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去年1月在本刊293期寫過〈戰爭、通膨可望緩解歐股補漲機會大〉一文,文中提到近年歐洲被特定媒體刻意渲染成經濟凋敝、前景黯淡,一副快要完蛋的樣子。1年多過去了,我們實際檢視歐洲的表現,就會發現歐洲的狀況尤其在投資市場,遠比一些媒體的報導好得多。
先看經濟成長率。依歐盟統計局的數據,歐元區與歐盟2022年GDP年增率均為3.5%,2023年則均為0.5%,2年平均下來,與美國同期GDP平均年增率相近。
再觀察股市,2023年MSCI歐元區指數與歐盟指數分別上漲22.18%、21.12%,MSCI美國指數則漲了25.05%。
若以投資人熟悉的權值股指數做比較,2023年道瓊歐盟50指數(Euro Stoxx 50)上漲19.2%,標普500及那斯達克100則分別上漲24.23%及53.81%。
歐股今年以來漲逾9%
勝過美股2大指數
從上述2大指標來看,歐洲並沒有比較好啊?但接下來的數據才是重點,今年至3月11日為止,道瓊歐盟50指數上漲9.04%,標普500指數及那斯達克100指數則分別上漲7.30%及6.69%。道瓊歐盟50指數明顯贏過美股2大指數。
其實,若細加分析標普500指數、那斯達克100指數自去年至今的好表現,幾乎都是靠科技股推升。以標普500指數來說,去年漲最多的是資訊科技產業,漲幅高達56.39%,其次是電信服務產業(Communication Services)上漲54.36%,而漲幅多來自擁有Google的字母(美股代碼:GOOG)與Meta(美股代碼:META)貢獻,而排名第3的非日常生活消費品(Consumer Discretionary)也是因有亞馬遜(美股代碼:AMZN)和特斯拉(美股代碼:TSLA)才能漲到41.04%。若撇除包括前述4家公司及輝達(美股代碼:NVDA)、微軟(美股代碼:MSFT)及蘋果(美股代碼:AAPL)的「美股七雄」巨頭,標普500指數表現平平,漲幅僅8%。
由於「美股七雄」在過去1年平均漲幅已逾100%,標普500指數及那斯達克100指數的本益比(PE)也推高到23.15倍、32.8倍,未來要再上漲,投資人期待空間不會太大;反倒是歐股,表現不俗且本益比尚低,依雅虎財經結算,道瓊歐盟50指數在3月11日的本益比為16.11倍,平均股利殖利率達2.61%,遠高於美股前述2大指數的1.34%、0.8%!
在具投資價值的歐股中,也出現類似美股七雄的「歐股11強」(GRANOLAS)。這是高盛(Goldman Sachs)在2020年以歐股市值名列前茅的11家公司名字首所組合的新名詞,分別是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羅氏(Roche)、艾司摩爾(ASML)、雀巢(Nestle)、諾華(Novartis)、諾和諾德(Novo Nordisk)、萊雅(L'Oréal)、路易威登(LVMH)、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思愛普(SAP)和賽諾菲(Sanofi)。「GRANOLAS」在英文中意為「穀麥脆片」,或許對高盛而言,這些公司有「營養可口」的意味。
高盛指出,歐股11強涵蓋6大類股與人口老化、人工智慧與機器人、ESG等3大趨勢主題,而且獲利增長穩健、利潤率高且穩定,資產負債表亮眼,因此在這波的歐股中居領導地位。根據晨星、華盛通等媒體的報導,「GRANOLAS」總市值超過2兆6,000億歐元,占道瓊歐盟50指數市值約27%~28%,貢獻了過去1年歐股近6成的漲幅。目前「GRANOLAS」本益比約為20倍,遠低於「美股七雄」的30倍,而其平均股利殖利率為2%到2.5%,不但比標普500指數高,更遠超過「美股七雄」的0.3%,加上「GRANOLAS」的波動率只有「美股七雄」的一半,投資成長性更佳。
無獨有偶的,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根據2020年1月以來對道瓊歐洲600指數漲幅貢獻度,選出了諾和諾德、艾司摩爾、路易威登、思愛普、西門子(SIEMENS AG)、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和愛馬仕(HERMÈS)7檔股票,將它們稱為「歐洲7大奇蹟」(Seven Wonders of Europe)。法國興業銀行認為「歐洲7大奇蹟」雖是歐洲公司,但銷售額只有23.4%在歐洲,對歐洲依賴度低,因此不用擔心受歐洲經濟問題影響。
近來花旗集團(Citigroup)也來湊一腳,將諾和諾德、艾司摩爾、路易威登、思愛普、施耐德電氣、歷峯集團(Richemont)和法拉利(Ferrari N.V.t)稱為「超級7巨頭」(Super Seven)。花旗集團認為「超級7巨頭」比「美股七雄」便宜許多,但提供一樣吸引人的獲利率。
被看好的16檔個股中
以生技醫療產業居多
再進一步歸納高盛的「GRANOLAS」、法國興業銀行的「歐洲7大奇蹟」及花旗集團的「超級7巨頭」,則諾和諾德、艾司摩爾、路易威登、思愛普這4家公司是大家一致看好的標的,投資人不妨從此著手。若就產業分布來看,上述3家投資機構所點名的16檔歐股中,以生技醫療產業居多,其次是奢侈品,這也是歐股所特有的強項。諾和諾德近年靠減肥藥大賣,股價一飛沖天,丹麥政府甚至公開表示要不是有諾和諾德等製藥公司的撐盤,丹麥去年經濟將陷入衰退。
若不熟悉歐股的投資人,基金或ETF自然是較好的考量。只是目前尚沒有針對「GRANOLAS」、「歐洲7大奇蹟」或「超級7巨頭」的ETF。相較之下,以基金投資歐洲相對簡單許多,而且投資人也無須拘泥於一定要囊括所有的歐洲巨頭股。事實上,也不是每一檔歐洲巨頭股價表現就一定比較好(詳見表1),投資人不妨對比基金持股明細有涵蓋多檔歐洲巨頭,並挑選績效相對好的基金即可。例如在表2中排名第1的「貝萊德歐元市場基金」,持股前10名中就包括艾司摩爾、路易威登、施耐德電氣、思愛普、西門子及愛馬仕等6檔歐洲巨頭股,是可參與歐股巨頭成長的代表標的。(本文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