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監視器鏡頭,橘紅色的火舌在爬了兩層樓高後,企圖吞噬空間裡的一切,並留下些灰燼作為紀念。今年五月韓國首爾有過一場大火,事發地點正是攝影師 Cho Gi Seok (조기석) 的工作室。
回憶起 Cho 為 Vogue Taiwan 掌鏡的梁朝偉封面,已經是 2023 年底,同一年,由他指導的韓國偶像女團 XG 音樂錄影帶,更在 Z 世代間刮起了對未來神話美學的耽溺,但作為一位被全球社群注視的三十代大男孩(男人),他可能覺得人生才剛奏下序曲。
儘管 2016 年,Cho 就實現了他在二十歲階段的夢想,創立了 KUSIKOHC 這個曾闖進 LVMH Prize (青年時裝設計師大獎)半準決賽的服裝品牌,並幫他找到創作的新管道 ── 相機。於是,Cho 開始把熱情投注在品牌 Lookbook 拍攝與形象指導上,分裂出攝影師這個新角色,暗示強烈的視角不出所料地讓他在時尚攝影圈留下身影。數年後,集結他自 2019 年創作至 2023 年的攝影集《Flower Studies》也在今年秋風來臨前宣告出版,展示他柔軟、未受束縛的另一面。
Cho 是這個時代口中的成功輪廓之一,從美術設計、服裝品牌主理人、攝影師、藝術指導、到導演⋯⋯,多重宇宙在他的軌道裡並行著,直到這場大火帶走工作室裡成就這些角色的工具和回憶後,Cho 的生涯才有機會被迫重新開機:「2024 是結束與開始並存的一年。這是段充滿新挑戰和困難的時期,也是一個對自己與他人關係進行深刻反思的階段。」
我相信悲劇有它深奧的力量,來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本質和存在的意義。
Cho Gi-Seok
伴隨著一場聚集三十多人、由 Cho 的朋友 Yesol Kim 佈置、Dayeon Lee 製作花卉雕塑來裝飾的悼念晚宴,這場大火直到今年 10 月 31 日才在 Instagram 被一個名為 Flower In The Ashes 的帳號公開,同時再次宣告 Cho 已揮別並轉讓了那個一手建立的品牌 KUSIKOHC(事實上,他已於 2023 年 8 月做出此決定)。
一切都是 Cho 為了紀念這個人生轉折而誕生的計畫,一如往常用他最喜愛的繆思 ── Flower 為計畫取名,但不同的是,花這次從灰燼裡破土:「Flower In The Ashes 是項極度個人的計畫。被包圍在這痛苦的試煉裡,我開始相信每個結局都蘊含重新開始的潛力。從事件剛開始的激情、對無法保留事物的悲傷和遺憾、對過去的反思、與人的連結,以及最後在逆境中現身的希望,這個新計畫成為了我接受損失、並為新篇章重新奠定基礎的方式。」
但悲劇與希望在 Cho 的世界是怎麼相互依賴?「當悲劇與希望共存時,便會激發一種獨特、變革性的美,Flower In The Ashes 傳遞了在悲劇中尋找希望,並透過這種希望重新發現生活的興奮訊息。儘管自己並未完全體現這種生活方式,但我相信努力朝向這種平衡本身就是種美。」
「這個計畫一開始是為了紀念結束的一次性系列,同時也是邁向新品牌的過度。我現在正在準備的新品牌以『덕업일치』這個在韓語裡意味激情(興趣)與生活(職業)結合的詞彙為概念。我的目標是創造一個永續發展品牌,讓謀生與實現自己喜愛的事可以和諧地融為一體。」所以在 Cho 的下一步還未來臨前,我們姑且把 Flower In The Ashes 視為一個服裝系列理解。
在 Cho 的發起下,這個由七十二件單品組成的系列交由設計師 Kim Dohun 領導(自 KUSIKOHC 時期他們便開始共事),宛如被大火親吻的細碎布料,拼湊出了街頭寬鬆的輪廓,破壞、解構、拼接、外露、匿名的⋯⋯。系列的調色盤則被固定在無彩色(黑、灰、白)、丹寧以及些許火焰般的色彩上,而其 Lookbook 背景則是那幢尚未被復原的工作室(這樣才足夠說服這朵朵從灰燼中綻放的希望),除此之外,許多與 Cho 共事多年的朋友們也都將自己的專業貢獻在其中。截稿前,Flower In The Ashes 官網已剩下不到 15 件單品可以選購。
