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建立穩定習慣,讓時間箱成為提升效率的秘密武器

三采文化
更新於 2024年12月31日09:56 • 發布於 01月03日01:00

待辦事項一直列,事情還是做不完嗎?《箱型時間》是全球第一本「時間箱-Timeboxing」使用指南,每天只需要15分鐘,利用待辦清單與行事曆制訂「時間箱」,協助你有效改善拖延症、突破時間管理瓶頸!本書以「引導・閱讀・實作」的沉浸式閱讀設計,結合簡明步驟與實例,讓你學會拆解任務、專注執行,實現工作生活平衡。

文/《箱型時間:高速時代的15分鐘深度專注力》作者 馬克‧曹–桑德斯 Marc Zao-Sanders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想要箱型時間在生活裡奏效,你得持之以恆地執行,當你養成執行時間箱的習慣,就更有可能持之以恆。若你無法養成這個習慣,本書教你的一切就會消失。一旦養成習慣,你將開啟一扇大門,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做你想做的事、過你珍視的人生。

習慣是如何運作

近十年左右,許多討論「習慣」的科普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尼爾.艾歐(NirEyal)的《鉤癮效應》(Hooked)告訴我們,科技巨頭如何利用習慣設計出吸引大眾的產品。詹姆斯.克利爾的《原子習慣》教上百萬人,透過設計簡單的行為來養成習慣。這兩位作家和其他許多作家引用福格(BJ Fogg)長達數十年,針對行為改變、習慣養成的研究。在這個螢幕使用時間和數位多巴胺當道的時代,科學家、神經生物學家、行為科學家、人類學家,以及許多其他領域專家紛紛投入,為了解習慣做出貢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我同樣選用「福格行為模型」(Fogg Behavior Model)來解釋,養成做時間箱的習慣非常符合直覺。在我看來,這是最簡單、也是最自然的方法。根據福格的理論,行為可分解成下列公式:行為=動機x能力x刺激

這個模型告訴我們,行為(包括習慣)要發生,必須具備三項條件:動機、能力、刺激。

以「是否重讀本章內容」為例,可能促使你這麼做的原因,包括:

• 你有動機——你明白養成做時間箱的習慣很重要,但你讀完一遍文章之後,仍不明瞭該怎麼做。

• 你有能力——重讀本書的一章內容並非難事。

• 你接收到刺激——你在閱讀這幾條重點的過程,接收到刺激。

還記得嗎?箱型時間有兩項要素,分別是Part2介紹的「計劃」和Part3介紹的「行動」,兩者互依互存——如果完成時間箱任務,就更有可能計劃時間箱;如果計劃時間箱,就更有可能完成時間箱任務。兩項要素齊備才能讓箱型時間成為穩定的習慣。

接下來,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擁有動機、能力,也接收到執行時間箱任務的刺激。因此,在日常生活建立製作時間箱的習慣,比你想像的更容易。

動機

截至目前為止,你已經讀了超過兩百頁介紹箱型時間的內容。我因此假設,你已擁有某些執行時間箱的動機。

如果你覺得還需要更多的動機,請提醒自己,本書Part1列出箱型時間的六項好處,分別是:幫助你記錄過去、帶給你內心的寧靜、幫助你聰明思考、幫助你與他人合作、幫助你提高生產力、幫助你更有意識地過生活。你甚至可以選出一項對你最具意義的好處,為它編句朗朗上口的口號,作為自我提醒的刺激因素。例如,你也能把這句話寫在便利貼上、做成螢幕保護畫面或寫進預約自動發送的電子郵件。

另外一種提高動機的方法,是與你喜歡的活動畫上等號。例如,如果你喜歡早上喝杯咖啡,你可以用喝咖啡的那十五分鐘來做每日規劃。這種正向連結可以讓箱型時間成為愉快的活動。

還有沒有其他可以提高動機的回饋因素呢?時間箱規劃可以與多項情感回饋連結。

首先,你會對自己用正確的方式展開一天而感到高興,看見排好時間箱的一天井然有序地展開,可以為你帶來成就感。再來,箱型時間亦能幫你減少面對一天的焦慮感。這種使人輕鬆的安心感,也提供了加強習慣的正向回饋。如果你使用的是共享行事曆,你甚至可以獲得社交滿足感。如福格所說,這些情感回饋幫助我們養成並加強習慣。

完成時間箱任務可以帶來滿足感,這些都是貨真價實的成就。請不要抗拒快樂,要擁抱快樂!你可以在紙上打上實體記號,或是使用表情符號,或是單純記在腦袋裡。請在這一天或這星期結束時,回頭看看,你會發現自己完成了好多事情。

請讓箱型時間變得好玩,第16章就是在講這件事。凡是沉悶、簡單、無聊的任務,像是把資料輸入電子試算表、清理收件匣信件、洗碗,都可以透過設定時間限制,變成有趣的挑戰。

有時候,你得要對自己嚴格一些。提醒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你要成為有意識朝目標前進的人、你要過自己選擇的生活。具體想像甚至放大「不執行」時間箱的缺點,也是很有效的。缺點包括:失望、疲憊不堪、未能完成任務的後果;你甚至可以善用自己的愧疚感。如神經生物學家安德魯.胡伯曼(Andrew Huberman)所說:「預先設想失敗,比想像成功效果更好。」

