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來美國兩年後的某個傍晚,某次到加州出差,下班後和幾個朋友在「山景城」(Mountain View,因 Google 與多家矽谷企業全球總部,Microsoft 多個下轄事業群的總部均在此地而聞名)的市中心吃晚餐。
在 Facebook 當工程師的朋友說:「我當初以為自己在矽谷看到的景象,會是無人機在空中穿梭送 Pizza,滿街的智慧路燈、無人駕駛車……這裡真的跟以前想像中的,好不一樣。」
我環顧四周,不禁笑了出來,順手拍下我們那一刻所看到的「矽谷」。
圖/Elsa Ho 提供
矽谷生活的「無聊」,只有實際住過的人才知道。而無聊,僅是眾多真實面向中的一個而已。
哈佛心理學家丹尼爾.吉伯特(Daniel Gilbert)在其知名著作《Stumbling on happiness》中指出:我們為何總是無法精準地做選擇,為自己創造出「幸福的未來」?──原因之一,是「未來的自己」總是變化得比我們以為的還多;其二,是當我們想到未來時,無法做很細緻的描繪,只能在想像中簡化體驗,並且傾向高估單一事件對我們情緒的影響。
「美國夢」,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相信你一定看過這樣的文章:去美國念書的台灣工程師,分享自己如何「刷題」、如何策略性地準備面試、如何與各大科技公司談判斡旋,最後在畢業前獲得超棒 offer 的經驗。
你或許也看過這樣的文章:「社會的階級化越來越嚴重,底層勞動者永世不得翻身,只剩下科技業與金融業的少數菁英,握有可能通往上層的門票,我們只能力爭上游……。」
種種的資訊都告訴你:離開這裡吧!前往水往上流的地方,搭上起飛的火箭,不要回來……噢對了,這裡還有一些幫你「破關」的武功秘笈,趕緊多看一些。
的確,前往美國念書,加入新創或科技公司「賺美金」,最後運氣好的話,甚至自己創業當老闆,對於想要改善自身現狀的台灣年輕人來說,這是一條相對普遍的路。
但很少人會跟你說,然後呢?──火箭降落到一個新世界後,人生從此就快樂無憂?
確實,大部分能在美國找到工作,並且留下來定居的人,都會獲得(相對台灣)好的生活品質、優渥的薪酬、甚至更開放平等的工作環境等等──幾乎人人都有車,工作幾年後買個大房子,也不是太大問題(至少以我所在的西雅圖、每月平均出差一次的矽谷來說是如此)。
然而,故事並沒有在這裡結束。
這兩年來,我觀察身邊在美國有穩定工作及良好生活的台灣朋友,發現了一些大家普遍遇到的問題──而這些,都是當初我們沒有想到過的:
1. 朋友圈窄化,多元性降低
不論到哪個國家,相信你一定還是多少會跟當地的台灣人做朋友。我在〈從質疑到想念──新加坡的種族融合與多元文化〉一文中提到,美國雖然號稱種族「大熔爐」,事實上各個族群在更多時候,從語言、文化、食物等各個面向,與其說是真正「融合」,不如說是「並存」更為適當。
也因此,在我個人的經驗所及,大學畢業後才搬來這裡定居的台灣人,主要的朋友圈,通常還是華人為主。
而在這裡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尤其矽谷)找到穩定工作且定居下來的台灣人,通常是已經經過一層「篩選」的,因此同質性較高,多元性相對較低──
我們老實說吧:如今能夠來美國唸書、接著找到工作,並且收入(不論是工作本身或親友資助)足以買房定居、取得綠卡或公民身份的台灣人,除了極少數「天縱英才」之外,基本上多數人的家族或配偶,都有一定程度的經濟能力,自己也有一定的教育水平,並且通常是為了更好、更舒適的生活而來。
因此,通常這樣的人,對自身「舒適圈」以外的議題,興趣也相對較低──不像在台灣,你的朋友圈中,很可能有個「以前混幫派、後來金盆洗手創業開店」的國中同學,也有個「放棄金融業高薪、去非洲加入 NGO,充滿懸壺濟世情操」的大學學長──他們,通常不會出現在美國、至少不會走「一般」的路徑──來念書,然後在這邊找到工作。
