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太陽花學運,讓政治第三勢力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柯文哲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台北市長,而時代力量借學運浪潮崛起,讓台灣政壇注入許多新血,不過短短十年間,柯文哲因涉司法案件,一手創立的民眾黨支持度創新低,時代力量也因派系鬥爭及選舉失利,黯然退出國會舞台。各界所期盼能制衡國民黨與民進黨兩大政黨的「第三勢力」,各界都在關注民眾黨能否在「後柯文哲時代」下重新崛起,時代力量又該如何在台灣政治生態中發揮影響力。
台灣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在2024年總統大選,以26.5%得票位居第三,政黨票得票率,讓民眾黨在國會獲得8席不分區立委,成為繼民進黨及國民黨外的第三大黨;時代力量則是藉由2014年太陽花學運浪潮,培育許多政治青年,承接了社會運動能量投入國會政治。
隨著台灣政治發展,時代力量及民眾黨如今都面臨巨大挑戰,民眾黨在「後柯文哲時代」,如何擺脫一人政黨形象同時鞏固「柯粉與小草」;時代力量在國會無立委席次下,如何防止政黨泡沫化,發揮政治影響力,曾被視為「非藍非綠」第三勢力的時力與民眾黨,能否再次整合、匯集第三勢力的支持群眾,各界都在觀望。
一人政黨時代告終?周榆修:以國會為作戰核心 希望能補考贏回支持
柯文哲創立民眾黨,一直以來被外界認為是「一人政黨」,支持者幾乎都是「衝著柯文哲來的」,但隨著柯文哲司法調查案件纏身,宣布請辭黨主席後,民眾黨正式進入「後柯文哲時代」,黨主席改選,黃國昌及蔡壁如表態角逐黨揆,但不論由誰擔任黨主席,勢必都得面對「沒有柯文哲的民眾黨」,如何重組黨內勢力,鞏固「柯粉、小草」並找回第三勢力支持群眾。
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表示,民眾黨過去幾個月,因為柯文哲司法調查案件,黨內士氣大受打擊,民調支持也下跌,但周榆修觀察,民眾黨流失的支持群眾,大部分變成不表態或轉為中立選民,「而非回歸藍綠」,這表示民眾黨對支持者仍有「補考」的機會。
周榆修表示,民眾黨以國會為作戰核心,精準觀察民眾「心中期待的第三勢力樣貌」,在立法院真正發揮「關鍵少數」的力量,周榆修說:『(原音)你怎麼樣貫徹柯文哲主席在2024年競選總統的時候的承諾, 所以為什麼我會講說,我們當然不是小綠,但是我們也不會是小藍,所以你可以看立法院8席的台灣民眾黨團立法委員,以前曾被柯建銘笑說是沒有用的8席,可是從這個會期看到,很多的法案或人事案通過,其實取決於是在台灣民眾黨身上。』
周榆修強調,無論由誰擔任黨主席,民眾黨都不是一人政黨,台灣民眾黨面對司法調查案件及如何在公共政策上發揮戰力及影響力,落實提出的各項政策,將會是民眾黨能否成為第三勢力領頭羊的關鍵。
時代力量推「具體社會運動落實在日常生活」挽回支持
時代力量決策委員周偉航表示,民眾黨因前主席柯文哲面臨司法案件,支持度大幅下滑,但他認為,民眾黨流失的支持者,並非是「第三勢力」群眾,而是柯文哲後期吸收了部分原本屬於國民黨的支持者。
周偉航表示,許多台灣人民期望的第三勢力,是發揮制衡民進黨、國民黨的力量崛起,展現與過去不同的行動力與理念,不過他也提到,號召第三勢力支持,不能只靠「藍綠惡鬥」訴求吸引選民,周偉航說:『(原音)我認為要重新建立連結,重新透過一些公民運動、社會運動去喚醒中間選民對於政治的重視,我覺得是第三勢力能否重振的關鍵,但光是靠藍綠一樣爛,藍綠很爛這件事情,並不能夠讓人家去投給你,我想經過10年的發展,第三勢力應該充分認知到這樣子一個格局的局限。』
周偉航強調,在網路社群的特性,現在很多議題容易被淹沒在同溫層內,無法發現社會正面臨的挑戰與困境,時代力量的政治訴求是「喚起群眾對於政治的共鳴」,讓政治回歸現實生活。不過周偉航坦言,時力面對的困境,是資源相當有限,無法如其他政黨主打全國性政治議題,而必須經營特定社會議題或平台,藉此展現該有的政治態度,贏回支持者對時代力量的信任。
學者分析 政黨政治是第三勢力發展困境但也能是轉機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張峻豪表示,第三勢力作為台灣政治多元性的力量,但因柯文哲司法調查案件及近期國會各項爭論議題,讓許多中間選民對政治熱情降溫,趨向不願表態立場,也讓討論社會議題的立場逐漸呈現極端、對立,影響民主多元的運作。
張峻豪分析,台灣政黨政治的結構下,侷限第三勢力的發展,他舉例,像親民黨、台聯、時代力量及民眾黨等,原以為制衡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力量,但後來大多都走向「小藍、小綠」的政治路線,恐怕難以獲取第三勢力支持群眾認同。
但張峻豪也提到,台灣政黨政治同時也可能是讓第三勢力發展的契機,他舉例,若民進黨內部產生分裂或國民黨內年輕派系變化,可能為第三勢力創造新機會,張峻豪說:『(原音)從過往的故事看,你要出現一個新的力量,你還是脫離不了藍跟綠關係,柯文哲可以崛起也是因為跟綠的合作,時代力量也跟民進黨過去有若即若離的關係,早期新黨、台聯,通通都是這樣分出來的關係,當然我們可以想到,也許有某一個人會橫空出世,但是讓我們現實一點看,也許從有沒有一個勢力會生出來 這個也是值得觀察。』
張峻豪強調,台灣政治新勢力的成長需要更多具改革意識的政治人物,並與現有格局展開策略性的合作與競爭。他認為,第三勢力未來的關鍵在於能否在政策與價值上贏得選民信任,而非是依賴情緒動員的支持。
Yori 民進黨做這麼爛 還不准批評 越來越像中國共產黨
01月31日00:42
James 轉機就是成為綠色的一條狗否則一定把你鬥臭
01月31日00:15
景興 屠宰萊豬群去!哈哈!
01月31日05:19
謝再福 神棍柯壇山頭黑掉了
怎能堪比時代?
01月31日04:49
煌 民眾黨不是第三勢力,是藍白中共內賊黨!第三勢力是忠誠在野黨
01月31日12:5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