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4 月 8 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理事長譚德塞在國際記者會上,公開表示自己受到來自台灣的種族歧視及人身攻擊。
當時,聽到這番言論的英國留學生林薇立刻聯想到:如果明天英國新聞媒體直接刊登了這則新聞、卻沒有任何「來自台灣的聲音」作為平衡,對於台灣的國際形象必定會有負面影響;這幾年台灣才剛因同性婚姻平權議題,在國際社會上建立起的「進步民主國家」形象,也可能會因此毀於一旦。
當下,林薇知道自己無法「坐以待斃」,什麼都不做。隨即自己動手寫講稿、拍影片,剪輯後上傳到網路,也就是大家如今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的《一封致予譚德塞博士的公開信》。
影片上傳後,她的世界卻從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Facebook 粉專、Youtube 上分別在短短時間內累積了 150 萬和 170 多萬觀看次數,閱覽、留言聲援者除了台灣人外,更來自世界各地。同時有無數家媒體來信要求影片轉載及邀約訪問,就連她在《換日線》的專欄也瞬間吸引了不少點閱。
「身為一個學生,我當時並沒有想到有多少人會(因為影片)聽到我的聲音。只希望(影片)能在自己不同國家的朋友圈中擴散開來,大家再一起來發聲。上傳完後已經是早上 6、7 點,吃完東西我就睡覺了。沒想到一覺醒來⋯⋯」
面對突如其來的高度關注、甚至所謂「起底」,林薇並沒有因此怯懦畏懼或沾沾自喜,而是立刻開始思考「下一步」:「如果因為這個影片,大家開始思考、或受到啟發,我覺得是件很幸運的事。但接下來要怎樣運用這股『幸運』,才是最重要的。」
而外界紛紛把林薇描繪成「勇敢的台灣女孩」時,其實她心裡也出現過一絲猶豫:「當時我也想過,會不會有中國同學跟朋友就這件事情上面(感到介懷)。」但她思考後,仍然選擇「積極創造對話空間」:「有很多中國同學或不認識的人,都曾在我發表的文章、影片下留言,無論正負面都有。但我覺得這些都是開啟討論與溝通的契機想要了解彼此、了解衝突的癥結何在,最好的方式就是溝通。」
讓人倍感好奇的是,究竟是怎樣的家庭背景、人生經歷,讓這名年僅 22 歲的傳染病醫學研究生在面對這些衝突、不安時,仍能保持冷靜的頭腦、理性的態度,從容應對?
「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不是世界的全部」
醫學生、Youtuber、女性權益關注組織「小紅帽」及文化沙龍「藍鯨行動講學」創辦人──擁有眾多不同身份的林薇,是個十足的「斜槓青年」。「不務正業」是林薇往自己身上貼的「標籤」,但她可不認為這是個標籤,對她來說,這反而是個「機會」──能讓她展開人生不同可能性的機會。
當代青年因為社群、網路興起而獲得更多的資源、平台,每個人都有機會盡情發展各方面的興趣。「當然有些人專精在某個領域也很 OK,但我喜歡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我認為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 interconnected(互相聯繫)的,我可以找到他們之間的連接在哪,以及我自己可以在這個議題上立足的位置。」
從小到大,家人教林薇一個觀點: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爸爸不會告訴我標準答案,而是讓我一直去思考。」正是因為從小就開始思考不同的事情,讓她覺得自己發展空間很大,不會被局限在條條框框內。
這樣開明的教育,讓林薇能自由的探索自我,進而對國際議題產生興趣。小學時,她在學校看了《大國崛起》紀錄片,影片中提及到英國工業革命、日本明治維新、歐洲局勢改變的過程,讓她見識到世界遠比她想像中的廣闊。在學校吸收了知識,回到家裡就和家人一起討論。媽媽曾經說了一句讓林薇印象深刻的話:「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是世界的一部分,但她不是全部。」
看待事情的角度愈來愈廣,對國際議題的興趣也愈來愈深。國三那年,林薇參加了學校裡的模擬聯合國社團,這段經歷幫助她在接收不同議題的資訊之後,能透過社團內的討論,進行消化、反思,最後產出自己的觀點,奠定了她參與跨文化討論的基礎思辨能力。
就在高中學測前,林薇因病休學,在家裡專心養病。此時她收到世界聯合學院(United World Colleges,簡稱 UWC)的招生訊息。UWC 在二戰後成立,是一所定位特殊的院校:該校在全世界四大洲內有 18 所院校,學生為來自 159 個國家的 16-19 歲青年。「多樣性」是他們極力打造的環境,因為 UWC 相信,如果把全世界青年放在同一個地方,交換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觀點,以理性、同理的角度進行交流,就能進而開創更和平、永續的未來。
