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天冷頭痛、頭暈別輕忽!日溫度下降2.9°C中風風險增,8 類人是高危險群

健康遠見
更新於 01月15日04:07 • 發布於 01月15日03:13 • 健康遠見編輯部

寒流、冷氣團接力報到,天冷注意保暖外,若出現這些症狀更要慎防中風、腦中風找上門!根據德國一項研究指出,氣溫在 24 小時內下降 2.9°C 中風風險增為 1.1 倍, 8 類高危險族群更達 1.3 倍。專家提醒,掌握中風徵兆、爭取黃金4.5小時救治,能有效降低失能與死亡風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研究:24小時內氣溫下降2.9°C增1.1倍,8類人增為1.3倍

隨著氣溫驟降,冷氣團來勢洶洶,低溫與溫度驟降會造成血管收縮,進而使血壓上升,增加腦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社團法人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湯頌君表示,根據德國一項研究指出,氣溫在 24 小時內下降 2.9°C 中風風險增為 1.1 倍。

如果是心血管風險較高的 8 大族群,包含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房顫動、吸菸、體重過重、缺乏運動習慣,甚至有腦中風家族史等,風險則會增為 1.3 倍(見參考資料1)。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8大族群心血管、中風風險高
高血壓 血壓> 140/90 mmHg或不知道。
糖尿病(高血糖)
高血脂 膽固醇> 240 mg/dl或不知道。
心房顫動
吸菸
體重過重
缺乏運動習慣
有腦中風家族史

腦中風發生風險評估表,符合任3項及為高高風險。社團法人台灣腦中風學會提供

腦中風不只要命!每3人就有2人面臨失能問題比例近60%

根據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在 112 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四。台灣每年約新增 3 萬名腦中風病人,平均每 44 分鐘就有 1 人死於腦中風。腦中風是導致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且腦中風病人的失能比例接近 60% 。

腦中風主要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湯頌君提到,因腦血管堵塞形成的缺血性中風就佔 80% ,這群人是否能減少失能的關鍵,就是盡可能在黃金時間內,把栓塞的血管打通。然而許多人對腦中風的徵兆並不清楚,誤以為腦中風就是像連續劇演的一樣突然倒下或意識昏迷。

腦中風症狀多樣每延誤1分鐘治療,會造成190萬腦細胞死亡

事實上,腦中風的症狀各式各樣,常見的狀況反而是單側肢體無力、口齒不清甚至是臉部表情不對稱等。

也有多數人認為出現不舒服狀況休息一下就好,甚至不知道一旦發生腦中風應該立即撥打 119 送醫。

研究顯示,腦中風每延誤 1 分鐘治療,會造成 190 萬個腦細胞死亡,並增加失能或死亡的風險。

劇烈頭痛或頭暈也可能是急性中風症狀,出現這些情況速就醫

湯頌君提醒,突發性的臉歪嘴斜、肢體無力,或是講話模糊不清等,都是常見的腦中風症狀。

然而,除了這些,語言表達困難或理解障礙、走路不穩、動作不協調、劇烈頭痛或頭暈等,也可能是急性中風的徵兆。

一旦發現這些症狀,應立即撥打 119 ,啟動醫療快速通道,爭取在黃金 4.5 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劑,打通栓塞的血管,從而降低失能和死亡風險。

89歲婦人快速發現腦中風徵兆撥打119,成功治療且預後良好

湯頌君分享,日前就有一位 89 歲婦人本身患有心房顫動,近期因接受介入性治療而停藥數天。早上起床後,她突然感到右側無力,且語言含糊不清。家屬見狀後,第一時間通知了救護車。
在發作 2 小時內,該婦人被送到台大醫院急診室。急診醫師立即啟動院內腦中風處置流程,並由神經科醫師評估後,確認腦部影像無出血,診斷為左側大腦缺血性中風。

經過家屬同意且沒有使用血栓溶解藥物禁忌症後,立即注射靜脈血栓溶解藥物,並由腦中風介入整合團隊進行動脈血栓移除。患者經處置後恢復良好,出院時幾乎恢復至中風前的狀態,並預期在規律復健下會持續進步。

試想,如果當時延遲了中風辨識或就醫,或是選擇前往無法處置急性中風的醫療院所,可能會使受損的神經無法恢復,最終造成患者、家庭和社會的沉重負擔。

坐上救護車就是急救開始,出現腦中風徵兆應立即撥打119

目前各地消防局皆有參與急性腦中風區域聯防計畫,將疑似急性中風個案會直接送往具備急性處置專責醫院,進而縮短中風處置的時間。

緊急救護員受過專業訓練,接獲民眾 119 通報後,會迅速趕到現場,一旦懷疑是急性腦中風,會根據病人狀況送往有腦中風醫療團隊的醫院。在途中,救護員會聯繫醫院,提前啟動腦中風醫療團隊,減少急診檢傷時間,加快病人到院後的處置速度。

冷氣團來襲,腦血管疾病高危險群需特別警惕天冷危機。記住「微笑、舉手、說你好、快打 119 」的口訣,及時識別腦中風徵兆,爭取黃金 4.5 小時的治療時間,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記住「微笑、舉手、說你好、快打 119 」的口訣,及時識別腦中風徵兆,爭取黃金 4.5 小時的治療時間。社團法人台灣腦中風學會提供

參考資料:

1. Rapid weather changes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ischemic stroke risk: a case-crossover study

成為健康遠見Line好友,讓健康更貼近你的生活!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