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OW健康
1名40多歲公車司機,長期腹痛和腹瀉,工作時只能包著尿布再上路,加上頻繁血便導致嚴重貧血,血紅素從14Hb掉到5Hb,時時擔心休克、開車出意外。這名病友10年來以為腸躁症作祟,直到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隨後聽從醫師建議接受生物製劑治療,血紅素恢復正常,每天排便降低至3、4次,生活品質終於獲得改善。
潰瘍性結腸炎反覆發作 常被誤診為腸躁症
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暨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胃腸內科教授吳登強表示,潰瘍性結腸炎就是腸子潰爛,一開始多在靠近肛門的直腸部位,之後會延伸到乙狀結腸、橫結腸和升結腸。而潰瘍性結腸炎較令患者困擾的就是會反覆發作,尤其在感冒或是壓力大時特別好發。
許多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初期誤以為是腸躁症,事實上兩種疾病並不相同。吳登強說明,腸躁症是功能性的急症,便秘、腹瀉兩者輪番上陣,裡急後重,急需大便但卻解不出來;潰瘍性結腸炎也有這樣的症狀且會更嚴重,長期的排出血便和黏液,還會導致貧血、體重減輕,通常身體也較為虛弱。
根據2015年的統計資料來看,目前潰瘍性結腸炎在台灣的盛行率,每10萬人口有12.8人,而且近年來有逐漸成長的趨勢,主因為近年來國人的飲食西化,造成環境改變,而壓力大造成的情緒障礙也是一大原因。
好發中壯年族群又以男性居多 遺傳也是風險因子
高雄巿立小港醫院胃腸內科主任許文鴻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文明病,隨著飲食西化和環境改變,越來越多人有這樣的困擾。以台灣、亞洲地區來看,病友多是偏年輕的20至40歲中壯年族群,且以男性居多。這個族群正是社會主要的工作人口,因慢性疾病纏身而引爆壓力,不僅影響個人和家庭,也可能影響社會生產力。
吳登強補充,遺傳也是潰瘍性結腸炎的一大風險因子,若父母為潰瘍性結腸炎病友,子女罹患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之多;而抽菸、飲食、腸道的微菌叢狀態等,都是容易誘發潰瘍性結腸炎的原因。
中重度患者治療著重免疫調節 生物製劑有效控制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情可輕可重,尤其是占10%至20%的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侵犯範圍相當廣,嚴重度也比較高;長期輕忽不去處理的話,恐出現瘻管、腸穿孔等併發症,同時也會增加大腸癌、心血管疾病、憂鬱症、失智症與帕金森氏症等風險。
許文鴻指出,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策略著重在免疫系統的調節;藥物的種類相當多元,包括局部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而近10年來發展較多的則有生物製劑。尤其對於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病友,當傳統藥物無法穩定病情、控制發炎時,生物製劑便是目前較好的藥物選擇。
受疫情影響患者不敢回診 長效性藥物助追蹤控制
目前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可用的生物製劑有4、5種,依注射頻率有2周使用1次,也有1、2、3個月1次;依使用方式有皮下注射、靜脈注射、混和注射,且許多有健保給付。建議病友與醫師充分溝通,依據個人病況、年齡、生活形態和用藥習慣,找到較合適的治療方式。
這2年來新冠疫情的打擾,讓許多患者不敢回醫院而中斷了治療,但由於潰瘍性結腸炎這種慢性病需要長期追蹤和控制,因此,長效性藥物在這時候就發揮的作用。
長期置之不理嚴重恐釀癌 定期用藥讓生活回正軌
吳登強指出,截至目前為止,潰瘍性結腸炎是沒有辦法根治的疾病,若不去治療處理,因而讓腸道發炎、腹瀉、拉血便等的症狀反覆發作,不但影響生活品質,嚴重甚至有1.8%的機率發生癌症。
醫師提醒,由於潰瘍性結腸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性疾病一樣,只能控制、不發作,並與之和平共處,因此,藥物的使用就顯得特別重要。呼籲病友遵照醫師指示,規律用藥和定期追蹤,有助良好控制病況,進而有機會免除許多併發症的產生,讓生活回到正軌。
本文為NOW健康授權刊登,非經許可,嚴禁任何形式之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