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台電為儲能事業打開第一扇門 立達:儲能市場未來3年是戰國時代

DIGITIMES
更新於 2021年12月09日01:55 • 發布於 2021年12月09日01:55 • DIGITIMES - 康瓊之

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表示,零碳已成為永續環境及攸關人類生存的發展指標,也是經濟的重要命脈,因此能源產業近年受到相當重視。即便近2年受疫情衝擊,使綠電安裝工程趨緩,然全球太陽光電、風力發電與儲能市場商機大幅成長近21%,突破2,794億美元,據工研院預估,直至2023年,能源產業商機至少達3,400億美元,立達儲能董事長莊嘉原表示,這1~2年許多產業試圖搶攻儲能市場,將面臨供過於求景象。

全球各產業能源轉型的風潮下,電池儲能市場成新藍海,傳產、汽車產業對此領域躍躍欲試,儲能產業進入兵家必爭之地,究竟儲能商機為何?莊嘉原表示,台電輔助服務為儲能產業開啟第一扇門,目前儲能系統成本仍高,若參與台電電力頻率調整儲能系統(AFC)的效益最大、收入最高,儲能建置量超過1,000MW調頻備轉需求時,則部分容量將轉向收益次低的即時備轉容量。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據了解,業者申請台電調頻輔助服務的儲能案件已達96件,總申設容量約2,240MW,莊嘉原認為,至2022年初,總申設將超過3,000MW。

莊嘉原同時提到,台電鼓勵大家往E-dReg之功率型電池組合調頻備轉服務。據悉,E-dReg為台灣自創的輔助服務,且收益上E-dReg比dReg0.5、SReg高約50%,也就是說,每百萬瓦(MW)E-Reg年收益達新台幣9,500萬元。

據此,莊嘉原分析投資儲能的風險其一為,台電公司可能定期檢討調整電力交易平台項目,此外營運能力也是重點項目,必須要有長期營運策略,對台電的投標資料、數據做大數據分析,能否得標都大大影響營運策略,沒人敢保證儲能收益穩定性,業者投資儲能是否會面臨血本無歸?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莊嘉原認為,風險不容忽視,就連台電也不敢保證收益的穩定性,一旦市場進入白熱化激戰,投資回收年限勢必拉長。照台電的講法,投資儲能約5~6年才能回收,若市場飽和導致投入資金無法回收,因此莊嘉原斷定,儲能市場廝殺指日可待,投入該領域業者必須撐3年陣痛期。

此外,多數儲能系統的保固都是3~5年,目前市場上唯獨立達攜手合作的全球第三大儲能公司、美國Powin的儲能系統提供20年壽命保固,不只硬體設備,同時具備電池監控平台(StackOS),連莊嘉原認為,很可能3年後儲能系統營運商就倒一半了,儲能市場將走向汰弱留強的局面。

展望未來,莊嘉原表示,2022年規劃海外布局亞洲地區,理由是地緣上較為熟悉,此時不方便透露諸多細節,立達儲能協理張春漢指出,接下來有可能與船舶廠合作。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 DIGITIMES 的文章

南澳設立首座V2G雙向充電站
DIGI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