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蔡政府任內,執行中央政府組織改造,創設了很多有預算權、政策權、人事權的三級機關(署、局),首長由高階文官出任,具有一定程度的決策權力。
這次出事的勞動力發展署,就是勞動部(二級)所屬的大型三級機關,其下還有5個分署(四級機關),北區分署長謝宜容便是其中之一。
三級機關首長手握大權,但是出事了,卻不必像政務官那樣負起「政治責任」下台,只需像一般公務員那樣,負「行政責任」就好。以這次發展署長蔡孟良為例,僅僅是記一大過調離現職。
可想而知,三級機關內的高階簡任文官,既享有永業保障,又擁有一定程度決策權力,卻不必負起政治責任,堪稱超級文官,很容易就成變成一方之霸。
這種明顯違背民主政治課責性原則的畸形狀況,根本原因是中央政府組改過程,過度討好文官體制所種下的惡果。
如果政務官(部長、政務次長)欠缺政治經驗、管理手腕不佳,又或者本身政治實力、趴數不夠,往往就會喊不動、管不動三級機關。
為了做內控,部會首長常用的管理方式,就是藉由人事調動、升遷,安排自己屬意的公務員,去卡三級機關高階文官職缺。說白了,就是安插「自己人」去控制三級機關。
人事運作這類招數用多了,聰明且野心勃勃的公務員自然都看在眼裡,機關內部容易形成不良風氣。為了求升遷,就會汲汲營營選邊、站隊、靠行,用各種方式向上表忠誠,博取政務官充分信任。特別是有門路、有背景的公務員。
其實政務官透過人事升遷,拉自己人上位,未必就能真正管控好大型三級機關,高階文官上位之後,也可能把自己當成小霸王、大諸侯。而政務官可能自以為瞭解情況,但實際上所接收到的資訊,往往都是高階文官把持過濾後的。
這就會導致政務官誤判情勢,作出荒唐決策。更何況剛上任的新部長,他所面對的高階文官,幾乎都是前手安排的。
部分高階簡任文官過太爽,三級機關內小霸王層出不窮;無能擺爛的公務員,在永業保障之下,只要不犯法,你就拿他沒辦法;至於能做事、有能力的公務員,正所謂能者多勞,每個人都扛了一堆業務永遠做不完,日子過得苦哈哈。
這就是目前台灣公務體系寫照。
問題點大家都知道,但是只要提到取消永業保障、建立公務員汰除機制,往往就會引發軍公教人員大反彈。基於選舉考量,沒人敢碰,永遠不了了之。
組改的後遺症,就像沒完沒了的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都會炸開來。這是馬政府、蔡政府留下的歷史共業。高階文官惡行惡狀引發民眾怒氣,到最後,矛頭還是會指向執政黨。
※作者為NGO工作者
Wang 這不是歷史共業,這是綠營執政破壞文官體制的遺毒!
11月25日00:54
維 酬庸來的狗哪來高階文官的品?
11月25日00:05
玉齡 她是花錢買官做
11月24日23:53
三哥 思維就這樣?
11月24日22:31
James 這就是菜英文體系貪贓枉法、中飽私囊的典型代表!
11月25日02:4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