KUSIKOHC 代表我二十歲的階段,一個誕生在叛逆、激情、挑戰和新創的品牌,宛如一趟根植於『The right to fail(失敗的權利)』的旅程。而 Flower In The Ashes 則象徵了重生、反思錯誤、並清理過去,以一位更好的人擁抱著未來。
Cho Gi-Seok
點開 Cho 個人的 Instagram,「Coexistence(共存)」是出現在頁面介紹欄的首個字眼,這或許解釋了他的一切。除了不停定錨自己的心意,重新感受人與人的距離也被 Cho 視為創作生涯的必修課題之一:「我相信自己的職業生涯將隨著人生方向和價值觀進化而不斷發展,在我內心深處渴望成為更好的人,不再像二十歲時僅僅為了自己,而是擴及那些在自己周圍以及未來將遇見的人。我想擁抱更無私的生活。」
儘管人生每秒都在變化,但信念卻不一定跟著起舞。在接續與 Cho 深入回顧 2024 之前,我們重新捕捉了他在過去各式受訪時曾袒露的喜悅、挫折和省思,快速走過一遍他的二十歲到三十歲,「激情」與「自卑感」這兩個看似牴觸的情緒在他創作歷程裡形影不離,一如他觀景窗對面的風景總是冷暖交替 ── 眼淚、骷髏、惡意不時在他作品裡現身,卻也同時居住在宛如天堂與愛的美夢裡。
「自卑感仍是我重要的驅動力之一。然而,現在的我不再只是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而創作,相反地,為了自己和那些環繞身邊的,我想專注於成長之上。很感激到目前為止的旅程,但我從未對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滿意,也不認為能很快地追尋到它。」Cho 就這麼從二十歲抵達三十歲,從一個人走入一群人。
創意的純粹性與商業需求間的衝突不可避免,即便如此,我對創作的渴望也未曾減弱。
Cho Gi-Seok
某程度,「一生仕事」在亞洲成為了種高尚情操、贏得敬意,但在這個所謂的水瓶時代(占星學中一段象徵啟動水瓶星座特質的時代,人類文明被預言將導向兼容科技與靈性的高速發展時期,個人角色也將越來越多元化。)中產生著衝突嗎?「我對於自己的終生志業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小時候,我有一個模糊的願望 ── 建立一個品牌,後來追隨熱情開始從事了攝影和視覺的工作。但對我來說一生仕事確實讓人感到興奮,可以傳達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
經過幾回電子郵件往返,「人」、「平衡」、「自由」、「永續」這幾個字眼在 Cho 的字裡行間重複出現著,我們似乎攫住了一些語意之外,也或許是他前往下一階段的秘密武器。即便渴望創作,Cho 在最後對於當中的純粹性也有著意料之外的期待:「我相信,當我透過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來實現經濟獨立時,真正的幸福和滿足就會到來,對我來說這也才是真正的自由。」這不禁讓我們對於 Cho 的下一步、口中的那個新品牌感到好奇。
如果拿「立體」來形容一個人,除了解釋物理世界的維度和侷限,也可以是對眼前這個隨時間不停變化、抽換角色的身影感到讚嘆,我們為人的這種立體深深著迷 —— 所以永遠不要太快定義,那就太可惜了。Cho 的 2024 年不禁讓人回想起小說《哈利波特》裡有這麼一句話:「鳳凰在死亡時會化成火焰,然後再從灰燼中浴火重生。」
Interview & Text by Raf Lin
Images courtesy by Cho Gi-Seok & Flower In The Ashes
Edit by Chen Yu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