澤蘭於1960年代設計的景美女中行政大樓及圖書館,其有如藝術雕塑般的弧形牆及花瓣屋頂造型,即展現了異於仿古的前衛手法。
1972年落成的「國父紀念館」,則出自留學美國、受西方現代建築訓練的王大閎之手,「這棟建築的出色之處,在於建築師能因應時代變化,運用新的材料及構造方式,呈現帶有中式氛圍的現代建築。」李清志指出,飛翹如翼、呈流線型的巨大屋頂,以及轉化自傳統宮殿形式的斬石子圓柱等,皆展現王大閎對現代建築的成熟思考。
建築師修澤蘭設計的景美女中圖書館,外觀有如盛開的花朵。(攝影/李清志)
解嚴後逐步迎來建築自由
台灣解嚴後逐步自由開放的社會氛圍及生活條件,提供各形各色建築生長的沃壤。2004年落成的「台北101」,已成為城市重要意象及國際地標,也標註了台北由西向東發展的進程。李清志指出,近幾年也有越來越多國外建築師在台北設計各類型的建築空間,其中最具指標性的公共建築便是2021年落成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這棟造型前衛的建築物舉世矚目,也呼應台北走向更加自由多元的時代。
不同時代的建築,可作為一座城市歷史記憶的參照。透過有如歷史座標的新舊建築,不但可認識台北各時代的樣貌,也能看見它百年來持續進步的軌跡。
【文・游如伶 攝影・翁睿坤、李清志、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