當然,這對許多人來說並不是個問題。但如果你是個持續需要不同想法與外在刺激的人,你會發現身邊的人已經沒有太多「真正的煩惱」──舒適的生活之外,這些「人生勝利組」在意的話題,大多圍繞著股票行情、如何節稅、買房投資、放假去哪裡玩……。(再次強調,這並沒有不好,很多人來美國的目的,便是能過一個這樣的生活,問題是生活在這樣的氛圍之中,是不是你可以接受的)。
即便脫離了台灣人朋友圈,整體而言,美國西岸大城市的中上階級子弟,可不像亞洲年輕人這麼流行「狼性」──我曾前一刻在微信上看到勵志的「雞湯文」,寫著 20 幾歲該是認真打拼的年紀,不該繼續在酒吧流連、夜夜笙歌;下一刻轉頭就聽到美國當地名校剛畢業的年輕人,說自己多麼喜歡很"chill"很不"productive"的生活,連工作都不急著找。
而如果你開始思考,是否要這樣一直穩定工作,並且過著如退休般的生活下去,接下來又會面臨另一個問題:
2. 「出的來,回不去」
除非你已經是美國公民,不然美國對你來說,會是個「一旦出去,就很難再回來」的地方。
台灣人在美國,最主要使用的,是未來相關規定還可能繼續收緊的 H1B 工作簽證:這個簽證需要當地公司支持,且一旦離開公司,簽證就不能保留。此外,這個簽證目前使用「抽籤制」,一年只抽一次,只有公司能幫你申請抽籤。
若是取得簽證後,想要離職先回台灣一陣子,等你哪天想回來(美國),不但需要有公司願意幫你申請,且你在那同樣一年一次的機會中,還要再次抽中才行。
已經有綠卡的,一年則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需要待在美國,不然會有綠卡被註銷的風險。持有綠卡五年後,可以成為公民,這才算獲得真正的「自由」(除了要繳美國稅之外)。
簽證、身份問題之外,上面提到美國舒適的生活,也是讓人很難就這樣放棄,然後離去的原因之一:
我遇到不少在台灣念完大學後,就直接來美國念研究所,畢業後在 Google、Facebook 等大型科技公司工作的優秀學弟妹。基本上,他們沒有真正體驗過其他國家的工作環境(以美國 Google 為例,它是一間連手機網路、家裡網路費用,都會幫員工支付的公司),因此常出現的狀況是:他們一方面覺得自己還沒探索夠,還想去歐洲等地方工作看看,但當發現那邊薪水沒有比較高、稅又高得嚇人時,就又開始覺得離不開美國,陷入矛盾與拉扯。
綜上所述,因此,值得問自己的問題是:你是否願意耐心地,先在這個國家等抽到工作簽,再等拿到綠卡,再等五年後成為公民,然後再往下一個目的地邁進?
如果你不打算在美國終老,你是否能夠「由奢入簡」,在好不容易獲得舒適的生活後,還能因為自己的理想或夢想,瀟灑地離開?
3. 找不到適合的對象、缺乏歸屬感
最後一個,是年輕時可能很難想到,但也很現實的問題,對女生來說尤其常見:一個大學畢業後來美國念研究所,接著找工作的女生,畢業後大概 25 歲,工作幾年生活穩定後,大概 27、28 歲。
此時,受到傳統觀念及同儕、親友的影響,便開始感受到「在 30 歲前定下來」的壓力──我在這邊遇到太多台灣女生,因為找不到適合的對象,最後決定回台灣。
問她們為什麼不換個城市找?聽到的回答總不外乎是:「我一個人在這裡也五六年了,我的工作類型在美國其他地方也不是這麼好找……」「家人都在台灣,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自己一個人在這裡做甚麼……」「我希望能找台灣人當另一半,雖然回去也不一定找得到,但至少那邊台灣人還多些,離家裡也近……。」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為什麼要受別人影響,做自己不就好了?
