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民

【天外飛來一筆的】「地毯式搜索」之搜索

疑案辦
更新於 2019年10月29日07:36 • 發布於 2019年10月28日04:00 • 路那

「……員警展開地毯式搜索,找到犯人企圖掩沒的跡證……」我們常在新聞裡看到這樣的說法,但你有想過,為什麼是「地毯式搜索」嗎?

「地毯式搜索」這個詞,以語感而言更接近英文翻譯過來的用詞。然而實際上去查找字典的結果,英語裡並沒有「carpet search」這樣的用法,最接近的詞是「blanket search warrant」。然而此處的「blanket」指的可不是名詞「毛毯」,而是形容詞「完全的」。換言之,「blanket search」指的是「全面搜查」、「徹底清查」的意思。若這個詞組後加上搜索令(warrant)這個字,那麼就是專有名詞「全面搜索令」(blanket search warrant),指的是當美國警方不太確定會找到什麼證據,但相當有把握能找到證據時,要求檢方開出的搜索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那麼為什麼「blanket search」會被翻譯成「地毯式搜索」呢?按照目前查到的資料,約莫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來說明。第一可能是與Carpet bombing的翻譯有關:又被稱為「飽和轟炸」(saturation bombing)。既然「Carpet bombing」被翻成「地毯式轟炸」,在華語的認知中,「地毯式的」於是和「徹底的」掛上了關聯。那麼,當「徹底搜查」需要換句話說的時候,「地毯式搜查」或許就成了一個不錯的用語。

實際上,翻開戰後的報刊,會發現林林總總的「地毯式XX」,比如「地毯式消毒」、「地毯式查緝」、「地毯式拉票」、「地毯式搜兇」、「地毯式訪問」等等。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一則提到「地毯式偷竊」的報導。那是1960年代的《聯合報》社論裡,針對當時宵小橫行所發出的抱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地毯式偷竊「最近,台北市的小偷公然打起『陣地戰』……在這些地區裡,小偷的活動不僅是『搬家式』的偷竊,而且是『地毯式』的偷竊;即挨家挨戶地進行偷竊,凡居住在其『勢力範圍』內的居民,一律不能倖免於被偷竊的命運。」

 

「地毯式偷竊的小偷連我家地毯都給偷了!」──真是忍不住要講一下像是小學生照樣造句的句子(冷)。

上述這些被冠以「地毯式」開頭的詞彙,大抵上要表達的都是「徹底」這個概念。更有意思的是,進入1980年代後,只剩下「地毯式搜查」這個詞的熱度不減,直至今日。換言之,「地毯式」一詞在「熱門詞彙排行榜」上的時間點,大抵落在1960年代左右。為什麼會如此呢?稍微查了一下後,發現台灣在1950年代開始有製造與外銷地毯的相關報導(比如「台灣海草地毯」、「蕉莖纖維地毯」、「棉紗地毯」等等);到了1960年代,「地毯產業鏈」已經成了台灣外銷的一個重要分支,甚至出現了合法的公會要求政府取締地下工廠的狀況。

而如果第一世界國家是如此地喜愛地毯,台灣人又為什麼不用這麼好的東西呢?於是在1960年代中期的報紙上,開始出現了各種給家庭主婦「如何用地毯布置家裡,讓家成為一個正式又溫馨的場所」的提點指示。

這股熱潮一直持續到研究發現地毯難以清潔、易藏有塵螨,往往成為過敏原為止。地毯在當代台灣的家戶環境中,似乎已經不再那麼受到歡迎。

最後,我忍不住要說,這是一個關於「地毯式搜索」的地毯式搜索──我知道很冷,但真的是忍不住想說一下啊!

 

 

延伸閱讀

【13號星期五】眼紅國王vs.墮落騎士

謀殺歌謠《俄亥俄的河堤》

查看原始文章