林薇被這個創校理念深深吸引著,「我覺得台灣站在一個風口浪尖,尤其好像『左鄰』右舍每天都在跟我們起衝突。當下的第一反應可能會很生氣,但再去思考時,就會好奇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們能心平氣和地對話,就有機會了解彼此。雖然誤會不一定能藉此化解,但起碼能夠好好談一談。」
接受世界的挑戰:創造價值的慾望大過恐懼
真正進到 UWC 就讀後,要如何把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理念,實際運用在每天的生活中,才是真正的考驗:周遭同學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種族、國家,自然也會產生各種南轅北轍的不同意見,同時大家都為自己的觀點據理力爭,林薇也開始感覺到既有的觀點被挑戰在台灣接受的挑戰往往是內部的二元分歧,在 UWC 接受的挑戰則是來自全世界的「多重衝擊」。但她相信:「(外部挑戰)是很好的事情,它讓我開始接觸更多元的社會議題、社會運動。」觀點間的衝突並沒有讓她害怕退縮,反而讓她繼續成長。
兩年前,林薇申請進入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傳染病學系。在學業之外,她也持續關心時事,甚至投入倡議。但如果說過往的「衝突」都只是存在於「想像」中的話,此時的她卻切身感受到人身安全的「實際」威脅:
2019 年香港發生的反送中運動持續多月,引發國際社會關注。身在英國的林薇,也和志同道合的夥伴發起了全球連線的聲援香港活動她們「全副武裝」(指戴上香港抗議者們用以抵擋催淚瓦斯的防毒面具)、手持標語在街頭和平集會。同年 10 月 1 日,中國國慶日當天,林薇和同學在學校同樣舉行了和平靜坐。場內有很多國際學生參與,也有部分中國留學生支持他們。
但「突然間,有幾個手持五星紅旗的學生衝過來,向我們丟東西、大聲斥責,並出現你推我撞的衝突,最後由警察來處理。集會散場後,我們規劃了不同的離場路線,但還是被跟縱,也有被拍照,還被放在網站上。」
在林薇和香港同學一同經歷了這場「革命情感」後,他們交換彼此土地的故事、互相滋養,也讓她了解到原本以為自己國家才有的問題,其實別的國家、別的社會也經常遭遇過同樣困境,反覆證明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互相聯繫的。「(經過這些後)你會去想,到底是恐懼比較大,還是想要創造價值的欲望比較大?」對她來說,答案顯而易見。
「你不用很厲害,也可以有影響力」
《一封致予譚德塞博士的公開信》影片發表後,引來眾多網友留言,大部分是感謝林薇、稱讚她勇敢的正面留言,不過也有些留言寫道,台灣不用「被你代表」、甚至對她作出人身攻擊。面對這些,林薇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回歸自己的初衷:「大家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感受很正常。回到初衷,我問自己有沒有這樣想(代表台灣),答案是的確沒有這個念頭。所以(負面留言)對我影響就沒有那麼大了。」
同時她也同意,有些建議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因為那個(影片製作)當下,時間是很趕的,所以我相信不論是文稿或者是影片,都絕對不是完美的。包括我講話的方式、用字或者是語氣,還有很多可以再調整的地方。而這些都是我之後要繼續做其他行動的時候的養分,我會慢慢去調整、去學習。」
林薇相信,一個民主國家的種種,從不是單憑個人力量就可以完成,而是要靠每個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共同努力,才能促成整體的進步。對她來說,現階段最重要的從不是她「個人」做了甚麼樣的努力,而是「大家」如何一起讓國際社會看見整個台灣的防疫成果、醫療實力,以及願意幫忙的真心。
「與其繼續爭吵『譚德塞怎麼講我們』,不如把重點放在如何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能夠扮演的角色』。」林薇強調,在這之中,每個人都很重要──唯有當我們都願意跨出那一步,為社會付出努力,國家才有機會進步。
「你不用是一個很厲害的人──我也不是,我只是學生──也可以做一件有影響力的事。」這個信念支持著林薇,在充滿風浪的旅程上不驕不躁地繼續前行。
執行編輯:邱佑寧
核稿編輯:林欣蘋
【延伸閱讀】
●和武漢女孩的「兩岸青年說」:為何留學、武漢肺炎、與最敏感的兩岸關係
●《紐約時報》眾籌廣告,外國行銷專業人士怎麼看?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Steven 恭喜民進黨又成功的「培養一位明日之星」!
2020年05月14日10:18
liang 陳:你不用是很厲害的人也能在公車上摸奶
林:你不用是很厲害的人也能接任民x黨副秘書長
2020年05月14日09:3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