是這樣的,美國文化雖然推崇所謂「個人主義」,但其實這個「個人」,指的包括與自身直接相關的人事物,是包含家人的,在社交生活上,也非常注重核心家庭──除了少數大城市如紐約外,30 多歲之後的「美式生活」,其實多是非常「家庭取向」的:
以矽谷這邊的普遍情況來說,公司舉辦的大部分活動,都是「歡迎闔家同樂、攜伴參與」;夜生活遠不如亞洲大城市活躍,很多時候下班後,甚至是沒有甚麼好玩的地方可去的;朋友也都住得相對遠,其實沒那麼容易見面。
再加上,自己住跟找室友分租兩人房的經濟負擔,遠遠超過兩個人住一間房。「我到底為什麼要隻身留在這個國家?」成為一個時間一久,很多人漸漸回答不出來的問題。
每次聽到這些優秀的朋友,因為找不到適婚對象而回去,總是覺得非常可惜。但長期在一個家庭導向的城市當「第三或第五個輪子」(英文用法,指單獨一人與一對或兩對夫妻/情侶出遊),我完全可以理解她們的感受。
檢視她們一路走來的歷程,也深深感到很多事情,是早些年的我們都沒有認真考慮過的。
結語:
丹尼爾.吉伯特最後在其研究中指出,我們若要幫未來的自己,做下更適合的選擇:唯一的方法是多參考過來人的意見──而這是很多人無法接受的。
他做了一個實驗:在你決定看某部電影之前,可以選擇自己看預告片,或是看別人的評價。
多數人都選自己看預告片,因為他們覺得只有自己了解自己的喜好。
然而,在實際看完電影後,參考別人評價再決定要不要看該電影的人,相較於選擇看預告片的人,普遍覺得自己做了更好的判斷。
寫下這篇文章的用意,是依據自身經驗與觀察,呈現「美國夢」文章裡,較少被提及的一塊,給在多方徵詢意見的人一些參考點。
不管到哪個國家,不會有個地方讓你覺得「我從此可以開始快樂無憂了」──做為一個普遍來說,基本需求無缺的現代人,在更進一層的需求或多或少也都滿足之後,我們內心深處,往往仍有無盡的「大追尋」需要面對。
避免把追尋某種生活狀態當作人生的「終極解藥」,而是從「已經在你想要的位置」的人身上,多多聽取一些優缺點分析,並提早有些心理或實際上的準備,或許才是更明智的做法。
執行編輯:鄧紹妤
核稿編輯:張翔一
Photo Credit:Sean Pavone@Shutterstock
《關聯閱讀》
現實是殘酷的──美國留學生畢業後留或不留,該何去何從?
台灣老人在美國──當子女的免費保姆之外,也請多為自己想
Gary 🇹🇼 秉禾 最後都會回來用健保
2017年11月14日10:12
ʕ´• ᴥ•̥`ʔ(◍•ᴗ•◍)❤佩詩 美國台灣人,老了還是回台灣養老治病,台灣人材薪水低,相對安養中心較美國便宜,同時又有健保,醫療便宜,我的工作遇見早年帶兒女在美國打拼賺錢,成為美國人,晚年一人回到台灣安養治病,成為孤獨老人
2017年11月14日10:15
S T 真的
有得必有失
任何亮麗的外表之下,一定有大量的代價得付出
值不值得就看各人來判定
2017年11月14日10:12
黃政閎 比較怕恐攻阿。現在閒閒沒事吃飽沒事幹就來個恐攻要不然就是槍擊案
2017年11月14日10:21
Chen Hsi Che 整篇滿屁的
2017年11月14日10:1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