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女性斷網練習,把精力留給自己——心理師鄧善庭談數位焦慮

非常木蘭
發布於 2024年07月08日03:27 • 文字:艾米希莉 Amesily • 編輯:林瑀、楊雅涵

嘿!正在看文章的你,上一次完全放下手機是什麼時候?

除了睡覺之外,生活中哪個時刻是你能夠放下手機至少一小時而不去檢查的?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試想以下情境在你生活中常見嗎?

  • 雖然為了下午的開會拼了命趕簡報,但手機只要聲音一響還是忍不住看訊息。
  • 假日和三五好友去餐廳吃飯聊天,習慣隨手點一下螢幕,看是否有新的訊息。
  • 當在社群媒體上看到友人的動態,忍不住就放下手邊事務和閨蜜聊起八卦。

手機與社群媒體的興盛,造就現代社會更緊湊的步調、更龐大的資訊、更密切的人際連結,進而引發更多的焦慮與憂鬱,這已是近幾年來心理學研究的重點且廣為人知的現象。

但女性本就比男性更易產生情緒不安。女性相比男性遭受憂鬱與焦慮影響的可能性幾乎達2倍,一部份是因爲雌性賀爾蒙會影響血清素,女性的月經、生產、更年期都會造成荷爾蒙的變化,而血清素是使人愉悅的大腦化學物質,血清素分泌的下降與憂鬱症有很大的關聯;另外根據 Brain & Behavior 期刊發表的一項 2016 年研究,女性在工作與家庭責任或者照護家庭長者等責任之間取的平衡也造成女性很大的負擔,進而導致更高的焦慮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若針對社群媒體為焦點,較多研究關注於社群上的完美照片引發女性自我形象的焦慮不安,或認為自己永遠不夠好的冒牌者症候群。但這裡想從另一個角度談談女性在社群上的焦慮原因。

女性重視關係,是因為大腦?

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佩雷爾曼醫學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研究團隊於2013年發表之研究指出,男性與女性在腦神經連結網絡存在著差異,而這可能形成不同性別間行為、想法與思維上的差異。

他們招募了949名8歲至22歲的男女進行實驗,並使用腦部掃描參與者的腦內神經連結情況,最終發現男性大腦的「前部和後部」有較多的神經連結,整體連結也以區塊化為主:女性則是「左右腦」的連結較多,且連結上有更多的多區域相互連結。「前後」的連結會促成更強的決策、速度及空間能力,區塊化則使得大腦更能專注於使用當前的區域;而女性的腦神經連結狀態則更擅長「一心多用」及語言、情感的表達。

由於此差異要到14歲之後才會更明顯,加上部分學者認為這並非腦神經天生的差異,也可能是後天的經歷、學習而導致的結果。雖然學術界尚未對此差異有定論,但此研究也展現出女性在腦神經網絡上,的確更容易因為先天及後天因素被塑造成「一心多用」、「善於與人接觸」等狀態。

相比男性從小被教導競爭、堅強與注重成就,女性更被期待為善於體察、融入群體,以情緒相處常見的爭執為範例:一對情侶可能會因為男友沒有事前跟女方說晚上有球局而產生爭執,對男方來說,他們更傾向關注自己擁有自主權與掌控感,而女方則在乎自己是否被「納入」決定的過程中,她並非要決定男友的出門與否,而是在這樣的詢問與討論中,會讓女方感覺自己是關係中的一份子。簡單來說,男性更重視「成就/掌控」,女性則更重視「關係」。

24小時在線,女性愈在乎愈疲憊

當注重關係、努力成為群體一份子的女性在數位世界中,會產生什麼情況?

網路世界成為24小時不間斷的人際網絡,過去下了班、放了學就會回到自己小世界的情況已不復存在,我們永遠能用手機觀察自己是否仍存在於群體中、永遠能看到人際網絡中的大小事,這也代表著女性就此無法切割只有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就好像活在非洲大草原卻沒有安身立命的山洞可以躲藏,全身細胞都持續不斷保持在警戒、不安的狀態中。

一直處於「警戒」狀態的女性,會在哪些情況中展現出焦慮感呢?下述三個近幾年越來越常見的情境,看看你是否也出現同樣的焦慮困境:

一、在乎的代價:

社群媒體讓人可以即時更新朋友動態、獲取更多的資訊與消息,但對女性來說,當在社群媒體中看到親朋好友遭遇各種重大事件或變化時,會使女性的焦慮程度增加5至14%不等(與此同時,促使男性產生焦慮的機會則限縮不少),研究稱此為「在乎的代價(the cost of caring)」,這些負面資訊會帶給女性無形的壓力與焦慮感。

但除了親近之人,以我自身諮商中的實務經驗及粉專上的觀察,但凡虐童、地震、車禍、死亡等令人不安的新聞都可能造成相似的效果。

二、紅點焦慮:

女性的一心多用,會讓我們習慣把大腦切割成許多份,隨時注意身邊的各種訊息,而手機的紅點功能更是提高了女性的分心與焦慮感。除了手邊正忙著的事務外,Line群組、新的工作郵件、簡訊、社群通知…等,只要紅點未消失就好像有什麼事沒完成一樣。

儘管當下工作尚未完成,紅點的出現就是強制新增一件件待辦事項,無形之中為大腦增添了負擔與疲憊感。

三、空白恐懼:

是日本於2018年發表的每月新語,指「當自己沒有事情做,為了看起來自己有事情做而虛構預定,因為自己沒有預定要做的事情而感到恐慌」。

對空白的恐懼可以大略分為兩種,一是大腦習慣充斥過多的資訊後,面對「空」下來的不安與慌張,試想你是否不自覺同時工作卻要聽著背景聲音?或即使滑著手機卻也要開著YouTube才習慣?

二則是因社群媒體推播助瀾,各種紀錄點滴的手帳興起,如:學習帳、生活帳、運動帳,不是傳達下班後必須持續安排學習、就是每個人的生活都好充實,好像全世界只有自己在虛度光陰而感覺焦慮。不自覺強迫安排行程、預定事項,卻反而讓自己無法真正休息。

「Me Time」小練習:主動,搜尋生活中的幸福因子

社群媒體早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份子,雖然讓資訊唾手可得,卻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焦慮與壓力。既然我們無法排除使用手機與網絡,那麼調整「如何使用」就是重要的了!Odgers 與Jensen (2020)發現若只是被動的閱讀、吸收資訊,會與憂鬱有更強的關聯;而Jarman 等人(2021)則發現若為了資訊分享而使用社群媒體,比起為了逃避現實、獲得回饋而使用,前者會與身體滿意度、幸福感有正相關。

所以「主動性」與「使用動機」會是我們運用社群媒體卻能有效避免負面情緒的重要關鍵!試著讓自己在滑手機時轉被動為主動,調整使用網路之動機,讓社群媒體成為助力而非阻力。以下小建議提供給各位:

1. 減少閒著沒事瀏覽社群媒體、增加當有「動機」時再使用社群的習慣,例如:查找睡前可做的伸展姿勢、想找好看的新書而找網路的分享資訊、季節交替的保養品推薦、搜尋心理健康資訊…等。

2. 使用社群媒體以「資訊分享」為目的,讓自己不只是被動接收的角色,而是主動的產出者。

3. 線上雖然可以輕易地和人打招呼、觀看日常生活,但社群中的人際連結僅為輔助角色,真正讓人感覺充實、歸屬仍以現實的互動為主,因此別忘記和好友固定相聚唷!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