最後,請記住,「你」是動機的根本源頭。你在行事曆上排好順序的各種活動,是一股高層次力量安排的,那股力量就是你自己。那是紛擾的一天開始之前,處在相對平靜狀態下的你所排定的。還有誰能比那時候的你提出更好的意見?先前的那個你,是為現在的你提供動機的守護者,前提是現在的你願意聽取守護者的意見。

能力

福格行為模型提出一項重要概念,就是:行為愈容易達成,所需要的動機愈少。反過來說,當行為愈難達成,所需要的動機,強度就愈高。所以,即使你已經擁有不少動機了,也請你讓時間箱的執行,盡可能變得簡單。

以規劃時間箱來說,你只需要花個十五分鐘,就能讓接下來這一天過得更好。除此之外,請讓第一步儘量容易些。不要想著要用十五分鐘去規劃一整天,而是要想你的第一個行動,福格稱此為「起步」。就製作時間箱來說,你的起步有可能是打開微軟Outlook 信件、Google 日曆,或是閉上眼睛六十秒,看心中浮現什麼優先任務。找出規劃時間箱時最小最小的第一步,確定那是簡單、明確、實際的一步。一旦起步,你就能為接下來的一整天進行規劃。

至於時間箱的執行,要求就是一次執行一項任務。有時候任務也許沒那麼精彩、有趣或簡單,但那是你在稍早前,從一千件任務裡精選來的一件任務。除此之外,不需要太久時間,十五分鐘就好,最多三十分鐘、六十分鐘。

刺激

刺激是指任何一件告訴你「現在就做」的訊息。有一些刺激發生在自然環境,像是下雨了,要把傘撐開。但就很多其他習慣來說,例如箱型時間,我們需要刻意設計,會促使你行動的因素。

什麼事會每天提醒你規劃時間箱?對於使用數位行事曆的人來說,答案很簡單:就是每日一早十五分鐘的行事曆排程。我已在第9章告訴你(這是第一次激勵!)在行事曆排入這個重複的時間箱。如果你那時沒有安排,就請現在動手做(這是第二次激勵!)

試著讓這項每日預約行程為你提供刺激。想要有效,你需要每一天都能看到它。如果你已經養成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行事曆的習慣,你就不會錯過這個行程,也不會遇到問題。但如果你是以其他活動展開每一天,請想一想,你要怎麼進入行事曆上的「製作今日時間箱」。以下提供幾個例子:

• 如果你早上先去浴室刷牙或淋浴,你可以在鏡子前面或門上掛個牌子,提醒自己打開行事曆。

• 如果你的第一個活動是泡咖啡,你可以把便利貼貼在放馬克杯的櫥櫃上。

• 如果你第一件事是上網讀電子報,你可以在電子裝置上設定(每日)提醒事項,提醒自己要點開行事曆。

不管你選擇以何種方式開始箱型時間,都請仔細思考最後一個動作。福格說就是行為的「尾端(trailing edge)」。假設你第一件事是沖澡。沖澡的「最後一個動作」是什麼?是把衣服丟進洗衣籃、把燈關掉、噴一點剃鬍水或香水,還是其他事?不管是什麼,請善用「那個步驟」,讓它成為促使你打開行事曆、製作時間箱的刺激。如果你不是待在稍後要製作時間箱的場所,實行起來會比較困難一些。此時,重複大聲說幾遍類似「接下來我要規劃今日時間箱」的話,將轉換的刺激留在心裡,直到你走到製作時間箱的地方,或許會有幫助。

將想要建立的行為(此處為箱型時間)與現有習慣(沖澡、喝咖啡、滑平板)牢牢相連,這種做法福格稱之為「錨定(anchoring)」。詹姆斯.克利爾後來將其稱為「習慣堆疊(habit stacking)」。

當然,隨著一天展開,有可能發生導致你偏離時間箱的事情。手機鈴聲、孩子跑來問問題、有人敲門……這時關鍵在於你要知道自己已經偏離了。

在你發現自己偏離正軌的那一刻,這就是帶領你回到行事曆、回到時間箱的刺激因素。舉例來說,許多人一天會在電腦前來來去去好幾次,好比中場休息或開完會回來。我們有「時間箱行事曆」這個正向刺激,但是除非我們親眼看見行事曆,否則行事曆不會有效果。所以,當你坐回電腦前準備繼續工作時,你的動作是什麼?你會打開筆電嗎?如果這樣,請在筆電蓋子上貼張紙提醒自己回去看行事曆。還是你會先看見螢幕保護畫面?如果這樣,請在螢幕保護畫面設「回去看行事曆」的訊息。還是會拿出其他工具?這裡也一樣,你可以在適當位置貼上提醒的貼紙,或許能在需要時發揮作用。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箱型時間:高速時代的15分鐘深度專注力》/馬克‧曹–桑德斯 Marc Zao-Sanders 著

延伸閱讀:新的一年不再手忙腳亂!用待辦清單重塑生活、實現夢想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