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AirDrop 不再安全,中國曾破解 AirDrop 搜尋反送中支持者資料

科技新報
更新於 2024年01月12日09:55 • 發布於 2024年01月11日15:23

《彭博社》近日指出,北京網神洞鑒科技公司公開宣稱,中國公安委託該公司破解 iPhone 用戶的 AirDrop 傳輸資料,從中找出發送不利政府言論的使用者,而這項破解技術在 2019 年也曾在香港用來找出反送中支持者。

Apple 從 2011 年推出 AirDrop 功能後,變成為最受使用者歡迎的檔案傳輸功能,而這項功能也在中國境內越來越多人使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由於使用移動臨時網路,且分享者間只會透露用戶隨意設定的手機名稱,而不會透露 Apple ID、姓名、電話或電子郵件等個人資料,隱密性、安全性和快速、不限制檔案容量的模式讓這項功能在中國也受到用戶歡迎。

但是中國政府基於對社會控制的需求,委託北京網神洞鑒科技找出透過 AirDrop 尋找用戶資料的方法,以便找出想藉由這項隱密功能散發不利政府言論的使用者。

北京市司法局在官方網站公開宣佈,北京網神洞鑒科技公司已成功找出破解 AirDrop 隱密性的方式,這項消息也隨即登上《彭博社》。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美國科技媒體《Macworld》也成功重現了中國使用的 AirDrop 破解方式,在打開 Mac 的控制台,並使用 iPhone 透過 AirDrop 傳輸檔案後,Mac 內的「sharingd」是負責 AirDrop 及其他無線連結傳輸的程式。

透過 shraingd 程式可發現 AirDrop 項目,再往內搜尋則可找到剛分享檔案的 iPhone 資訊,內部包含用戶 Apple ID、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相關資料的「雜湊值」(Hash Values)。

雜湊值是雜湊函式(Hash function)的產物,雜湊函式把訊息或資料壓縮成摘要,使得資料量變小,將資料的格式打亂混合,重新建立一個雜湊值的指紋,通常由一組簡短隨機字母和數字組成的字串顯示。

Macworld 表示雖然他們團隊在實驗中最終無法存取雜湊值的完整文字檔,但在中國政府和北京網神洞鑒科技合作之下,要取得最終資訊拿到使用者資料應不是難事。

《彭博社》表示許多資訊安全專家早在 2021 年就發現這個安全疑慮,並曾警告過 Apple,包括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TU Darmstadt)教授海恩李希(Alexander Heinrich),且通知期間 Apple 正在開發 iOS 16,不過這項缺失並沒有被修補。

因此 2019 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時, AirDrop 是許多香港抗議者用來傳遞包括物資、集合時間和地點等重要資訊的工具,但中國應該在當時就已掌握這項技術,因此逮捕許多參與抗議的用戶。

(首圖來源:北京市司法局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