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復發的時候,第一個念頭是『啊,我要死了嗎?』就不願意治療了,然後醫師也沒時間跟你詳細講,那怎麼能怪患者跑去吃中藥?」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永長欣診所院長謝瑞坤醫師說,最擔心癌症患者的就是這種鴕鳥心態,原本可以救回來的,反而因為延誤治療而死亡。
癌症復發之後,病友們最害怕的是⋯⋯
謝瑞坤說,復發的心態跟第一次得到癌症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就像是我們聽到自己是癌症晚期,跟聽到是癌症早期,得到的感受也完全不同;「這時候已經不是治療了,他們在想的是未來的事情,再來一次了,我會死嗎?我治得好嗎?家人怎麼辦?」
馬偕醫院癌症腫瘤管理師蔡青芬說,其實這些復發癌友最擔心的,一方面是「經濟」問題,一方面是「治療」帶來的副作用跟恐懼。「我有一個病人55歲,是肺癌第三期B,一開始是用標靶治療,但6個月之後發現有腦、骨頭多重轉移,要改用化療,她當下直接拒絕再接受治療。」
蔡青芬說,這位病人是在醫院做看護的,但她對化療的印象還是來自於電視劇中的ㄋㄧ「會吐、會虛弱到不能工作」,再加上她還有卡債、租房子的壓力,又離婚、家人沒有可以支持照顧的,她乾脆選擇繼續工作。「而且聽到轉移的時候,她很沮喪,覺得自己這麼努力、乖乖配合治療,為什麼還是這樣?」
有憂鬱傾向的癌症患者,死亡率比其他人高出30%
復發的時候,那種即將死亡的恐懼感又襲來,謝瑞坤說,「很多病人會覺得,醫師大概就是宣布自己沒救了,所以不願意再走進醫院,寧願去找更多的偏方,或是讓自己陷入「我沒救了」的那種絕望感中;「研究也發現,有憂鬱傾向、甚至是憂鬱症的癌症患者,死亡率比其他人高出30%。」
其實這5年的治療比過去發展都快,以前可能治療無望的,現在至少可以救回一些,謝瑞坤舉例,像是黑色素瘤,過去就是認為「幾個月就會死」,但現在5個人中可以救回1個,所以只要能存活多幾年,或許就可以找到治療自己的方式,不要一開始就想著「現在治不好、治不好、治不好」。
「而且現在治療的副作用都很輕微,也可以避免,照護能力提升太多,不再是以前『不吐就不叫化療』的時代了,而且標靶藥物也越來越多,健保大部分都有給付第一線,不是醫師、其他人跟你說要用自費藥物,就一定要自費,經濟上如果認真來說,基本上不需要擔心。」
謝瑞坤說,把所有的決定都交給醫師,是不好的,因為你必須「知道」,才有做決定的權利,「不要把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縮到最小,你有能力可以跟醫師討論、可以決定,不是等醫師救、等醫師幫你決定,任何的疑慮都要用『說』的,才能找到人來幫你。」
復發、治療只是生活中的一部份
除了經濟上的、身體上的擔憂之外,謝瑞坤說,其實很多患者更需要的是,不要放棄生活。「我的病人也是在化療的時候持續工作、進修。」蔡青芬也說,「那位拒絕治療的肺癌患者,在我們找了其他肺癌病友跟她聊聊之後,她也很驚訝的發現,『原來做化療還可以去爬山?』」
謝瑞坤說,像是現在肺癌晚期,可以每天只吃一顆藥,跟正常人一樣繼續工作、生活,「治療只是在你生活中多了一個片段」,可以讓自己重新審視生活的步調,調整到有時間、精力照顧自己的狀態。
所以這種「不放棄生活」,並不是代表完全不改變自己的生活形態,謝瑞坤說,他就有遇過病人告訴他,「治療可能要快一點,因為我還要趕回家,不然老公跟小孩就沒飯吃了」,他一聽到很傻眼,「這樣我真的無法接受,為什麼不讓他們自己買便當?應該要挪出心力關心自己、接受別人的協助跟分擔。」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